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儿童推荐书目研究

来源 :图书与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nfei7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102个民国时期儿童推荐书目文本为依据,梳理了推荐书目的类型及出处、推荐者及推荐平台、体例、书目内容和推荐排名.推荐书目由教育主管部门、关注儿童教育的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期刊、报纸、著作等平台予以推荐.体例为读者选择图书提供了作者、出版、价目、摘要等参考信息.推荐书目秉持儿童本位论的教育理念,书目内容注重启蒙、弘扬公民教育,契合时代需要.推荐排名依据推荐次数统计出了受欢迎的图书和期刊.推荐书目权威性高、影响力大,对儿童阅读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实用性作用.民国时期教育人士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创新思路,对我们走好今后儿童教育的路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科学合理地、根据读者需求动态进行读者权限分配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智慧图书馆的馆藏保障率、资源利用率和图书流通率,是缓解图书馆与读者供需矛盾、提升服务有效性、提高读者满意度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图书馆读者权限设置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提出构建动态的、自适应的读者权限控制系统,既实现读者最广泛的平等,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最后通过实证检验了上述方法是提高智慧图书馆服务能力和读者满意度的有效路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带来传统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型,新兴的“数字人文”催生“新文科”落地.数字人文作为众多人文学科共同的方法论,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为培养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文章系统地梳理了数字人文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如何对传统人文学科的思维范式、研究方式、教育模式进行升级与创新,同时探讨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学科定位、学科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字人文的学科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相关研
我把鼻子凑近大红色,轻轻吸了一口气……rn轰轰烈烈的气味瞬间涌上心头,有些像辣椒,刺激着我,使我振奋,怂恿着我干一些自己没干过的事情.尝了尝,我瞬间感到热血沸腾,觉得自己突然变得勇敢起来了,似乎能做任何事情.
期刊
我把鼻子凑近粉色,樱花一样的粉色,轻轻吸了一口气……rn那种温柔而清爽的香气迎面而来,像一阵阵极其柔和的春风,从我的脸颊旁吹过.这种味道甜丝丝的,我仿佛正大口大口地吃着草莓味的棉花糖,味道棒极了!我把它放在手上,细心地摸一摸,感觉就像抚摸着丝绸似的,既轻又十分舒适.那种轻,是一种羽毛般的轻盈.它让我感到自己仿佛来到了迪士尼乐园,置身于粉粉的公主梦里,真是美好极了!
期刊
“哎呀,奶奶,你又要去哪儿?”rn“我要去做按摩啦,免费的,能体验全身按摩呢,多划算.然后再去红石湖公园跳舞,那儿人可多了.我还要干什么来着?对了,去参加吃包子比赛,还能抽大奖领挂面呢,然后再去新开业的超市领个水杯!呀,快赶不上了,我走了!”
期刊
我的爸爸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具人”.怎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rn这不,爸爸刚从外地回来,妹妹就迅速穿好拖鞋,飞奔到爸爸面前,仰着一张天真可爱的脸,说:“爸爸,我想你了.”这句话彻底将爸爸的心给融化了,也让爸爸迅速进入了“女儿奴”的状态.他抱起妹妹,一顿夸赞:“我的女儿怎么这么可爱呢,真乖呀!”接下来,妹妹说什么他便做什么,爸爸丝毫不敢怠慢这位“公主大人”.
期刊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为情报工作提供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工具,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帮助信息服务机构在新技术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情报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文章在追踪近年国内外情报工作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技术背景下情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包括:(1)在战略方向上,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开展情报工作,建立大情报观,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在来源数据上,重视多元多模态开源数据的融合分析,跨机构跨学科协同共建开源数据资源整合平台;(3)在生态体系上,实现理
我的家就像“三国”.而我,就是“蜀国”.rn那天我一回家,就拿起平板电脑玩了起来.忽然,我发现“魏吴联军”向我发起了“进攻”.“吴军”首先布下“箭阵”,说道:“怎么一回来就玩游戏?”
期刊
我把鼻子凑近紫色,轻轻吸了一口气……有一股水的味道,有点儿像雨水,也有点儿像游泳池里的水,闻着让人觉得很清爽,像吃了薄荷糖一样.我用舌头舔一舔,味道淡淡的,像糖果味的农夫山泉,又甜又清爽.rn摸一摸,感觉有点儿像沾过水的餐巾纸,润润的,而且冰冰凉凉的,好像还有一点儿舒服.拿起来掂一掂,好轻啊,像一片树叶一样.
期刊
从文学接受视角来考察,河陇文学发轫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发展,在东汉后期和五凉时期尤为繁荣,分别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经过历代文士的接受品评,李陵、隗嚣、秦嘉、徐淑、赵壹、张昶、傅玄、傅咸、张骏、胡义周、刘昞等人及其作品,深受后世的认同和推崇,代表了唐前河陇文学的最高成就.文章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史籍以及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关于唐前河陇作家作品的相关载述和评价,尝试借鉴文学接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他者”视角,比较客观地呈现唐前河陇文学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