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方法在中药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i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获取关键信息的有效手段,在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中药配伍规律是中药处方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也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挖掘中药配伍规律、阐明配伍关系的科学内涵是中药处方研究的核心目的 .数据挖掘作为中药研究的有效方法与重要途径,在中药配伍规律挖掘中已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研究模式与体系,能够较好地揭示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中药配伍的内在规律.该文对收集到的222篇有效文献进行整理分类,主要对数据挖掘在核心药对或药物组合的发现、归纳方剂的效用及其属性、揭示“方-药-证”间的关系、挖掘药物最佳剂量或配比以及新处方的发现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研究思路予以阐述,总结数据挖掘在研究中药配伍规律时存在的不足,并讨论其发展方向和趋势,为数据挖掘在中药配伍规律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升降出入理论,从气机升降出入悖逆、气血津液气化失常、浊瘀毒邪壅滞三焦阐释慢性肾脏病的病理改变.并据此主张治疗应谨守气机升降出入之机要,畅达气机,延缓病情进展;辨证论治,调畅气血津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达三焦,化湿祛瘀解毒,以改善患者预后,预防终末期事件.
韩斐主任医师认为,基于现代社会及家庭环境,当下小儿常见病以心神失调较为多见,而心气、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心神不安为其发生的病理基础,故治宜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重在顾护小儿心神.本文结合案例介绍韩师从心论治小儿常见病的临床经验.
目的 了解中医穴位敷贴疗法在基层临床应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探讨如何预防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电子问卷对中华中医药学会“春播行动”合作的基层医生进行普查,重点调查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31个省份12705名基层医生参与了本次调查.基层医生临床使用含有中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方案的比例(敷贴率)平均值为46.8%,81.8%(10397/12705)的基层医生对中医穴位敷贴疗法总体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根据临床经验,基层医生估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值为19.
由于缺血性疾病(如心肌缺血、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及伤口难愈等)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缺血性疾病治疗的新策略.中药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可靠的临床实践.研究显示,不少中药提取物、有效成分及复方具有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充分了解促治疗性血管新生中药的作用机制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血管新生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灵芝、冬虫夏草、蛹虫草、茯苓、猪苓、桦褐孔菌、桑黄、香菇等药用真菌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卵巢癌、神经胶质瘤、膀胱癌等不同种类癌症,抗肿瘤作用成分包括多糖、三萜、有机酸、醇类、酚类、甾体等,主要作用机制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自噬性死亡等,还可改善机体肠道菌群的紊乱状态.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有多成分、多途径的特点,抑制肿瘤效果多与浓度、提取部位及炮制工艺等有关.本文对近年来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以为临床运
目的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门诊含麻黄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总结用药风险,以期为含麻黄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使用、降低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本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9年1月1日-6月30日门诊使用含麻黄中药制剂处方31958张,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从“药品-药品”“药品-诊断”关联角度分析用药情况.结果 本院使用含麻黄中药制剂共17种,使用此类药品的患者以中年组(36~60岁)为主;开具处方最多的科室为呼吸科门诊;由“药品-药品”关联分析可知,存在多种含麻黄中药制剂联
槲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质,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蔬菜、水果、茶和葡萄酒等中,具有有益健康的作用.槲皮素是一种膳食多酚,通过饮食或作为食品补充剂可以从其保护作用中受益,与化学制剂相比,其来源广泛,安全易得.槲皮素的抗糖尿病,抗高血压病,抗阿尔茨海默病,抗关节炎,抗流感病毒,抗微生物感染,抗衰老,影响自噬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最近还报道了其对不同癌细胞系的抗癌活性研究.但由于槲皮素水溶性差,体内代谢快,半衰期短,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医药上的应用.槲皮素纳米粒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aralenone,ZEN)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具有雌激素样效应、致癌性及多种毒性.为寻求更高效、实用的生物脱毒制剂,提高其应用范围.该研究从发病霉变太子参块根中分离获得194株细菌菌株,将分离菌株与ZEN毒素共培养,HPLC检测筛选出1株ZEN高效降解细菌,编号为H4-3-C1,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分别研究了培养基、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基pH、温度等对H4-3-C1菌株降解ZEN的影响;同时,初
创伤、外科手术、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引起的伤口延迟愈合或不愈,以及增生的瘢痕,给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和家庭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如何加速创面愈合及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创面愈合包括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过程,该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近年来,中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对加速创面愈合,抑制疤痕形成等机制得到了逐步阐明,为中药在临床创伤的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文重点回顾和总结了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及其外用制剂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在创面愈合炎症、增殖、重塑阶段发挥的治疗作用及起效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及应
吴茱萸碱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和疏毛吴茱萸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是一种天然吲哚类生物碱.近年来由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而逐渐被人们关注.目前研究发现吴茱萸碱能够显著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以及细胞迁移等细胞进程.此外,吴茱萸碱在心血管类疾病(高脂血症等),手足癣等疾病中均具有显著药理活性.但目前研究发现吴茱萸碱具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如肝毒性,肾毒性以及心脏毒性等.然而吴茱萸碱的药理及毒理机制尚不明确,体内外毒性报道较少.因此该文对吴茱萸碱近年来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