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甲状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在胎龄30~35周逐渐发育成熟。随着早产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存活早产儿的胎龄逐渐降低,低龄早产儿甲状腺轴发育不成熟,同时早产儿更容易发生各系统并发症,如缺血缺氧、严重感染等,加重对甲状腺的影响。临床上发现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合并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延迟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低T3综合征等问题。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着早产儿疾病的治疗及转归,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早产儿治疗、代谢、发育的关键。目前早产儿甲状腺疾病筛查及治疗时机尚存在争议。该文综述不同病理状态下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及转归,为临床上合理选择甲状腺疾病筛查时机及治疗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其他文献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一种间充质来源的生长因子,因其具有的多功能生物学作用,在儿童多系统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作为一种肺组织保护因子,HGF在增强肺组织发育、刺激肺上皮细胞DNA生成、修复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肺损伤所致的细胞凋亡、延缓肺纤维化等方面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HGF与儿童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对HGF的生理特性及其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儿童骺板损伤非常常见,骨折、感染、恶性肿瘤或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均可导致,损伤后易引起生长阻滞、成角或旋转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骨桥切除术结合相应材料填充的治疗方法成功率低。采用软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骺板软骨成为治疗儿童骺板损伤新的研究方向。因此,现主要从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支架角度对目前骺板软骨的再生研究进行综述。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肿瘤,随着危险度分层治疗的不断完善,其完全缓解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仍是白血病死亡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儿童CNSL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目的评估超早产儿(EP,胎龄
期刊
目的描述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及预后。方法这是一项基于人群的观察性研究,纳入2007~2009年于斯德哥尔摩出生经亚低温治疗的HIE足月及近足月儿。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为新生儿患儿专门修订了新生儿AKI的定义。分析AKI与新生儿患病率/病死率的相关性,进一步评估患儿在10~12岁时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斯德哥尔摩地区出生的83939例活产儿中,共66例HIE患儿行亚低温治疗。研究纳入65例,45%诊断为AKI,AKI分度与
期刊
目的这是一项伦敦的13年单中心研究,比较患与未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病死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败血症、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及有创通气时间的差异。方法于2004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为期13年的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纳入247例CHD早产儿,494例未患CHD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HD患儿在院期间死亡风险显著增加(OR值7.39,95%CI:4.37~12.5;P
期刊
目的评估母亲在医院住院并分娩22~26周胎龄(GA)活产儿的生存时间差异和患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EXPRESS(瑞典,2004年~2007年),EPICure-2(英国,2006年)及EPIPAGE-2(法国,2011年)。根据胎龄分层,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调整人群和妊娠特征,进行112天生存分析。比较新生儿期患病率、2~3岁时生存率、随访情况和结局。结果共纳入病例数:EXPRESS(769例)、EPICure-2(2310例)和EPIPAGE-2(1359例),胎龄2
期刊
健康肠道的完整黏膜屏障是阻止物质易位的防线。目前动物模型和人类病理学研究证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与肝病的发生和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就肠黏膜屏障的组成、其与肝损伤的关系以及潜在治疗靶点作一综述。
遗传因素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多数情况下,基因突变导致的癫痫无法被现有的抗癫痫药物所控制。生酮饮食通过多靶点作用机制控制癫痫发作,在基因突变所致难治性癫痫中应用广泛。该文就生酮饮食在能量代谢、离子通道、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以及部分其他罕见病四个方面共23种基因突变所致难治性癫痫中应用及疗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投射神经元作为皮层的主要神经元,广泛参与机体的运动、感觉、认知等功能的调节和支配。大脑皮层投射神经元包括兴奋性投射神经元和抑制性投射神经元两大类,其中又以兴奋性投射神经元为主。皮层兴奋性投射神经元种类较多,但多数具有各自特有的发育规律和表面分子标记物。研究大脑皮层投射神经元的起源和发育过程及规律,有助于理解皮层投射神经元异常相关疾病的机制。该文主要综述了皮层投射神经元的起源、分型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