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生物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积极性;教学理论;幽默教学;顺口溜;谐音
  
  学生累吗?我想只要接触过教育行业或当过家长的人都知道。这样算来,知道学生累的人在就不在少数了。这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了国人的眼前,所有国人几乎都想改变这个事实。但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现行高考制度下,短期内能改变吗?尽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试图降低学生课业负担,但不可否认,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一直很重。教育一线的老师特别是高三教师上课时总会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昏昏欲睡、睡眼蒙朧,一副倦意写在脸上。那么如何在现有情况下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本文总结了本人在9年的高初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个公认原则。但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三项原则: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一原则的根本保证
  事实证明,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再钟爱这一教学方法。即便学生能容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适应现行灵活多变的高中考。教师该做些什么呢?我的体会有
  1、理论联系实际
  比如我们在讲述细胞液的时候,可引入枫叶的红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或者是有颜色的蔬菜煮熟后色素流出染红饭粒等:讲述对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时,也引入头发烧焦后有臭味(产生了SO2)等
  2、谈论式教学方法和讲述式教学方法应有机结合
  课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课堂后,听课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3、实验教学进课堂。
  现行教学模式下,实验课几乎都安排在理论课之后,一节理论可一节实验课,这样的上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时候感到枯燥,而上实验课的时候又觉得知识已经遗忘。我们是否可以折中一下,将实验课,特别是观察结构的实验课带进课堂,在实验室边上课变做实验。比如初中教材学习叶片结构等可以采用此方法。但是,该课应注意学生安全。
  二、幽默教学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可靠保障
  面带微笑的教师比板起脸上课的老师是更有亲和力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是,这还不够,学生需要的是更有吸引力的幽默教学。
  比如,在讲遗传变异时可以引入一个很出名的笑话:“邓肯写信给萧伯纳求爱:我有第一美丽的身体,你有第一聪明的脑子,我们生一个孩子,再理想不过了。萧伯纳回信:如果小孩儿生下来,身体像我,而脑子像你,那不就糟了吗?”
  在讲述食物链的时候可以引入“老鼠爱大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等。
  在讲述纤维素对作为第六营养元素的作用时,可引入排毒养颜胶囊的广告,并说出纤维素的作用是“排毒但不养颜”
  在讲述新陈代谢概念时,对异化和同化概念可以形象的这样讲:“不要相信花前月下的誓言,因为人体物质组成已经在一年的时间内更新了98%,他的心也在一年内更新了绝大部分,去年他爱你,今年就不一定了哦!”
  讲述人体细胞物质组成中水占了绝大部分时,可以引入“女人是水做的”话锋一转,说:“男人呢也是水做的哦”。
  在讲水分代谢时可以引入谚语“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在遗传学讲述多样性的时候,可以举例说无论你会不会打牌,每个人每次都会打一次牌,都会出二十三牌。两个人各出二十三张,每次洗牌不一样,出的牌都不一样。
  对血糖调节后的复习,可以问:今天早上谁又没有吃早饭?然后叫他起来回答:说说你体内正在进行着什么样的调节活动以维持学习及活动对能量的需求?
  以社会进步的几个阶段来比喻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寄生”是“封建社会”,劳苦民众是寄主,地主恶霸是寄生虫;“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们之间为发展相互争夺;而“捕食”是“黑社会”,黑吃黑嘛。
  讲述完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后,再加上一句“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居家过日子,就好如微生物的代谢。家庭是微生物,‘幸福’是初级代谢产物,而‘不幸’是次级代谢产物。
  讲到人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时候,在讲到酒精也可以提供能量时候,说“我们可以适当的饮酒,不能象某些人,喝啤酒太多伤肝,喝白酒太多伤胃,但是不喝酒伤心。”
  三、顺口溜及谐音记忆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必要补充
  高初中生物教材是有些东西根本无规律可循,相当枯燥,确实难以记忆。总结为顺口溜或谐音记忆较为现实,因此教师应根据生活实际、现实状况,总结为精炼上口的语言,以求达到记忆效果。现总结高初中教材上可以编成顺口溜或者谐音记忆的知识点:
  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甲(甲硫氨酸)携(缬氨酸)来(赖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两(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滤纸条上的色素顺序-自上而下为“胡(胡萝卜素)爷(叶黄素)爱(叶绿素A)币(叶绿素B)”;
  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复制、前三体、中排队、后分组、末返前”;
  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微量元素:新铁臂阿童木, 猛(ZnFe B CuMo Mn);
  大量元素: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People=人)O P C H N S P Ca Mg K;
  人类遗传病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形,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正常非伴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正常非伴性,父病子病女不病为伴Y遗传。
其他文献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能够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追求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倾向和问题,笔者就此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教材研读与处理能力不够,教学有效信息把握不准  对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缺少透彻的研究。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学科基本思想、学科基本方法把握不准,致使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明、教材处理过全、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错位等。
人们常说:体育不行是废品,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这句话不一定科学,但充分表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是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规范和基本素质,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懵懂的花季中健康成长。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与体质,把抓好升学率作为学校的唯一任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重視不够、研究不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  课堂调控,就教学语言而言,要根据学生听课的心理和启发讲解的需要来调控,做到快慢交替,急缓相间,断续得当,强弱有度,使学生思维时刻保持竞技状态,以取得听课的高效益。注意课堂“调控”,教学节奏分明,
声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一门规律极强的运用学科。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广泛沿袭着“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专业条件和现状,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但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师资阵容的不断扩大,使音乐教育市场的需求趋于稳定,高师的音乐教育开始面向基础音乐教师的培养,声乐教学原有的观念及在此观念影响下的旧的“一对一”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了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的必然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消除学生“怕作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它与英语课堂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怎么联系在一起呢?  “形散而神不散”指在散文创作过程中围绕一个确定的中心,任意选材,运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材料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去表达中心,抒发情感或阐述哲理。“形散”是外在表现,“神不散”是根本前提。“形散而神不散的英语课堂”指的是教师调用全部所知,创设和利用多种知识传授方式、多种有益于开启学生心智的手段和多种探究
【摘要】素有小高考之称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作为江苏省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不但没有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反使学生学得更累,究其原因只为高考加分。各地学校对小高考也是相当给力,这些做法到底值不值呢?本文就此和大家一起商榷。  【关键词】小高考 兴趣 教育改革    一、当前高中之怪现象  新年刚过,高中的学生们又开始过起了披星戴月的日子了,而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压力尤其之大,因为三月下旬即将迎来
【摘要】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改进作业的布置方式,在教学中,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改进和转变教学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好地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鼓励;挖掘;培养;激发兴趣;观念    学习兴趣是构
【摘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也是古今中外源远流长的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它既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和谐社会一个主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别,中西方对于人本思想的思考既有共同点也有很多差别。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其实践入手,进一步探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
【摘要】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岩溶景观类型繁多、规模宏大、特色鲜明的地质公园,进行科技旅游开发能充分挖掘武隆喀斯特地质景观地理科技内涵,提高旅游地质资源品位。本文在近几年地质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家地质公园科技旅游开发经验,对该地科技旅游的开发模式、开发技术和开发措施等进行了研究,以提升武隆景区整体形象,打造独特的国家地质公园科技旅游品牌。  【关键词】重庆武隆 岩溶国家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