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ger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果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应该积极展开数学教学生活化。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新课程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思维,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的特性,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积极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将想象与现实连接起来,在生活化教学法的作用下,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感受。由于数学知识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选择适合的教学知识,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对于教学生活化,其应用价值比较明显,不仅丰富了教学途径,也对教学情景、教学内容等进行了丰富,并且,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为数学课堂增添了活力。当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之后,学生也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也就实现了教学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多数学生都会应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主动思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生也会逐渐做到学以致用,不仅如此,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下,学生会逐渐形成细致观察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策略
  (一) 建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建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将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积极转化成为形象、生动的内容,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充分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性。比如说,对《第几个》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因为低年级小学生不具备很强的理解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数学概念,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趣,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座位进行讲解,让学生之间讨论,数出自己的座位,分析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座位关系,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会充分理解“第几个”的内涵,也让数学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
  (二) 应用熟悉的生活元素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在学习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对于《换算法》的学习,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比较困难,对于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其规律、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换算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元素进行代替。例如,对《时、分、秒》进行讲解时,可以将1个鸡蛋设置为秒,将1个香蕉设为分钟,将1个汉堡设为小时,规定60个鸡蛋可以换1个香蕉,60个香蕉可以换1个汉堡,采用分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且,安排相应的角色,进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经过这样的转化,除了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還可以使其站在另一个角度理解时钟的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
  (三)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想让学生保持较强的学习动力,对题目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若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学生可以准确把握题目的意义,所以,教师应该全面把握数学概念的特征,然后,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选择生活中的案例,开展应用题讲解。比如说,对《加减乘除运算》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例如:课外参考书的售价为50元/套,笔袋12元/个,圆珠笔2元/支,红红需要购买1套课外参考书、4支圆珠笔以及1个笔袋,妈妈给了红红100块,请问,红红找回了多少钱?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花钱,经过这样的举例,学生可以积极思考,突出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进而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会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可见,在数学教学中,经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建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充分应用生活元素,使数学习题具有生活特征,在根本上,提升小学的数学质量,让小学生可以应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丽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浅析[J].农家参谋,2018(15):174.
  [2]雷纪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7):165.
  [3]高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8):235.
  作者简介:
  雷超,湖南省宜阳市,宜阳市宜阳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行变革,尤其在教学改革方面更是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在这些所有的、新的教学模式当中又以学案导学模式关注较多,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又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在教学当中发挥它原有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在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学案导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原则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由三个大环节组成:课前学案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像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加强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让学生从思维表现和创造力上活动起来,在玩中学,乐中学,舞中学。通过生动的语言,使声乐与表情动作相结合,创设合乎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进而营造出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引导不同层次的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在我们中学数学学习中是具有重要位置的,几乎贯穿着我们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能够在做题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集合;函数;解不等式;概率统计  一、 数形结合在集合中的应用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交、并、补,在解决这类运算问题时我们经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形式有数轴、坐标系、韦恩图等。此类图形能够使集合问题变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