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粮食市场更加开放,国内粮食市场与世界粮食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该合理利用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粮食市场。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利用多元回归模型从粮食整体视角探究了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利用一元回归模型探究粮食分品种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無论是从粮食整体视角来看,还是从粮食分品种视角来看,当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加时,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当我国粮食出口量增加时,国内粮食价格下降,说明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调控机制并没有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价格的作用。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进出口;国内粮食价格;回归分析;中国;整体视角;粮食种类
  中图分类号: F326.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2-0544-04
  [HJ1.3mm]
  收稿日期:2015-10-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4CJY08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5Q124);武汉轻工大学校立重点项目(编号:2015d13)。
  作者简介:王新华(1980—),男,湖北潜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粮食经济与贸易研究。E-mail:whpuwxh@163.com。
  加入WTO后,我国粮食市场更加开放,国内粮食市场与世界粮食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该合理利用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粮食市场。粮食自给率的调整以及玉米、小麦等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的现象也使得我国粮食贸易政策不断变化。近年来,国内粮食价格以及国际粮食价格都在高价位状态不断波动,同时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也呈现出新的特征,粮食进口量增长较快,粮食自给率有较大下降。2008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激增,除了大豆之外,其他三大主粮的净进口也已经是常态化了。2013年,我国进口小麦553.5万t、玉米326.6万t、大米227.1万t、大豆6 337.5万t,分别比2008年增长了172.7、65.6、6.7、0.7倍。为了更好地管理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提出更为有效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并使得粮食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粮食价格调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与国内粮食价格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规律以及原因的研究较多。邵鲁利用蛛网模型分析了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特点以及原因,认为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为5个阶段,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有粮食产量、生产成本、国际粮价以及粮食储备等[1]。王静玲在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次价格波动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认为,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有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粮食市场不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对市场供应没有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等[2]。刘喜明在分析了国际期货粮食价格和国际现货价格的波动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有国际粮价波动具有周期性、与世界经济增长不一致、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一致、国际粮食品种价格长期走势趋同,并从供给、需求、期货投机、国家政策、货币以及成本方面分析了国际粮价波动的原因[3]。
  相关学者研究了我国粮食进出口与国内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王锐从粮食整体层面上研究了中国粮食进口与粮食价格的关系,研究表明,国际粮价并不受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影响,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只有较小的影响,国际以及国内粮食价格都会对我国粮食的出口造成影响[4]。王龙飞等利用2004—2007年小麦的月度数据,研究了小麦进出口对小麦期货以及现货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出口会抑制国内粮食现货价格,同时粮食进口会压低国内粮食期货价格[5]。姜长云认为,粮食进口对粮价的影响应该区分长短期,从长期来看,进口规模的扩大并保持相对稳定,对价格的影响是有限的[6]。
  目前,关于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与国内粮食价格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还很少;大都是从粮食总体上研究,而分作物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则是从粮食整体和分作物两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与国内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
  1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现状
  1.1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现状
  [JP2]历年粮食贸易总量现状分析见图1。我国粮食以进口为主,呈现净进口状态并且贸易差额不断增大。与进口相比,我国粮食出口竞争力较弱,处于比较劣势。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从2003年的2 282.79万t至2013年的7 796.02万t,年增长率达21.85%。相比之下,我国粮食的出口量在近几年大幅度下降,从2003年的2 229.86万t至2013年的120.99万t,粮食出口下降了94.57%。贸易逆差额也从2003年的52.93万t增长至2013年的 7 675.03万t,年增长率达1330.91%。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粮食供给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仍在增长以及工业发展的原料需求增长,从而导致对粮食需求总量的增加。
  [FK(W12][TPWXH1.tif]
  从粮食分作物贸易来看,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贸易结构失衡,进出口贸易量波动幅度较大。就进口市场而言,我国主要从国外进口大豆,除了2004年以外,占粮食总进口量的6747%,2003—2013年,大豆进口量占粮食总进口量的80%以上,2008年,达96.05%。随着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上涨,我国玉米的进口量也大增,进口量从2003年的0.07万t增长至2013年的326.59万t,占粮食总进口量的比重也不断上升,超过了稻谷和小麦。我国是小麦消费大国,小麦进口量在近几年也有增长的趋势,2013年,小麦进口量占粮食总进口量的7.1%左右。我国大米进口量在2012—2013年激增,占粮食总进口量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0.64%上升至2013年的7.4%。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主要向国外出口大米,2013年,我国大米出口量占粮食总出口量的5328%。尽管大豆一直处于净进口的状态,但自2008年开始,大豆在粮食出口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出口量占粮食总出口量的20%左右。玉米的进出口量波动最大,从2003年1 639.03万t正的贸易差额到2010年出现贸易逆差,呈现净进口状态,2013年其出口量仅占粮食出口量的6.41%。小麦的出口量在近10年内相对较为稳定,占粮食总出口量的20%左右,但是小麦也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   1.2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现状
  本研究选取了2000—2012年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来反映这13年的粮食价格走势的基本情况。数据来源于國家统计局网站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以2000年为基期,其中2000年=100,分析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13年中,粮食价格波动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2年,零售价格指数基本在100左右,处于价格相对稳定时期,无明显价格波动。第二阶段是2003—2006年,这一阶段,粮食价格处于不断波动的阶段。2004年与2003年相比,价格增长了28.3%;2005年,粮食价格处于一个短暂的平稳期,零售价格指数也维持在129左右;2006年,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为103.9,粮食价格降低了14.98%。这一阶段粮食价格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存在着大起大落的现象。第三阶段是2007—2009[CM(23*4/5]年,这一阶段粮食价格在整体上处于平稳上升阶段,虽[CM)]
  [TPWXH2.tif]
  然2009年的粮食价格较2008年有所下降,但变化量较小,在整体上这一阶段粮食价格处于平稳阶段。第四阶段是2010—2012年,这一阶段粮食价格又出现了较为频繁的波动。2011年与2010年相比,粮食价格上升了6.24%,但2012年与2011年相比,粮食价格又下降了7.07%。
  不同粮食作物市场价格走势见图3。大豆价格明显高于其他3个品种,并且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这1年期间,大豆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2008年3月与2007年10月相比,大豆价格上涨了41.3%,但2008年10月又比2008年3月下降了25.97%。在其他年份,虽然也有波动,但是波动的幅度较小,在整体上保持着平稳上升的态势,但从2012年8月开始,大豆价格又出现了相对较大幅度的波动。整体上来说,大豆价格明显高于其他3个品种,可能因为我国大豆大部分从国际市场进口,国内种植面积较小,并且国内多为非转基因的安全的大豆,供给量较小。从图3还可以看出,小麦、玉米、水稻的价格在整体的走势上保持一致,均为在平稳中不断上升,3个作物品种间价格相差不大。但2011年开始,3个作物品种的价格波动也相对变得较为频繁。总的来说,国内粮食价格近几年波动较大,整体上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
  [BT(1 1]2粮食整体视角下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BT)]
  2.1中国国内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JP3]粮食价格波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品种间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就整体上而言,人民币升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产量以及粮食进出口量等均可能影响到粮食价格。
  2.1.1人民币升值
  自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开始,人民币汇率便开始在稳定中不断攀升。2005年7月的汇率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2012年的汇率为1美元兑6.312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达到2374%。2007年的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7.604元,2008年人民币急剧升值达到1美元兑人民币6.945元,1年升值达到8.67%,突破7元大关。2014年4月1日的实时汇率达到1美元兑6.015元。人民币不断升值,国内物价也迅速上涨,通货膨胀现象明显,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形态,势必会对粮食价格造成影响。
  2.1.2粮食种植面积
  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近似当作粮食供给,供给不断变化会影响到粮食的价格。当粮食供给变小时,粮食价格可能会上升,供给较大时,价格可能会降低。
  2.1.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增加对肉类的需求,进而可能会减少对粮食的需要,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增加对优质粮食以及品种的需求,当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粮食价格特别是特定品种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
  2.1.4粮食进出口量
  [JP2]粮食进口的增加意味着国外廉价农产品的进入,增加了国内粮食市场的供应。供给变大,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国内粮食价格会下跌。粮食出口则意味着国内粮食的供给要大于粮食的需求,市场出现了买方市场。随着出口量的进一步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减少,粮食价格可能会上涨。
  2.1.5生产资料的价格
  在粮食的种植到收获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如农业手工工具、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具、化学肥料、农药及农药机械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势必会造成粮食价格上涨。
  2.1.6技术的进步
  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生产单位粮食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则可能会进一步造成价格下降。
  影响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石油价格的上涨、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粮食价格方面的政策等。但是究竟哪些因素真正影响到粮食价格的波动,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特别是粮食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些都需要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
  2.2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价影响的实证模型
  采用回归分析模型来估算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并且定量估计各影响因素变化对于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特别是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在构建回归方程的过程中,分别对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以使数据趋势线性化和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同时其回归系数又代表了弹性的意义。
  [JZ(]lnDP=β0 β1lnX1 β2lnX2 … βjlnXj ε。[JZ)][JY](1)
  式中:β0是回归常数,β1、β2…βj是回归系数,ε是随机扰动项,是一个随机变量。DP代表的是国内粮食价格,Xj代表的是各影响因素。
  [JP2]国内粮食价格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建立模型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定义以下变量:GIM粮食进口量,GEX粮食出口量,X1居民消费水平,表示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X2粮食的播种面积,X3汇率,DP(Domestic Price)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用来表示国内粮食价格。   本模型的数据跨度为1994年至2012年的年度数据。粮食的进出口量选取了全年平均数(单位:万t)。居民消费水平(单位:元),粮食的播种面积(單位:×103 hm2),粮食零售价格用粮食零售价格指数来表示,同样以1993年=100。汇率选取了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名义汇率(单位:100美元)。数据主要来源是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以及中国农业信息网等。本模型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为了更清楚看出粮食进出口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分别把出口量GEX、进口量GIM放入回归模型,即如下2个模型:
  [JZ(]lnDP=β0 β1lnGEX β2lnX1 β3lnX2 β4lnX3 ε;[JZ)][JY](2)
  [JZ(]lnDP=β0 β2lnGIM β2lnX1 β3lnX2 β4lnX3 ε。[JZ)][JY](3)
  通过SPSS主菜单的Transform下的Compute Variable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处理,然后再利用Analyze下的Regression中的Linear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①放入GEX之后的回归分析结果:
  [JZ(]lnDP=57.335-0.206lnGEX-3.489lnX2。[JZ)][JY](4)
  t(2.641)(-4.457)*[KG-*3]* (-2.878)*
  [JZ]R2=0.839,F=8.299
  ②放入GIM的回归分析结果:
  [JZ(]lnDP=-9.97 5.64lnGIM-7.81lnX1。[JZ)][JY](5)
  [KG*2]t(-0.448)[KG*2](5.986)*[KG-*3]* (-4.965)*[KG-*3]*
  [JZ]R2=0.894,F=13.861
  其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每个回归系数相对应的t统计量,“*[KG-*3]*”表示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示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4)式和(5)式可知,2个方程的R2都大于0.83,说明样本回归方程的代表性强。GEM、GIM的相伴概率值P<005,说明这2个变量与因变量DP(国内粮食价格)之间确有相关关系,通过了检验,拒绝原假设。变量X1和X2分别在2个式子中部分通过了检验,但是没有同时显著。
  综合以上2个回归方程可以看出,GEX与粮食价格呈现负相关的状态,也就是出口量每提高1%,国内粮食价格下降0.206%。相反,GIM与粮食价格呈现正相关状态,也即粮食进口量每增加1%,粮食价格上涨5.46%。出口量增加,根据供求关系,国内粮食价格应该是上涨的;同样粮食进口增加,会抑制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但根据回归模型的结果可知,出口增加,国内粮食价格下跌;进口增加,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并且粮食进口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大于粮食出口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并没有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价格的作用。
  [BT(1 1]3粮食分作物视角下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影响的回归分析[BT)]
  在整体粮食进出口贸易上,粮食进口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大于粮食出口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粮食进出口贸易并没有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价格的作用。但是分作物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如何,就需要进行分作物二者之间的回归分析。
  3.1小麦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小麦价格影响的回归分析
  小麦作为三大主粮之一,在粮食贸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小麦以进口为主,出口量偏小。小麦的出口总量较小,并且往往集中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考虑到小麦出口特点,我们在建立模型时只分析小麦的进口对小麦价格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研究采用了2006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小麦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华粮网,选取了红小麦的价格作为代表(单位:元/t),用DWP(domestic wheat price)表示。进口数据来自于各年的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报告(单位:t),用WIM表示。在分析小麦价格与小麦进口量之间的关系时,依旧采用回归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在数据处理上,依旧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利用SPSS16.0分析结果如下:
  [JZ(]lnDWP=7.214 0.31lnWIM。[JZ)][JY](6)
  从公式(6)可以看出,小麦进口量每增加1%,小麦价格上涨0.31%。
  3.2玉米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玉米价格影响的回归分析
  玉米在整体上以出口为主,进口偏少,近几年,玉米进口数量不断增加,出口数量骤减,导致玉米呈现出净进口状态。玉米这一反常的变化,对玉米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数据来源、数据处理以及模型与小麦相同。用DMP(domestic maize price)表示玉米价格,MIM表示玉米进口量,MEX表示玉米的出口量。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JZ(]lnDMP=6.977 0.056lnMIM;[JZ)][JY](7)
  [JZ(]lnDMP=7.791-0.032lnMEX。[JZ)][JY](8)
  从公式(7)可以看出,玉米进口量每增加1%,玉米价格上涨0.056%;从公式(8)可以看出,玉米出口量每增加1%,玉米价格下降0.032%。
  3.3水稻进出口贸易对国内水稻价格影响的回归分析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水稻以净出口为主,但自2011年开始,水稻进口数量大增,出口数量不断减少,水稻进出口贸易变成了净进口。为了研究水稻这种变化与水稻价格的联系,依旧采用回归分析模型来进行探究。数据来源、数据处理以及模型与小麦相同。用DRP(domestic rice price)表示水稻价格,RIM表示水稻进口量,REX表示水稻的出口量。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JZ(]lnDRP=6.533 0.097lnRIM;[JZ)][JY](9)
  [JZ(]lnDRP=8.676-1.02lnREX。[JZ)][JY](10)
  从公式(9)可以看出,水稻进口量每增加1%,水稻价格上涨0.097%;从公式(10)可以看出,出口量每增加1%,水稻价格下降1.02%。
  3.4大豆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大豆价格影响的回归分析
  我国大豆的进出口贸易呈净进口状态,进口量远远高于出口量,进口量呈不断上升状态,但出口量却微乎其微。数据来源、数据处理以及模型与小麦相同。用DBP(domestic bean price)表示大豆价格,BIM表示大豆进口量,用此模型来探究大豆价格与大豆进口量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JZ(]lnDBP=3.342 0.318lnBIM。[JZ)][JY](11)
  从公式(11)可以看出,大豆进口量每增加1%,大豆价格上涨0.318%。
  4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粮食出口量每提高1%,国内粮食价格下降0.206%。相反粮食进口量与粮食价格呈现正相关状态,也即糧食进口量每增加1%,粮食价格上涨5.46%,表明粮食进口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大于粮食出口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从分作物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小麦进口每增加1%,小麦价格上涨0.31%。玉米进口量每增加1%,玉米价格上涨0.056%;玉米出口量每增加1%,玉米价格下降0.032%。水稻进口量每增加1%,水稻价格上涨0.097%;出口量每增加1%,水稻价格下降1.02%。大豆进口量每增加1%,大豆价格上涨0.318%。根据一般的供求关系,粮食的进口量上升,国内粮食价格应该是下降的;粮食出口量增加,国内粮食价格应该是上涨的,但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粮食整体贸易还是分品种的贸易,粮食进口量增加,国内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出口量增加,国内粮食价格下跌,表明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并没有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价格的作用,我国粮食进出口调控机制存在问题,无论是粮食总体的贸易还是粮食分作物的贸易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4.1调整粮食贸易政策,充分发挥粮食贸易在国内粮食价格调节中的作用
  国内粮食价格与粮食进出口贸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增加,国内粮食价格下跌;进口增加,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但是根据市场一般规律也即供求关系,出口量增加,国内粮食价格应该是上涨的;同样进口增加,国内粮食价格下跌。但是模型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相悖说明了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调控机制并没有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价格的作用,无论是粮食总体的贸易还是粮食分作物贸易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粮食的进出口计划应该建立在对国内外粮食供求情况、国内外粮食价格、国内人民对各个作物的需求量以及国际上粮食政策导向的相对准确的预测上,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实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特别注意防范局部地区以及个别作物价格的异常波动引发大范围的价格波动。
  4.2建立和健全国家对粮食进出口宏观调控的技术支持体系[JP2]
  建立和健全国家对粮食进出口宏观调控的技术支持体系,加大对粮食进出口贸易伙伴及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库存、价格信息的监测。企业与政府间的信息交流、互动是提升我国粮食竞争力的基础,因此粮食贸易的相关部门要加强企业掌握到的国内粮食采购信息与政府掌握的国际上粮食信息的交流互换,以此来提高我国粮食的竞争能力,使进出口贸易能够真正起[CM(25]到调节国内粮食生产与供需的作用。制定粮食贸易政策一[CM)]
  定要与市场运行规则相兼容,为了更好与国际市场接轨,要综合运用粮食贸易政策去填补国内粮食市场机制的不足。政府在制定粮食贸易调节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到粮食市场的运行规律,而且政府也应积极推动粮食市场化的进程,充分利用国内外这两个粮食市场的资源来发展中国的粮食经济。
  4.3立足国内生产,保证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保障口粮也就是稻谷以及小麦的绝对安全,自给率基本达到100%,谷物类的相对安全,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因此,我国应该在保障国内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可以适度进口大豆和玉米,主要用于饲料以及工业用粮。
  4.4建立多元贸易伙伴关系,加入多边合作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稻谷以及大米的进口来源国主要集中在泰国、越南、老挝,小麦的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加拿大,玉米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大豆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较集中的进口来源地对于对我国粮食安全而言是存在较高风险的,一旦在粮食主产区发生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或者是因为政治经济上的因素导致粮食禁运时,将直接对我国粮食的进口造成重大影响。为了尽可能地规避这种风险,我们应当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则,在其允许的范围内,建立多元的粮食贸易合作关系,扩大进口来源地,增加对阿根廷、澳大利亚、泰国、缅甸等国粮食进口量,以此来分散风险。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美国在我国进口的大豆、玉米、小麦这3个作物品种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为了分散粮食安全的风险,我国应该扩大粮食进口来源渠道,减少对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依赖。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以及稳定可靠的粮食进口保障体系更有利于规避粮食禁运等事件的发生,更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贸易安全,因此在与其他政府加强合作时,要更加重视合作关系的长期性,利用合作条款等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方式,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不稳定。
  参考文献:
  [1]邵鲁. 我国粮食供求、价格波动与安全问题的探讨[D]. 长春:吉林大学,2008:55-74.
  [2]王静玲. 粮食价格波动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J]. 生产力研究,2007(1):103-104.
  [3]刘喜明.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 杭州:浙江大学,2009:28-54.
  [4]王锐. 我国粮食进出口与粮食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J]. 广东商学报,2012,27(1):66-71.
  [5]王龙飞,吕嘉林. 中国粮食进出口对粮食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09(11):256-257.
  [6]姜长云.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2):44-48.
  [FQ)]
其他文献
摘要:为解决对虾机械化脱壳过程中开背的难题,研制一种对辊式对虾开背装置。以环渤海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以切口长度成功率、切口深度成功率和切口对称度成功率为衡量指标,在该装置上分别以不同的对辊直径、不同的对辊间隙、压紧毛刷轴和刀片轴的不同位错进行开背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辊直径100 mm,对辊间隙 7 mm,以毛刷轴和刀片轴在沿对辊倾斜方向上位错为-10 mm,开背效果达到最佳。该研究可
摘要:采用地学统计方法,以西乌珠穆沁典型草原3类不同地貌的3个试验区内栗钙土层厚度和植被盖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空间结构和异质性,讨论了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关系,定量揭示了两者空间变异和协同演变的规律。通过空间分布图的对比,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有沙化趋势的区域,对这些区域加以重点保护,将有利于延缓草地的沙漠化,更为通过高光谱影像解译代表性植被的光谱数据、实现对栗钙土层厚度的监测提
章鱼的动力“屁”  “小章鱼,你不是会游泳吗?为什么赖在这里好长时间不动呢?”小鱼尼莫好奇地问道。  “我……我动了呀,我用腕足轻轻挪动了,不过不明显。”章鱼委屈地说道,“我不能游泳了。”  严格来说,章鱼不会放屁,但它们会用身体喷水以推动自己在海洋中前进(有动物学家称之为伪屁)。  如果章鱼不放“屁”,游泳就会失去动力。珊瑚蛇的防身“屁”  “你,你不要过来!我……很厉害……害的!”  听——咦
摘要:比较了栾树纯林、栾树 金银木乔灌组合、栾树 草木樨乔草组合在不同季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2013年秋季,栾树纯林、栾树 金银木乔灌组合对土壤含水量、pH值、盐分含量、HCO3-含量的改良效果不明显,但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Cl-、K 、Na 、Ca2 、Mg2 含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秋季栾树纯林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好于栾树 金银木乔灌组合。2014年春季,栾树
生活中常常出现家长因为辅导作业而崩溃的现象,辅导作业真有那么难吗?来看看十二星座家長是怎样辅导作业的吧!
“空着手,犹如你来的时候。紧皱的额头,终于再没有苦痛。走得太累了,眼皮难免会沉重。你没错,是应该回家坐坐。”  寒假结束的前一天,我特地去探望了一次爷爷。  今年85岁的爷爷近几年身体愈发地差,刚做好白内障手术,听力又下降,还大小便失禁,甚至伴随着轻微的老年痴呆症。我到的时候,他正坐在阳台的破旧木椅上晒太阳。戴着我初中的蓝色毛线帽,腿上缠着各种导管,嘴角还有没擦干净的口水,眼神呆滞。像个初来乍到的
摘要:采用溶液培养,研究1.5% 高浓度NaCl胁迫对喜盐鸢尾和马蔺部分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浓度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喜盐鸢尾和马蔺叶片内的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喜盐鸢尾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鸢尾对逆境胁迫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鸢尾叶片和根系内的Na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且根系内Na 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
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塑料废物发射到太空中,但是有两个问题。首先是运送成本问题,目前将塑料发射到近地轨道的费用至少5万美元/千克,將全球每年产生的3000亿千克塑料垃圾运送到太空,至少要7600万亿美元,远大于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的成本。其次是道德问题,《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第九条规定,各国有义务避免有害的空间污染。将塑料垃圾倾倒在近地轨道上,显然是不符合道德的做法。  林冬冬摘自《科学之谜》
摘要: 随着老龄化、高龄化与空巢化的不断发展,农村老年人心理疾病问题与精神慰藉需求日益突出,而精神关爱服务供给却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因此,有必要整合多方主体力量,建立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行政村为依托,企业、卫生院(医院)为支撑,非营利组织为辅助,个人积极参与为补充的多元服务主体的社会化老年精神关爱服务体系。从老年精神慰藉与心理疏导服务、老年文体服务、老年教育服务、老年社会参与服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实质、间质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对奶牛养殖业危害巨大,严重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奶牛乳房炎的防治问题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兽医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从抗菌药、中草药及其方剂、中西药、基因、生物制剂、细胞因子、微生态制剂治疗以及物理方法治疗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为科学、合理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中草药;基因治疗法;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