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只有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整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物理教学 课堂整合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是八年级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持久兴趣的主要教学内容,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新课程的理念中,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体验科学探究,亲历“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并且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物理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传统实验中,因客观性原因,物理实验室中一方面由于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操作诸多限制,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相符,甚至出现试验数据相反的情况,综其结果,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缩小了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的层面,使学生更多的按部就班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提高对问题的发现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例如:在初二物理“浮沉的条件及应用”的教学中,我设计编辑了一个短片,配以和谐的音乐解说,有轮船、潜水艇上浮下沉、气球、飞艇等浮力应用于实际的画面,学生立刻被吸引了。于是出现质疑题目,这些物体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学生讨论,适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轻松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从而水到渠成。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会有更多的感受和启发,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研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正负离子的移动导电的情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只能观察到小灯泡发光,证明水溶液导电。我制作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软件,利用多媒体模拟此过程,使学生很容易理解酸、碱、盐中离子导电的实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如:电流的形成,电磁感应,失重状态等,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模拟,那比教师叙述挂图等形式要强百倍。
  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物理实验与网络整合的探究模式,在学生实验探囊取物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自己创建网页,将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延伸拓展整合到网页上,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分析、加工、整合,使教学内容变得更易于接受、兴趣性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理论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检查学习效果,又能让学生关注社会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建议,也把“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提升了物理课堂学习的品味。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索过程,激活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实践、探索的过程,感受探索中的乐趣,激活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物理学家科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思想,加深理解,发现规律,并从中体会到物理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时,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现牛顿非凡想象力的几个情景:牛顿坐在树下,发现苹果落地,思考“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向地面落下,而不向上运动(引导学生不要轻易“放弃”一些熟视的日常现象)?”肯定存在有某种力促使苹果落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如果苹果树长得足够高,长到月球那样高,熟透的苹果仍然要落向地面。牛顿非凡想象力给学生思维上的冲突,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前提下,深刻体会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同时坚信地球是个球状体。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能迷信信息技术,不能将过去的“人灌”改为“电灌”,不能将计算机模拟代替学生的自主实验,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思考、获得知识的过程完全用课件来代替,必须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只有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整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的变化,从而评价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入选的早期糖尿病肾病(III期)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降压、降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