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的古苗寨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nf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有一个杨姓聚族而居的古苗寨——大园。大园苗寨坐南朝北,倚山而建,伴水而筑。古树修竹掩映下的300多间古窨子屋,石板路、麻石路、铜鼓石路,巷道曲折;夯土墙、石头墙、青砖墙,坚固厚重。寨门、凉亭,结构精巧。飞山庙、土地庙、古驿站、老伙铺、旧商号,古韵绵长。走进大园古苗寨,如同走进了一座古代建筑博物馆。
  走在大园古苗寨,你会惊奇地发现寨子里几乎家家户户堂屋门口悬挂四方天灯。天灯四面分别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杨”“四知堂”。
  见我疑惑,村主任杨小聪端来《杨氏家谱》。翻开浸染岁月陈香的家谱,找出這样一段文字──“(震)公为荆州刺史,公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公后迁东莱太守,道经昌邑,王密怀金十斤以遗公。公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人知者。’公曰:‘天知,地知,子知,吾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杨小聪解释说,这位震公就是东汉太尉杨震。他清白自守,拒绝馈赠的事迹,记载于《后汉书·杨震传》。大园杨氏先祖杨再思系杨震后裔,挂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堂”的堂号,是为了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杨震公,也以他“四知”的事迹鞭策族人。
  在《杨氏族谱》,我看到了“劝课农桑从俭约”的族规,一个以“敦孝悌,勤耕读,务勤俭,睦宗族,息争愤”为祖训的家族,立下经世致用的有温度的族规。为此杨小聪找来了大园杨荣生老先生为我解读。
  杨荣生,在苗乡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小时家里贫寒,耽误了学业。但他劳动之余不忘学习。1968年被推选为村里的民办老师。当上老师后,他愈加发奋。那时当民办老师的劳动报酬是计工分,一个月不到五块钱的补贴。家里有老有小的,他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但买书却很大方。1978年,他从别人手里高价买得一部1959年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近60万字,他边查字典边做记录,花了半年时间才读完。凭着对知识的迷恋,后来他考取了公办教师。退休后,杨荣生自费走遍湘桂黔相关地区,行程数万公里,查谱牒、访宗亲,历时数载,编写出版了100万字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园》。
  杨荣生告诉我,自古以来,大园对文人、文字非常尊重。杨氏宗祠北面三箭之地立有8块高2.5米的石文墩。以前,大园人中了举人或进士,朝廷便立石文墩以示表彰。大园人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和传统,他们对待文字就像对待鲜活的生命。凡有文字的书籍和纸张都不能随便丢,不能和污秽之物一起堆放,更不能用来做卫生纸。大园人在杨氏宗祠北边修建了一座“识字祠”,读书人必须把有文字的废纸、废书挑到“识字祠”前烧毁,而且要恭恭敬敬跪在那里,直到废纸废书烧完。足见大园人对文字是何等的敬畏。由于大园人珍惜文字、重视教育,大园历代人才辈出。大园历来民风淳朴,遵祖训守族规,素以“百年好事无非积善,一生受用莫过读书”为荣。
  大园人爱读书的渊源要追溯到三国时期。相传诸葛孔明率军在绥宁建立诸葛城,把守关峡峡口。他的骑兵就驻扎在大园后龙山南面的山冲里,在山冲里训练部队并办学堂学习文化。现在这条山冲叫学堂冲。以前,大园杨氏家族在宗祠后留有十多亩“学堂田”。凡考上县学的子弟,就能耕种“学堂田”。大园山多田少,村民将田土当命根子,这种奖励方式独特而有分量。私塾先生的待遇很好,每年的收入在一百担(一担为一百市斤)谷子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开办了大园小学,老师由政府委派,教授新学。
  由于大园人崇文尚学,大园苗寨人才辈出。谈到大园祖上名人,杨老师如数家珍:尊祖杨再思统领湘西南少数民族,艰苦奋斗,不畏险阻,授耕织开鸿蒙,鼓励年轻人读书进取,他毕生忠义爱国。赤水峒主杨正修,熟读《春秋》《礼》《易》《诗》《书》,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夺得“经魁”,次年考中进士,后任邵州都统,并授银青光禄大夫。辰州知事杨通昭,大园杨姓开山鼻祖光禄大夫杨光裕,世袭光禄大夫杨显安,户部侍郎杨进显,太子太保杨超,都是大园人崇敬的名字。
  举人杨光选自幼聪明好学,小时家中遭不测,他不为困难所屈服,开荒种地,白手起家,带领家人开垦千亩良田,造林数千亩,绿化后龙山,成为大园读书创业的典范。杨进明志向高远,报考黄埔军校,被录为黄埔军校二十一期学生,参加衡阳保卫战,苦战48天。1948年随程潜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参加广西剿匪、土改,两年后转地方工作。“苗王”杨进选,1950年参加农会工作,1956年参加中央组织的少数民族观光团,于十月一日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抗美援朝“七英雄”杨志超、杨国松、杨进仁、杨文池、杨文陆、杨玉,鏖战朝鲜战场,骁勇善战,精忠报国。
  新中国成立前,大园出过光禄大夫、进士、户部侍郎、教谕、都统、知府、举人、贡生、黄埔军校生3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200多名大学生,特别是恢复高考后,每年都有人考上大学。村里设有奖励措施,凡考上二本以上的,村里都要给予奖励,一直延续了三十年不间断。
  在寨子里,有一个自强不息培养子女的感人故事。因家庭贫困,杨晟强的妻子生下3个小孩后,弃他而去。仅读过一年书的杨晟强,深知文化的重要。从此,他独自一人既当爹又当妈,抚养幼儿,历经艰辛。开始是做零工,收入甚微。后来,他尝试去武冈做鞭炮生意,从大园到武冈150里,来回300里。为了省钱,他每次来回都是步行。头天出发天没亮,走18个小时到武冈,第二天回家已是深夜了。从1988年到2002年14年里,杨晟强用双脚走过的路程超过30万里。他的艰辛付出有了回报,儿子1993年考上了中南工大,小女儿1998年考入北京化工学院。
  为保护好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让文脉世代相传。大园古苗寨成立了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和村民组成,理事会的职责一方面是教育村民不忘祖训、尊重法律,调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义务为前来大园考察参观的游客做讲解员。理事会成员劝导村民对古房子、古寺庙、古树木进行有效保护,让大园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穿行在大园苗寨,牛铃叮当,鸡鸣狗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幽深的铜鼓石巷里,回响着幼童抑扬顿挫的朗朗书声。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杨老师家门口那副对联显得格外醒目。
其他文献
电缆接头是高压电缆绝缘的一个薄弱环节[1],电缆火灾绝大多数是由于电缆接头处过热引起的。本文介绍一种耐用、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的智能测温报警系统,能够对电缆接头的
传统的宽带接入网采用专网专用的方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为实现同一OLT机框多业务的隔离承载,和多租户的共同租用等使用场景,虚拟化OLT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基
为改善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在定子电阻变化时的定子磁链定向精度问题,结合基于物理和基于模型的方法,提出一种异步电机定子电阻在线辨识算法。该算法通过在机端进行测量和计算,
DG的并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中辐射状的网络拓扑结构,从单电源供电结构转变成多电源供电结构,给继电保护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分析了DG并入不同母线位置及非母线情况下,发生金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本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使其仍然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
你既在国中,就要为国效力,就要关心这个“家”。公民如果不爱国,这公民又有何用?真这样,这个国家怎能生存?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的大家庭,它也需要不断维持,不断发展对内来说,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子女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一时的停顿、对外来说,祖国必须有人来保卫如果哪个人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  “落实了‘西湖风光、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同’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
带着信仰学,在忠诚上见本色。端正学习态度。组工干部是政治路线的直接执行者,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组工干部的形象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探讨硬式内镜在CSSD集中清洗与灭菌效果。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由专人负责,采用多种清洗模式,选用合适的灭菌方式。通过严格的灭菌管理,保证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