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7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hs-CRP、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阿托伐他汀组:(4.3 ±0.4) mmol/L比(5.6±0.8) mmol/L、(2.2±0.5) mmol/L比(2.8±0.8) mmol/L、(2.6±0.3)mmol/L比(3.2±0.6) mmol/L、(18.4±2.2) mg/L比(24.3±2.6) mg/L、(39.8±6.4)%比(34.6±6.2)%;瑞舒伐他汀组:(3.6t0.6) mmol/L比(5.4±1.2) mmol/L、(1.8±0.4) mmol/L比(2.6±0.6) mmol/L、(1.9±0.4) mmol/L比(3.4±0.8) mmol/L、(12.4±2.6) mg/L比(22.8±2.4) mg/L、(44.6±5.2)%比(32.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均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阿托伐他汀组[(2.1±0.8)次比(4.2±1.4)次],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95.7%(67/70)比81.4% (5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以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且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佳。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7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机 构】
:
31203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省绍兴县中心医院心内科
【出 处】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预后影响因素,改善临床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114例确诊为SCAP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记录性别、年龄、病史、实验室检查、病原体检查结果,诊断的规程,治疗措施,疗程和预后等信息,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SCAP的单因素分析共纳入10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7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急
目的 探讨双泪道硅胶插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运用治疗效果及舒适度.方法 泪小管断裂40例(40眼),分为两组.10例以硬膜外麻醉管为支撑物的方法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30例以双硅胶管为支撑物的方法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两种方法泪道置管都保留3个月后拔管,拔管后随访3~9个月,并对患者疗效及舒适度进行调查.结果 双泪道硅胶插管做为泪小管支撑物,好转治愈率及舒适度良好以上都达96.67%.结论 泪小管断裂
目的 探讨成人水平性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方法 分析45例年龄为18~50岁共同性水平斜视矫正手术后的双眼视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术前均无双眼视功能.斜视矫正术后6周,40例(88.89%)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其余5例(11.11%)术后无双眼单视,但仅2例经同视机检查有Ⅲ级功能.结论 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不仅达到美容目的,而且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