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秦少游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是作者传世的代表作品之一,九百余年来,后人一直传诵不衰。词云: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字少游,举进士后,曾任国史院编修官,但因为党人关系,累遭贬谪,后徙至郴州等地。这首《郴州旅舍》就是他触情伤怀,表现其横遭贬黜后失落和无奈的心情。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这首《踏莎行》词,后经苏轼写跋,大书法家米芾把词和跋书写下来后,世称“三绝”。“三绝碑”立于郴州市东郊著名风景区苏仙岭之白鹿洞石壁上。碑高52厘米,文字用行书写就,共分十一行,每行八字。
1965年春,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来郴州检查工作,读到秦观《踏莎行》后,感慨良多,遂爰笔和词一首: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上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
在这首词的原稿上,作者还在词前写了一段小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和词的动机。序云:
一九六五年三月检查农业生产工作至郴州,游苏仙岭新栽果树林,只见千枝吐艳,景象欣欣,然于“三绝碑”上,览秦少游词,感其遭遇之不幸,因益知生于社会主义时之有幸,乃反其意而作一阕,以资读该词者作今昔之对比,而更努力于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曾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要职。诗文一道,陶铸也是高手,曾发表过《松树的风格》等备受读者赞誉的作品。他这首和词写得文采斐然,立意高远,描绘景物清新鲜活,通篇洋溢着催人奋发的激情。在国家领导人唱和前人的诗词中,算得上是佼佼之作了。
苏仙岭是湘南一处名闻遐迩的旅游胜景,自古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美誉。游客到此,因“三绝碑”而得知陶铸这首《踏莎行》者,无不争相抄录,是以这首和词虽未正式裒集成书,仍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作者为湖南省隆回县文物局原局长)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字少游,举进士后,曾任国史院编修官,但因为党人关系,累遭贬谪,后徙至郴州等地。这首《郴州旅舍》就是他触情伤怀,表现其横遭贬黜后失落和无奈的心情。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这首《踏莎行》词,后经苏轼写跋,大书法家米芾把词和跋书写下来后,世称“三绝”。“三绝碑”立于郴州市东郊著名风景区苏仙岭之白鹿洞石壁上。碑高52厘米,文字用行书写就,共分十一行,每行八字。
1965年春,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来郴州检查工作,读到秦观《踏莎行》后,感慨良多,遂爰笔和词一首: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上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
在这首词的原稿上,作者还在词前写了一段小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和词的动机。序云:
一九六五年三月检查农业生产工作至郴州,游苏仙岭新栽果树林,只见千枝吐艳,景象欣欣,然于“三绝碑”上,览秦少游词,感其遭遇之不幸,因益知生于社会主义时之有幸,乃反其意而作一阕,以资读该词者作今昔之对比,而更努力于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曾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要职。诗文一道,陶铸也是高手,曾发表过《松树的风格》等备受读者赞誉的作品。他这首和词写得文采斐然,立意高远,描绘景物清新鲜活,通篇洋溢着催人奋发的激情。在国家领导人唱和前人的诗词中,算得上是佼佼之作了。
苏仙岭是湘南一处名闻遐迩的旅游胜景,自古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美誉。游客到此,因“三绝碑”而得知陶铸这首《踏莎行》者,无不争相抄录,是以这首和词虽未正式裒集成书,仍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作者为湖南省隆回县文物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