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加强粮油生产的举措及建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3年7~9月,广德县受低温阴雨寡照的影响,水稻生育期延长,给秋种工作特别是油菜的适期播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必须加强对秋种工作的宣传指导和高效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以保障来年粮油生产高效、稳定发展。
  关键词:粮油生产;秋种;宣传指导;广德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9-22-02
  秋种是来年粮油生产的第一仗,关系到夏季粮油的收成,关系到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开局,要想实现来年粮食生产的高效、稳定发展,就必须狠抓秋种工作。在当前广德县积极开展油菜、小麦等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对秋种工作的宣传指导工作,确保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
  1 广德县近年午季粮油生产状况
  广德县属于长江中下游油菜优势产区,生产基础好,种植水平高,优势明显。在种植方式上,经历了翻耕穴播、翻耕移栽等形式,在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后,于1995年前后进入免耕栽培时期,技术模式逐步完善配套,基本形成了稻板田免耕机开沟油菜撒播技术的途径,至2000年全县基本推广普及,单产在130kg/667m2左右。至2003年,全县常年油菜种植20 000hm2,除少数不宜应用的田块外,免耕栽培应用率达95%以上,对水稻、小麦免耕栽培也有着牵引作用,并对周边县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部、省、市级免耕油菜现场观摩会多次在广德县召开,得到了肯定和认可。但是在2006年以后,油菜生产由于受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影响,种植面积呈逐年下滑趋势,2010年午收面积仅6 700hm2。随着稻板田免耕机开沟小麦撒播及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2005-2007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大幅上升,其中2006年超过16 000hm2,2008年略下降至14 600hm2。
  由于广德县属于油菜优势产区,而小麦生产存在一定的风险,仅能适应部分弱筋品种种植,在2008年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后,县乡农业部门把发展油菜生产作为秋种工作的主要内容,运用市场、政策、科技等多种手段,有效遏制了盲目压油扩麦和冬季抛荒现象,引导农民恢复油菜种植。至2014年油菜午收面积已达到10 500hm2,其中双低油菜达9 300hm2,平均单产为148kg/667m2,高产示范区达200kg/667m2以上,逐步恢复主导地位。同时加强小麦生产的各项技术服务,保障小麦安全生产。
  2 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举措
  通过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力争用5a时间,使全县油菜面积稳定在12 000hm2,单产达到175kg/667m2,优质率达到95%;小麦面积稳定在6 700hm2以上,单产达到400kg/667m2。
  2.1 开展粮油免耕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重点推广6项关键技术:一是推广应用优质高产良种。推广应用“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双高”(高产、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油菜主导品种有沣油737、铜油2008、核优46、浙平4号等,小麦品种有宁麦13、扬麦15、扬麦18等。二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菌核病、纹枯病、赤霉病等为防控重点,通过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切实减轻病虫危害。三是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突出施好硼肥;施足基肥,重视腊肥和蕾薹肥;引导施用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搞好后期叶面喷肥。四是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积极示范推广免耕直播等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以减轻劳动强度。五是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机耕、机开沟、机械防治和机械收获等配套技术,提高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应用水平。六是控制适播期与合理密度。直播油菜在9月底至10中旬播种,育苗移栽在9月20日前播种育苗,在霜降前移栽结束;直播油菜留苗1.4万~1.8万株/667m2,移栽油菜栽0.8万~1万株/667m2。直播小麦在10月底至11月中旬播种,播种量10~12.5kg/667m2。
  2.2 建立油菜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 在广德县油菜主产区,建立667hm2油菜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方式、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订单销售,促进关键技术转化应用,展示高产品种,优化技术路线,探索高产途径,提升生产能力,带动全县油菜单产增加5%以上。
  2.3 强化基础性服务 一是开展“四情”监测。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专家、定期会商的办法,对油菜生产全生育期开展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监测,为分类指导油菜田管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开展油菜和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展示。围绕轻简化栽培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适时组织观摩,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现有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组织农技人员包片驻点,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并组织农技人员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示范户)对口帮扶活动,提高他们的粮油生产水平,增加生产效益。
  2.4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经营 加大对重点油菜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其产业带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与农户建立紧密联结机制,深化产品开发,提高产业竞争力。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培育粮油生产大户。支持农技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营实体,大力开展病虫统防统治、良种统供、施肥统测统配、农机统一作业等专业化服务,提高粮油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3 加强秋种宣传指导,实现来年午季粮油高产稳产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单位参加的秋种工作领导组,协调和指挥各项工作。
  3.2 认真落实粮油生产扶持政策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全面、迅速、准确地宣传国家扶持秋冬种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组织实施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保证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挂钩,努力提高补贴资金效益。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油菜、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和引导农户投保,降低生产风险。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投入,重点支持开展良种示范、技术培训、协作攻关、专家指导、现场观摩、测产验收、组织宣传、机制研究等工作。
  3.3 开展绩效考核 结合实际,开展粮油高产高效生产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各方开展秋种工作的积极性。
  3.4 强化指导服务 成立专家技术组,集中专家智慧,开展高产攻关,组织全县农技人员对粮油生产活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搞好相关服务,确保农民知晓天气、掌握技术、清楚政策。大力宣传秸秆禁烧,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应对不利天气的影响,适时开展秋种工作。
  3.5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高产高效生产典型的示范与宣传,引导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媒体等共同关注粮油生产。要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油菜籽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搜集与发布,运用市场动力引导农民扩大油菜生产。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运用锥拉伸与锥压缩不动点定理和拓扑度理论研究了一类与一阶导函数有关的二阶奇性混合边值问题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摘 要: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农艺和农机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稻套麦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即在水稻收割前将麦种和基肥撒下,然后进行机械收割、粉碎覆盖、开沟压墒、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等一整套栽培管理技术,为解决当地单季晚稻秸秆焚烧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稻套麦;秸秆覆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45-02  宣城市
电极化的孔洞结构聚合物薄膜同时具有铁电材料(极化弛豫以及与极化相耦合的其它物理量的弛豫)和驻极体(存在过剩电荷)的特点,被命名为铁电驻极体(ferroelectret),是一类新型
利用常数变易法、分段Lyapunov函数和压缩映像定理,讨论了含脉冲的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的周期振荡性及其全局指数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网络稳定的脉冲控制器.所得结果易
横峰县主要示范推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稻田耕沤灭螟技术;抗病、抗虫品种推广使用技术;生物农药防控病虫技术;灯光诱控害虫技术;性诱剂诱控技术;“三高三低”农药防治病
给出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率描述方法,定义了风险强度,对计算网络信息系统总体风险概率及各别风险概率的基本方法做了探讨,从理论上为深入研究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统计特征
摘 要:为了促进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7在安徽省的推广应用,该文根据周麦27于2009-2012年在安徽省参加国家黄淮南片麦区冬水组的试验结果,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周麦27号的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潜力大,综合抗性较为全面,适宜在安徽省北部麦区推广种植。并提出了周麦27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周麦27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麻疯树curcin基因家族中4个成员通过PCR扩增被分离.它们都不含有内含子,序列分析表明它们编码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证明curcin基因如同
摘 要:为评价锐胜350FS和亮盾525g/L FS处理种子后对水稻秧苗期蓟马、飞虱等害虫和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2012年在安徽省广德县进行锐胜350FS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示范工作。示范表明:用锐胜350FS+亮盾525g/L FS处理过的种子,在水育秧田内与其它处理相比,对虫害防效较好,能明显促进水稻的生长,成苗率明显增加。  关键词:锐胜350FS;种子包衣;秧田示范  
摘 要:该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存、果树基因标记、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多样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现阶段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DNA分子标记技术;果树;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27-02  DNA Molecular Marker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