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发电机励磁电流限制的改进连续潮流算法

来源 :电网技术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潮流法是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强有力的方法和工具。常规的连续潮流程序中,使用发电机无功出力最大值Qmax近似表征其无功出力限制。在实际系统中,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受制于励磁电流的调节能力。从稳态角度出发,提出了使用发电机内电势Eq近似表征无功出力限制的处理方法,建立了考虑励磁电流限制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模型,并提出改进的连续潮流算法。该算法在考虑发电机无功出力最大值Qmax的基础上,将无功出力达到最大值的节点视为有功、内电势恒定(P-Eq)节点。该节点根据有功出力、功角值以及机端电压对校正环节中的无功出力进行修正,更好地模拟了发电机在励磁电流限制下的无功特性。IEEE-30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英语学科同时具备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跨学科融合实践中能够发挥显著作用。教师可以从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学科调研、明晰各学科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跨学科融合的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教学备课工作。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因素。在人类悠久的发展史中,观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通过观察,人们能够发现许多新奇、有趣的现象;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角度来说,观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题感,能够帮助学生精准地抓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因此,下文着重分享教师如何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在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多模态的技术手段和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打破了空间局限,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对教学方式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以期提升教师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实施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正>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学两大基本问题,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生活来说,每个人能够直接真切地感受到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若想教育发挥育人功能、达到育人效果就必须遵循育人规律。育人在基础教育阶段意味着培养、教化、养育儿童。育人规律就是在培育、养育、教化儿童的过程中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尽管育人规律有客观属性,但是缺少了人的主动遵循,也无法实现规律性实践。因此,儿童成长规律
期刊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应用于大功率、高能量激光系统,以及激光防护系统中的光学薄膜器件提出了高损伤阈值的要求。但目前在激光损伤阈值的测量上,还存在测量标准不统一、重复性不好、准确性差、相互结果难以比对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材料及膜系适用于不同的损伤识别方法。对目前国内外在损伤识别方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图像法、散射法、等离子闪光法,等离子体光谱法等多种不同的损伤识别方法,介绍了各种
电子发票改革是数智时代的产物,也是大势所趋,目前全国36地已被纳入全电发票的受票方试点,但不同省市的企业对电子发票的接受度和应用程度差异较大。从电子发票改革历程着手,分析全电发票的特点,并重点探讨全电发票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再造,指出企业应提升思想意识、加强员工培训、努力建设信息系统等,以积极拥抱全电发票时代。
CTAB或者预混试剂盒是当前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的常用方法,提取步骤比较繁琐,提取时间较长且在提取过程中会用到易制毒试剂,具有一定风险性。探索一种适用于植物基因组DNA的绿色不易制毒、操作简单、效率高和耗时短的提取技术,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提高效率,避免易制毒试剂对人身和环境的危害。基于上述目的,本研究借鉴其他作物快速高效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基于NaOH裂解法建立了一个简便快速提取大豆基因组
目的 评价在慢性肾病(CKD)患者运动康复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28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2周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医生制定医嘱,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
红蜡蚧虫体表面有厚厚的蜡壳,且蜡壳去除难度高。为探明不同去蜡壳方法对红蜡蚧基因组DNA提取质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快速有效去除红蜡蚧虫体表面蜡壳的方法,特进行了几种去蜡壳方法对提取红蜡蚧基因组DNA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蜡壳的存在与否对红蜡蚧基因组DNA的提取质量没有影响,去蜡壳方法不同,也不影响后续基因组DNA的提取,不同去蜡壳方法处理间DNA产物的浓度与纯度没有显著差异,产物质量均能满足后续一般
乘务运用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以及运营成本有着重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都是采用手工编制的方法对乘务运用计划进行编制,无法满足当前愈发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尤其是编制的灵活性不足和编制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乘务运用的成本在总运营成本中占比居高不下。为降低乘务运用计划编制的复杂度,并提高乘务运用效率,本文将该问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乘务交路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