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细节 教学大文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e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把课堂教学细节比作一粒粒珍珠,那么每颗珍珠都能磨得光彩夺目,串成一条华丽高贵的项链。我们知道,每节课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细节构成的,不同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片断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细节是推动教学现场发展和其进程,提升课堂品质的原动力。
  一、创设情境,此时无声胜有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手语具有指示、象形、象征、情意等多种功能,它和其他非言语行为一样,不仅可以补充、强化语言信息,还可以替代语言信息,甚至有时还能起到语言信息之外的作用。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上课伊始,他面向学生高举右手,一言不发。学生觉得奇怪,个个都注视着他。稍停,只见他用手掌面去摸摸黑板面、讲桌面和课本面,接着就直接引入了新课的学习。这样的手语既设疑又激趣,学生对面积的大小有更深刻的理解,比用语言直接讲解效果更好。
  二、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找出真相
  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特别是一些看上去有些自相矛盾的问题,更能诱发学生去思考、争论。量子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说过:“当我们遇到自相矛盾的问题时,真是太棒了!因为我们就有希望获得一些进展了。”下面看看一节精彩的教学实录。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哪些?同学们知道这些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现在拆开发给你们的信封,取出里面的表格和图形,自己动手折折,并根据要求在表格里填空。(学生完成后,对三角形的汇报结果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不是)
  师:到底哪方是正确的呢?我们来个辩论赛吧。假定“是的”为正方,“否的”为反方。请双方代表说明各自的理由。
  生1:我们经过对折比较后,发现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这无疑说明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生2:我们折来折去,发现根本就不重合,这说明三角形绝对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3:两个三角形不一样!一个是等腰三角形,一个不是等腰三角形。
  师:说得真好!
  通过操作,学生明白了信封中的三角形是不一样的。教师特意在信封中放进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巧妙设置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陷阱。在辩论中,正反双方情绪高昂,针锋相对。通过辩论,学生就能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三、就地取材,学生自己也是一种教材
  现代课程观认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一位教师在概括出5的乘法口诀后,有意设计了如下问题:“谁能找出身边与5有关的事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能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
  生1:一只手有5个手指,我有一双手,共有多少个手指?二五一十,我有10个手指。
  生2:一件衣服有 5个纽扣,做 4 件这样的衣服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四五二十,共需要20个纽扣。
  生3:我们班后面的黑板上写有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行5个字,共有多少个字?四五二十,共有20个字。
  教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双手竖起大拇指,并让全班学生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
  此案例中,教师精心设计几处“有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查找和利用身边的潜在资源,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了兴趣,增强了能力。
  四、一波三折,让学生在“上当”中“上心”
  “角的度量”这节课中数学概念较多。量角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猜一猜下面的角会是多少度?
  (1)角的一条边指向右边的 20 度、50 度、70 度,另一条边不给出。学生猜测20 度、50 度、70 度后,如果教师出示另一边条恰好正对着零刻度线,学生的猜测无疑是正确的。
  (2)角的一条边指着 40 度,另一条边不给学生知道。学生猜测 40度后,教师再出示另一条边(指向反方向), 学生连喊上当。
  (3)角的一条边指着 60度,另一条边暂不给出。学生思考后猜测:这个角既可以是60度,也可以是 120 度。教师再次出示角的另一条边不是指向零刻度线。学生连呼上当。
  (4)角的一条边指着70度,另一边条暂不给出。学生抢着回答:如果另一条边对着零刻度线,这个角就是 70 度或110 度;如果另一条边没对着零刻度线,则无法知道角的度数。教师出示另一条边,正对着 10 度刻度线。学生先是直呼“无法测量”,继而纷纷举手,“应该是 60度”……
  问题的设计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设计的内容直指本课所学的新知,即如何准确地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学生在猜测中思维不断发展,知识结构不断调整,最终在思维的碰撞中突破教学难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教学细节不大,可以说只是构成教学行为外显的最小单位;教学细节不小,它能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学细节,而且要通过推敲、研磨教学细节,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其他文献
介绍CD/DVD抗振结构设计,包括U型框架和CD机芯支架结构设计,主要介绍了零件设计的弹性和缓冲两方面设计要点。
采用SD卡作为汽车导航仪系统的外扩存储器。根据SD卡的硬件特性,设计了CPU与SD卡的电路连接。并分析了Windows CE下流接口驱动的特点,以及SD卡驱动程序与中断的关系,提出了基于Windows CE下的SD卡驱动的实现方法。
社会资本作为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外的第三种资本形式。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被划分为社会网络、社会支持、信任、社会合作四个方面。本研究通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波利亚指出:“在数学领域中,猜测是合理的、值得尊敬的,是负责的态度。”猜测,简而言之,就是人的思维凭借直觉而作出的一种假设。它可以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而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或根本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算法,以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可见,简便算法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运算速度的重要途径。然而,笔者发现在简便运算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简算,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随便解答,
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1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采用血浆置换法,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
针对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强度和低导热性的大型平面或曲面的难加工材料的工件,应用电解-机械-磁力复合抛光工艺原理,研制了便携式抛光机.试验证明,将与工件母材机械性能无
目的通过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临床路径实施组(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实施临床路径患者)与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未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