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项目化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以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为例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项目化主题学习活动,旨在立足国家基础课程中的学习素材,结合从自然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相应的事物设计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在核心主题的引领下设计适合小学生的驱动性问题,组织连接着现实世界的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立足“学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学材重构、学程再造、学业评价。提炼生活素材、链接数学史料、立足跨学科活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丰富学科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正>“每逢学雷锋,就是扫马路!”“没劲儿,还不如留在教室做试卷呢!”“高三了还搞社会实践,我妈说了,这就是浪费时间!”果然,在小A的鼓动下,班上几个活跃的男生开始嚷起来。其他学生虽没言语,但也微微点头,流露出赞同的神情。面对这场热闹的“吐槽大会”,团支书无助地望向我。其实,在接到今年的“学雷锋”主题日社会实践任务时,团支书就跑来向我诉苦:联系实践单位本就不容易,
<正>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铜山小学”)坐落于苏皖交界处,虽地处偏远,却有丰厚的科创教育和农耕教育的底蕴。学校申报的省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润心养德:童创绿谷的劳动教育实践行动”,聚焦新劳动教育实践,推进“劳以润德、劳以润心”的儿童品格提升实践,形成“德劳心融合”的品格实践场景,勾画劳动中涵养儿童品格、劳动中润泽儿童积极心理的新时代儿童品格生长的图景。
<正>顾润生:“润心养德:童创绿谷的劳动教育实践行动”项目实施的基础和项目内涵分别是什么?陈娟: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校就将科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发明活动,形成了当时南京科技教育的“铜山现象”。2015年,学校提出“少年硅谷”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概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科技基地场馆,在努力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校本“童创课程”。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探究新时代下“爱的教育”的新方式,并赋予其新内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用撰写规划、开展走访、建立同盟等方式践行“慧爱”行动,架构育人共振场,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成长”。
“爱”是永恒的教育主题,是营建良好班级的不二法宝。“慧爱”是情和智的结合,用积极的情感和智慧决策陪伴学生成长。在建班育人的实践中以“慧爱规划书”优化共育生态,以“慧爱心走访”畅通家校合作,以“慧爱同盟军”赋能育人共同体的策略,打破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壁垒,构筑学生成长爱立方。
针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为人生”和课程的整体性理念,构建“三联三驱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经项目校尝试与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变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生态,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转变了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实现了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群中的耀眼明珠,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选择。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超高层建筑规划或建造的主战场,各种结构高度高、结构形式复杂的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超高层建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持续、动态的环境温度会使结构形成不均匀温度场并由此产生周期性的内力和变形,严重时甚至造成结构构件的损伤或破坏,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全面了解环境温度作用下超高层结构的力学状态,本文开展了
高品质示范高中学科发展中心建设是夯实学校学科育人基础、实现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端项目作为助推学科成果孵化、引领学科特色凝练、营造学科教研氛围的助推器,是学科校本化、前瞻性的共通教研任务。以学校现有的高端项目实践探索为依据,明晰了高端项目应以价值认同确立共同愿景,以智力支持规划整体设置,以实践效度深化项目改进,以优质平台丰厚文化资本,以动态检测督导项目实施,从而提升学科发展中心的高端项目
从数智化时代教与学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出发,探讨“学习路径重构”是达成素养培育的应有之义,呈现区域研究经验。数智化背景下,学习路径重构是学习变革的关键。在区域推进智慧教育背景下,以培育学生素养为旨归的项目化学习为撬动点,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新的学习路径,设计“前学、共学、延学”的全学程。结合七年级跨学科项目《我为教育博物馆代言》,基于大数据的支撑,识别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和支持,制定差异化
小学教学改革必须顺应儿童快乐成长需求,指向学习本质和育人目标。童乐视角下的项目导学实践,坚守儿童立场,以项目为介质,深入推进师生教学方式转型,凸显育人价值、素养提升、学习进阶、评价赋能及学习空间重塑,多元导向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现童乐教育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