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均衡性及其改造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6年的“牙买加协议”起,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无体系的体系”时代,过去20多年间,该体系始终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运行,尤其是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使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均衡性暴露无遗,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的共识。从目前情况看,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以在以下方面。
其他文献
近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既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危机的表现形式。长期存在的不良资产,严重削弱了金融机构的经营基础,影响其安全性和长期盈利能力,直至引发支付危机,导致金融机构破产。
欧洲影子金融管理委员会(ESFRC)1998年6月首次就如何对待有问题的银行发表声明。
投资银行业务是新兴市场危机最大的受害业务领域。1998年上半年,包括债券发行、银团贷款以及初次公开发行等核心业务量和业务兴趣普遍下降。因此,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组织上和业务上的双方面调整是必然的。英国主要几家银行对其投资银行业务的调整表现在:-关闭或出售投资银行机构和业务。国民西敏寺银行的格林威治西敏走出售了其所有的现金股本和证券派生业务。与此同时,银行还出售了西敏寺加拿大和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银行业务,这样,银行可以专注于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部分服务。-重组投资银行业务和机构。巴克莱银行1997年10月宣布从证
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各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累积,加剧了整个金融体系风险,动摇了国民和外国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以致于引发金融危机,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金融机构危机处理是指当金融机构潜在的风险成为现实,支付、清算压力很大,运作完全陷入困境时所必须采取的一系列挽救和治理措施。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机构的危机又极具扩散性和破坏性,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的处理。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也有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如不久前的海发事件。这说明金融机构危机处理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2月份日元汇率在中旬突然大幅跌落,欧元汇率持续下降,拉丁美洲金融市场继续动荡,美元汇率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支持下大幅攀升,美元兑日元汇率从月初1美元兑115日元猛升至24日兑121.48日元,美元兑欧元汇率则由月初1欧元兑1.1302美元上升到24日1欧元兑1.0998美元。月底美元汇率小幅回落至1美元兑118.95日元和1欧元兑1.1025美元水平。
美国的金融法规、监管体系应该说是相当完整周密的。但这些法规和体系都是随着金融业务本身的发展,应其需要而生,而且必须随着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不断调节、完善。最近,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近十年来的爆炸性增长,美国的金融体制又面对着新的挑战。
在当前亚洲金融风暴和新兴市场金融动荡尚未平息,而又面临欧元出台和日本继续推行金融大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策略肯定会有发展变化。
南宋初年孔子第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扈跸南渡、寓居衢州,形成孔氏南宗。之后,孔氏南宗在广大的江南地区支繁派衍,在江西境内就形成了临川、黎川、金溪、宁都、新建、鹰潭等孔氏南宗支派。孔氏南宗江西诸支派明道弘道,与王英、魏禧、魏礼、彭士望、林时益等江西学者和名士广泛交游。孔氏南宗江西族人与当地名士的交游,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讲求实学、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孔氏南宗文化特征。
资本利润率本质上取决于资本的相对稀缺性,而后者既取决于资本相对于劳动力的数量,也取决于技术水平,具体而言就是技术节约劳动的程度。随着全社会的资本积累及相应的资本相对数量的提高,为保持资本回报水平,资本家将被诱导进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此类技术进步在增强资本稀缺性的同时,会触发一系列的负反馈制约机制,从而使得资本稀缺性从长期看处于相对的自稳定水平。发达国资本稀缺性得以稳定维持的机制,除了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外,还包括发达国资本向资本稀缺性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发达国资本对绝对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控制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