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征文通知

来源 :国际太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abo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拟订于2014年4月中下旬在扬州市召开。本届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最新成果。希望通过本届会议的交流与沟通,为遥感领域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搭建联系纽带,为研发单位和用户提供交流平台。 Hosted by China Remote Sensing Commission, Beijing Space Electro-Mecha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nd Space Remote Sensing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a Aerospace Society co-sponsored the 19th China Remote Sensing Conference to be held in Yangzhou in the middle and late April 2014. The purpose of this session is to exchange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or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showcase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at this session,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remote sensing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ill be set up as a liaison and exchange platform for R & D units and users.
其他文献
2013年9月23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场“宇航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将给世界、中国航天带来什么,如何推动航天技术造福人类服务民生?记者专访了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30多年来,启动和实施了一系列项目,促进了我国遥感、地理信息、导航、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重大工程的稳步实施,国家遥感中心在实现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为此,本刊记者对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进行了专访。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国家遥感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特别是成立30多年来,在促进我国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1中国航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20世纪50年代创建以来,中国航天已经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1970年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拉开了中国进入太空、探索宇宙
2013年9月23-27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
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开发空间、利用空间的步伐越来越快,航天系统越来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航天任务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一旦不能入轨或入轨后发生严重故障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2013年9月宣布,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空间探测器已经进入星际空间。这是目前为止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第一个进入星际太空的人造物体,标志着星
期刊
2013年9月30日,猎鹰-9(Falcon-9)火箭携带加拿大“级联小卫星和电离层磁极探索者”(CASSIOPE)科学和通信卫星,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该卫星是加拿大
2013年8月4日,日本将世界首个会说话的机器人送上太空,以陪伴其他航天员,免得他们在寂寥的太空中感到孤独寂寞。这个机器人将成为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的“搭档”。若田光一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