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纹状体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纹状体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为探讨纹状体容易发生易卒中机制及揭示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观测健康Wistar大鼠18只,按月龄分为1~2月龄、6~7月龄、>24月龄大鼠等3组,用电镜观测纹状体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结果1~2月龄大鼠纹状体毛细血管基底膜发育不完全;>24月龄大鼠纹状体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内皮细胞固缩,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减少.结论大鼠纹状体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是该部位易发生脑血管病的形态学基础.
其他文献
将沥青组分(RA)从印度尼西亚布敦岩沥青(简称为BRA)中抽提出来,作为基质沥青的改性剂。选取3个不同的掺配比例(10%,15%和20%),制备RA改性沥青。采用SHRP试验,对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研究了多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APP/MEL/PER)膨胀阻燃体系与纳米氢氧化镁(MH)构成的复合阻燃体系对环氧树脂(EP)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膨胀阻燃体系中添加适量的MH可以
对于裂隙节理发育的中、强风化岩质边坡,需要对其浅层稳定性进行验算。基于Hoek-Brown准则,采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建立了岩质边坡浅层滑动的破坏机构。在计算其外力功率和内
转子间骨折有牵引外固定及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关键一是降低死亡率,二是减少髋内翻.长期卧床牵引已被公认为消极的治疗方法,除非有手术禁忌证,否则应手术治疗.内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