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清源,促进深度知识生成的课堂教学——以“动点的特殊值问题”为例

来源 :中学数学: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阶段,数学中的动点思想是数形转换的基本思想,也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特别是有关动点的特殊值(如最大值、最小值等)问题始终是学生感觉要“挂掉”的部分,因为这种类型的数学题考查的是学生面对点的运动问题时的一种解决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该类试题在中考数学卷中屡见不鲜.在初中阶段,课标要求掌握的动点问题包括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属于数学学科的核心知识部分.
其他文献
成立于20世纪初期的瑞士伯尔尼美术馆是最早推动国际前卫艺术和当代艺术发展的艺术机构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面对战后文化复苏和后现代艺术转型的特殊时期,新任馆长哈罗德·塞曼针对美术馆运营层面提出的诸多新思路与新策略,并试图利用展览来建立一种与众不同的策展方法论改变美术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意识,塞曼对美术馆角色的重新定义为日后伯尔尼美术馆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亦为今日美术馆建设提供了一份重要的研究样本。
教育研究表明,初中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约为10分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讲课方式,而学生在灌输中被动地接受新的知识,没有亲历主动学习带来乐趣的体验,更不用说构建数学思维能力了.而当下课堂教学必须帮助学生构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以概率的简单应用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能力.
百年沧桑,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经历了萌芽期、拔穗期、成熟期和创新期的华丽蜕变,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参政党理应借鉴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宝贵经验,加强思想建设,优化领导班子及基层组织力量,配套完善纪律制度,通过自我革新提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当下的初中教材中设置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比比皆是,然而,数学教师却早已适应了传统的理论性教学,建构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为什么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举步维艰?这是因为理论性数学教学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根深蒂固,而现实社会检验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却在一张中考试卷中尘埃落地,教师在课堂上多以理论指导做题为目的,导致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思维和方式短期内不可逆转的事实.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上实时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及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顺产经产妇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收治的118例顺产经产妇分娩镇痛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n=56)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n=62),对两组产妇的镇痛药物用量、分娩镇痛效果、产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与B组比较,A组麻醉药用量减少,药物起效时间、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产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降低,
目的探讨老年性抑郁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笔者医院2009-2019年老年性抑郁患者1000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卒中,分为卒中组和非卒中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生活习惯、合并疾病等情况,探讨老年性抑郁患者的卒中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性抑郁患者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病(OR=1.049,95%CI:1.015~2.075)、糖尿病(OR=1.338,95%CI:1.003~1.568)、无配偶(OR=2.721,95%CI:1.063~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综合与实践”课程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有些学校甚至一节“综合与实践”课程也没有上过,这显然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相违背.究其原因,在严峻的中考压力下,传统应试教育的踪影依然清晰可见.纵观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对学生“综合与实践”能力的考查比重明显增加,提高“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课堂改革的重点.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的改革要求,为高校思政课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在高校思政课中,应当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统一起来,这是教育评价本质的必然要求,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既有局限性也有互补性;是思政课评价实践的经验总结,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既有思政课评价的历史经验又有改革探索的现实基础;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现实选择,两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目标达成度和价值引领力。
本文从泛东南亚三年展前期的策展实践出发,分析如何在国际交通限制的条件下通过多路径多渠道的工作方法统筹展览与研究资源,借助线上线下协作的方式搭建跨区域信息交流与研讨平台,发挥前期研究中的结构性信息弥补国外艺术家作品原作无法到场的缺憾,同时发挥本地艺术家、研究者和观察者的对话作用,通过不同专题的工作坊及写作对展览进行多角度阐释。并进一步讨论如何将大流行时期全球共同面对的隔离困境转化为一种共同经验与纽带,主动探索新型国际对话与策展的应对方法。
K-W-L策略,是美国学者Carr E和Ogle D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K-W-L教学策略将教学过程分为K、W、L三个相互贯通的步骤:K-Step(What I Know)指学生已知的内容,W-Step(What I Want to Learn)即学生想学的内容,L-Step(What I Learned)指学生学到的内容.K-W-L教学策略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建立旧知与新知的联系,激发其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国外诸多实践研究表明,K-W-L策略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