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成像技术检测的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极速成像(UltraFast imaging)技术检测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476例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依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um thickness,IMT)分为IMT正常组283例及IMT增厚组193例.应用极速成像技术测量颈动脉PWV,包括收缩期起始时PWV(beginning of the systole,BS)及收缩期结束时PWV(ending of the systole,ES),灰阶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颈动脉IMT与弹性值BS、ES间的相关性;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BS、ES均值的差异.结果 BS、ES与IMT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S与IMT相关系数为0.192,ES与IMT相关系数为0.249.IMT增厚组BS、ES值均较IMT正常组增大[(6.03±1.33)m/s对(5.51±1.13)m/s,t=-4.571,P=0.000;(8.42±2.13)m/s对(7.34±2.02)m/s,t=5.619,P=0.000].结论 极速成像技术可快速测量颈动脉PWV,BS及ES可评估颈动脉弹性改变,有望成为一种快速、方便、安全、无创评估颈动脉硬化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患者男,45岁.因左上腹痛7d,加重1d入院.1d前感左上腹部疼痛加重,有肌肉牵拉感,疼痛向左腰部放射.查体:体温37℃,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 30/100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液检验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59次/min).胸部CT平扫示:左室心尖心室部略显薄弱,见一直径约10 mm结节影向
期刊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结合超声造影(CE-3DE)评价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室容积和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3DE与CE-3DE分别测量21例LVNC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分别在无造影和造影状态下行三维超声显像,按16节段法对左室各个节段边界显示情况进行评分:0分,边界显示不清;1分,边界显示
目的 探讨超声区分真性、假性性早熟和正常女童的价值.方法 征集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证实的0~10岁真性性早熟女童47例,假性性早熟84例,以及正常女童177例.对三组儿童行盆腔超声检查,测量子宫体、子宫颈、卵巢长、宽、厚和体积,≥4 mm卵泡个数.然后按0~6、6~8、8~10岁分层,分析三组间各指标的差别.对具有潜在区分价值的指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指标及临界值.结果 ①真性性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二维超声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63例行颈动脉斑块剥离术的患者,共有82个斑块,测量斑块的大小、管径面积狭窄率及斑块厚度,根据斑块内部回声特性将斑块分为软斑(A组)、混合斑(B组)及硬斑(C组);术后对斑块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抗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MDV,分析其与斑块二维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①A组、B组及C组之间的MVD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近年在甲状腺超声研究中,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得到较多的关注[1-7],该技术通过追踪剪切波在组织中的传播,获得感兴趣区域内任意一点的弹性模量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测定甲状腺结节SWE相关参数,评价SWE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诊断结果的相关因素。
期刊
孕妇,27岁.孕2产1,孕37周.第1胎男孩健康,平时月经规律.妊娠期间无感染及药物接触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孕20周、26周曾在外院几家医院超声检查结果不一致,分别提示为:胎儿脐膨出、骶尾部畸胎瘤、正常,而来我院就诊.超声显示:双顶径8.5 cm,头围32.6 cm,腹围31.1 cm,股骨长7.0cm.羊水深度5.0 cm,脐动脉S/D 2.0,胎心率146次/min。
期刊
期刊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肝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39例BCS合并肝内结节的患者分别行CEUS与CECT检查,观察结节在两种方法不同时期的灌注特征,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鉴别BCS合并再生结节与BCS合并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39例患者66个病灶中,21个为BCS合并HC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性.方法 连续纳入HCM患者93例,其中非梗阻性HCM(HNCM)患者63例,梗阻性HCM(HOCM)患者3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72例.应用超声诊断仪(iE33)获得和分析二维图像,利用X5-1矩阵探头获取左室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运用TomTec脱机软件进行分析,获取左室16节段面积、环形、纵向、径向应变达峰
患者女.45岁。因左小腿肿胀不适2年余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史。查体左侧腹股沟区隆起,左小腿轻度肿胀。血管超声检查:左侧腹股沟区股总动脉血管分叉处周围测及实性低回声包块,包块与股总动脉血管壁关系密切,分界尚清,上下径8.48cm,前后径4.11cm,左右径4.27cm,形态尚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图1),彩色多普勒显示实性低回声团块内可测及点条状血流信号。左股总动脉、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