白藜芦醇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观察白藜芦醇对EPCs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去除非贴壁细胞,培养14 d后获得EPCs。随后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表面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因子(CD3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荆豆凝集素-1(FITC-UEA-1)双摄取实验,以及基质胶(Matrigel)管状形成实验,鉴定EPCs。运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不同浓度(5、10、25、50、10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EPCs 48 h,以及白藜芦醇在不同时间(24~72 h)干预EPCs,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经诱导培养14 d后,呈现"鹅卵石样""铺路石状"外观。超过90%细胞表面表达CD31、vWF、FLK-1,能摄取DiI-AC-LDL和结合FITC-UEA-1,可在Matrigel胶中形成管状结构,经上述方法证实,本实验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大鼠EPCs。与对照组比较,干预48 h,白藜芦醇呈浓度依赖性(5~50μmol/L)增强EPCs增殖活性(P均<0.01)。5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EPCs 24 h~72 h后,EPCs的增殖活性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强。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及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证实为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进一步证实白藜芦醇可增强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活性,为后续研究白藜芦醇的心血管保护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在比较法的视野下考察发现,两大法系在法典化问题上呈现出互相借鉴、吸收和融合的趋势。首先,在英美法系国家,制定法的数量快速增长,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其次,在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肺癌患者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在我院诊断的T2DM合并肺癌的患者43为观察组,同期诊断单纯肺癌不合并T2DM的患者40为对照组,查阅患者
推进卫星遥感技术在河北省的应用和产业化,将为河北省在区域协同管理、地方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提供更大助力。文章对河北省的卫星遥感应用和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为了准确可靠地预测陀螺仪的故障,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陀螺仪故障诊断和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对陀螺仪故障特征进行提取,然后建立SVR
<反义词词林>在反义词群的划分上考虑了词的系统性、逻辑意义、词汇意义、语用意义、语法意义、音节形式,做到了所收反义词是词的最佳反义类聚,收词合理实用、词群划分科学;
从词素、词、词组等不同性质的语言单位这一角度研究《论衡》反义类聚的构成,其类别主要有词素与词素形成的反义类聚,词与词形成的反义类聚,词组与词组形成的反义类聚以及词
以海派服饰的历史沿革和风格特征为依据,在对各个时期的海派服饰进行区分、比较与联系的基础上,对海派服饰的变迁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以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出发,分别对其从近代
运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等观察了滋肾止血片对实验性IgA肾病小鼠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肾组织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自由基(02)的影响。结果表明滋肾止血片可以提高
Jetting of epox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s going to change the way people do dispensing. For thelast twenty years, dispensing has evolved from merely pushing flu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柴达木盆地东部和甘肃地区,在距离炮点40互100公里处,能够接收到不少能量较强的地壳深界面反射波。另外还发现一种与一般反射波性质不同的波,其视速度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