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论述了网络给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牢牢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党和政府应提高网络管理和控制,不断加大网络技术投入,以推动网络技术的创新,同时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以更好地掌控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一、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机遇
(1)网络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更新、更多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使人们更便捷、更及时地了解主流思想。相对于传统媒介那种单向传播,网络作为一种双向传播的媒介,有利于更好地使人们参与到党和政府的各项社会工作中来。
(2)网络的开放性,使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内容、价值观可以更加快速、自由地进行传播和交流,同时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接收和吸纳了优秀的思想文化。
2.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挑战
(1)来自国际的挑战。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控制网络信息资源,限制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西方国家高举“网络自由”的旗号,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战略,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侵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话语权。
(2)来自国内的挑战。首先,由于网络去中心化的特点,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关注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内容,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成了严重冲击。其次,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许多不良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侵害着人们原有的意识形态观念,减弱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力度。
(3)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自身的挑战。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理论基础与创新不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社会现實问题的解释力有限。另一方面,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网络中的突发和热门话题关注度回应不及时,降低了人们对权威信息的信赖程度。
二、掌控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途径
1.党和政府应提高网络管理和控制
(1)一方面,政府要利用网络监管权,对网站和网民发布的信息加强管理,从源头上制止不良信息的出现。另一方面,建立一套高效便捷的网络舆情回应机制。有关部门要随时随地关注网络中的各种动态信息,以便于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反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并作出回应。
(2)立法部门要及时完善和更新网络的有关法律条文,建立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用法律明确规范网络中意识形态及各种思想传播的界限,确保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进行监管,严厉打击通过网络散布威胁国家安全内容的行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2.加强网络技术投入,推动网络技术创新
当今社会要想掌控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还需要加大网络技术研究投入,创新网络技术,加强网络中的各项实名认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技术的提高。除此之外,应提高防火墙和监控技术的研发,以便于及时监控不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内容。
3.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
(1)网络意识形态宣传的内容应具有中国特色,形式丰富多样。例如,自习近平执政以来,“习大大”“彭麻麻”这两个称呼以及其卡通形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些宣传方式既生动形象又吸引人的眼球,从而更好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
(2)要把网络技术和民众的生活相结合,把网络用于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利用网络着眼于民众关注的焦点,解决民生问题,可以更好地使民众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从而赢得网络话语权。如关于现实中的反腐,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报道,这样既对党的廉洁建设起到了强化作用,又赢得了民众对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信任和支持,为赢得民心和网络话语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党和政府更好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14(3).
[2]郑元景.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5(6).
一、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机遇
(1)网络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更新、更多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使人们更便捷、更及时地了解主流思想。相对于传统媒介那种单向传播,网络作为一种双向传播的媒介,有利于更好地使人们参与到党和政府的各项社会工作中来。
(2)网络的开放性,使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内容、价值观可以更加快速、自由地进行传播和交流,同时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接收和吸纳了优秀的思想文化。
2.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挑战
(1)来自国际的挑战。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控制网络信息资源,限制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西方国家高举“网络自由”的旗号,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战略,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侵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话语权。
(2)来自国内的挑战。首先,由于网络去中心化的特点,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关注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内容,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成了严重冲击。其次,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许多不良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侵害着人们原有的意识形态观念,减弱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力度。
(3)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自身的挑战。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理论基础与创新不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社会现實问题的解释力有限。另一方面,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网络中的突发和热门话题关注度回应不及时,降低了人们对权威信息的信赖程度。
二、掌控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途径
1.党和政府应提高网络管理和控制
(1)一方面,政府要利用网络监管权,对网站和网民发布的信息加强管理,从源头上制止不良信息的出现。另一方面,建立一套高效便捷的网络舆情回应机制。有关部门要随时随地关注网络中的各种动态信息,以便于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反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并作出回应。
(2)立法部门要及时完善和更新网络的有关法律条文,建立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用法律明确规范网络中意识形态及各种思想传播的界限,确保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进行监管,严厉打击通过网络散布威胁国家安全内容的行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2.加强网络技术投入,推动网络技术创新
当今社会要想掌控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还需要加大网络技术研究投入,创新网络技术,加强网络中的各项实名认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技术的提高。除此之外,应提高防火墙和监控技术的研发,以便于及时监控不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内容。
3.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
(1)网络意识形态宣传的内容应具有中国特色,形式丰富多样。例如,自习近平执政以来,“习大大”“彭麻麻”这两个称呼以及其卡通形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些宣传方式既生动形象又吸引人的眼球,从而更好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
(2)要把网络技术和民众的生活相结合,把网络用于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利用网络着眼于民众关注的焦点,解决民生问题,可以更好地使民众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从而赢得网络话语权。如关于现实中的反腐,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报道,这样既对党的廉洁建设起到了强化作用,又赢得了民众对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信任和支持,为赢得民心和网络话语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党和政府更好地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14(3).
[2]郑元景.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