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愉快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也受到了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体育教学当中,也开始强调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为了实现更加高效的体育教学,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和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往往都会过于强调学生的文化成绩水平,而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将学生局限于教室之内,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言十分不利。加上初中体育教学不受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体育教师更是需要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愉快教学来增加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从“丰富体育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体育课堂知识,拓宽学生体育思维;逐步增强锻炼强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三个方面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愉快体育教学展开解析,以下为详细内容。
  一、丰富体育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师所采取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通常无法实现促進学生完成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体育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体育教学,学生更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意识,也就自然不会自主展开体育锻炼。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如果在教学之初,教师就展开系统性、专业化的内容教学,无疑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巨大压力,长期如此,也就失去了体育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站在学生的教学展开愉快教学。在初中的各个科目当中,体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学效果也会被活动场地、器材、时间等各方面加以制约。
  例如,在初中体育一年级“跳高的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技术”这一章节的教学当中,通常情况下,教师也只能够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展开比较常规的体育锻炼,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而要想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且教师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即在教学初期,教师所布置的各种锻炼项目应该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活动量适中,避免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后期再逐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运动量。而设计锻炼项目的原则在于确保是新颖有趣的。在组织学生展开跳高训练时,为了避免学生在纯粹的跳高训练当中出现枯燥乏味的心理,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我”一个人在锻炼的想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展开跳高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进而学生在锻炼的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高。愉快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趣味,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课堂氛围,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增加体育课堂知识,拓宽学生体育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充分,且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教师就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发散学生的体育思维,完善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全面了解体育运动的内涵,这对于促进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体育运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只有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进而增加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体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球类·有关于篮球”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篮球这一体育项目而言,很多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男生,平时很喜欢一起打篮球,关注篮球比赛。这些学生尽管对于篮球有较大的兴趣,但是他们对于篮球还是缺乏专业性的了解,因此,在这一章节的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掌握篮球技巧和教材当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而是应该拓展学生所不知道的篮球知识,例如,篮球的起源、篮球在中国的发展、女子篮球运动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课外知识的拓展,实现自身体育思维的发散,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也有重要意义。再比如,在学习乒乓球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下有关乒乓球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逐渐掌握乒乓球基础动作和技能。
  三、逐步增强锻炼强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学生展开体育锻炼活动,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锻炼内容加以把握,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强度更加合适的体育训练,以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由于体育教学在初中教学当中并不受关注,教师则需要更加有效地运用课堂体育时间,确保学生的身体机能始终是处于积极状态的。
  例如,在“健美操”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当中,体育教师可以每天在大课间组织学生展开健美操活动,不仅有助于放松学生的身心,缓解学生压力,也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不断巩固锻炼,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展开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篮球比赛、长跑比赛等,使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的同时,对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发展学生身心素质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也有积极的作用。再比如,在“耐久跑”这一单元的教学当中,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学生设置合适的训练强度,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再逐步增加学生的训练强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学生身体素养的提高,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教学,要想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作为教师,首先就需要提高自身对于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并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这种思维,之后再通过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最后,通过体育课堂活动的丰富开展拓展活动,加大学生体育活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愉快体育教学展开了探析,希望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其他文献
STEM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有很大区别。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STEM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内容不再是独立的,各个学科因为科学体系而串联起来,并以此为根本,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地发展,产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知识能在这一阶段快速得到储备,如果我们老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对学生全面加强教育与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
数学课堂的教学难度并不低,对学生的思维成长、能力进步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必须充分考虑到数学课堂的诉求,在二者的整合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思路、方法来完善。传统的教育理念还是停留在灌输式教育、应试教育方面,这些对学生的成长、能力的进步并没有好处,而且造成的教学漏洞比较多。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黄金比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
【摘 要】 心理品格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积极的心理品格能够促进幼儿终身发展。大班幼儿具有培养积极心理品格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从微视频的概念和特点出发,探究了借助微视频培养大班幼儿积极心理品格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微视频;大班幼儿;心理品格;积极品格  心理品格是指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有积极的心理品格和消极的心理品格之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格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
【摘 要】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色彩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但是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色彩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学生在学习一些色彩知识时却往往显得茫然无措。针对学生的此种学习情况,教师须在色彩课堂上帮助学生融入情感,激励学生运用色彩来装饰自己的美好生活。从营造教学环境、注重音乐结合、展开生活应用、建立自我个性这四方面出发,帮助学生突破初中阶段色彩学习的难关。  【关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自身艺术能力的提升工作,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教师引导与幼儿艺术成长结合在一起,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实际,提升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和策略,积极建立幼儿艺术成长的渠道,努力培养幼儿综合素养能力。幼儿接触的学习门类比较多,幼儿家庭需求也比较多样,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教学和幼儿家庭的需求,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起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作能力。  一、通过积极评价鼓励幼儿参与艺术活
【摘 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属于其中的关键一环,对学生学习效率、语言水平的提升均非常有利。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时期,对自身英语学习兴趣、习惯的养成均非常重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让学生在课堂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回归童真式的阅读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效率。本文简要分析结合快乐阅读、回归童真教学理念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中学
【摘 要】 古诗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中也非常注重对古诗的学习。古诗往往寄托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一些古诗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意象,想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品读、联想、感悟古诗的意象。  【关键词】 意象;古诗教学;古诗意象  古诗是古代文人的艺术结晶,古诗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的课程中,也非常重视学生对
【摘 要】 随着社会文明地蓬勃发展和现代教育观念地转变,“不乖”的学生似乎越来越多,一言堂等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升教师的包容力是完善教育关系中首当其冲的教育力。在教室滚动播放赵照在《经典咏流传》中演唱的《雨巷》视频,一男生倏地从后面跑到讲台前,旁若无人抱膝就往地面上一坐,边观看视频边摇头晃脑,教师摸摸男生的头安抚他,课堂短暂的尴尬立刻化解了。教师的包容力是能够发现自己
【摘 要】 思维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化学课程价值体现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将课堂与思维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引领,促进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进阶提升,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思维;化学素养;课堂  化学是一门典型的自然科学类学科,知识具有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特点,有着独具特色的素养。初中教育阶段主要肩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摘 要】 等待時,仿佛吃一颗杨梅,初入口有令人失望的酸味,又夹杂着丝丝甜意。直到果肉炸开,甘甜弥漫了整个口腔,才意识到最初的酸是多么值得。最后轻轻吐出果核,静静回味抑或企盼着下一次的品尝。等待无疑是一种孤独的幸福。默默伫立在原地,眺望着,思索过去,想象未来。  【关键词】 等待;孤独;父母  “上车就没法抱你,下车就没法养你。”  这是阿真的父母临走前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可阿真仍泪眼婆娑,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