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弗里德曼: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专栏作家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世界是平的》一书享誉全球的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因支持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并且至今拒绝道歉,遭到美国自由派和众多学者、选民的围攻,名望大受打击。
  
  现年53岁的《纽约时报》外交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字媒体人之一。他以采访中东新闻崭露头角,得过三次新闻界最高荣誉的普立策奖;他写过四本畅销书,每一本都被译成外国文字,风行全世界;他每周发表在《纽约时报》的两篇专栏,有700多家报纸转载(包括阿拉伯报纸),全球政要、企业界大亨和知识分子都竞相阅读。
  
  《纽约时报》最有价值的红牌记者
  
  犹太裔的弗里德曼生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父亲是一家机械工厂的推销员,家境尚可。1975年他毕业于麻省布兰代斯大学(此大学为犹太人创办,以纪念美国首位犹太裔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主修中东研究。1978年,弗里德曼获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中东研究硕士后即加入合众国际社伦敦分社,当时从未跑过新闻的弗里德曼工作时紧张万分,常流鼻血,一年后被派往贝鲁特。1981年5月,弗里德曼跳槽至《纽约时报》,出任该报驻贝鲁特分社主任兼首席特派员,从此变成《纽约时报》爬升最快的红牌记者。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造成黎巴嫩无数百姓丧失家园、流离失所,弗里德曼因采访这场战争而获得了第一枚普立策最佳国际报道奖。1984年至1988年,弗里德曼出任《纽约时报》耶路撒冷分社主任兼首席特派员,以采访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而再获普立策奖。老布什上台后,他被调回美国,率先采访国务院;克林顿时代,他先后出任驻白宫记者、《纽约时报》首席白宫记者;1994年开始报道外交与经济,1995年起主持外交专栏。
  弗里德曼出版的第一本书《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1989年)曾获非小说类“全国书卷奖”,这本18年的“老书”,目前仍被视为研究中东问题的权威性著作,第二本书《凌志轿车和橄榄树:了解全球》(1999年)获2000年海外记者俱乐部最佳非小说类奖,已被译成27种文字;第三本书是《经度与态度:探索9·11以后的世界》(2002年);最新的一本书《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2005年),获《高盛理财》及《金融时报》最佳年度商业书籍奖,出版后大卖200多万本。
  除了写国际政治,弗里德曼最关心全球化问题,包括能源的污染。近年来弗里德曼常跑中国和印度,极为关注这两个人口与经济大国的发展,也希望这两个亚洲大国都成功。他在印度考察时想到了“世界是平的”这个概念,他认为全球通过网络和通讯,每个国家皆已形成资讯共用的局面,任何一个国家都可在同一水平上竞争,而且资讯民主化使得所有组织、国体、制度都开始变平了。
  
  自称是发光型作家
  
  200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挑选了一群“美国的最佳领导人”,其中包括弗里德曼。这位才华横溢的专栏作家说,专栏作家分两种,一种是向读者进行教育与解疑的“发光型”专栏作家;一种是推销意识形态的“发热型”专栏作家,他说他属于“发光型”专栏作家。
  弗里德曼的享誉全球并非偶然,他工作极其勤奋,当年跑中东新闻即比其他记者多干“跑腿活”。20世纪80年代初和弗里德曼一道在中东采访的《费城询问者报》记者克雷姆说:“所有记者都已停止采访,跑到酒店喝酒,只有弗里德曼还在工作,我们一早就喝完第三杯了!”
  弗里德曼出书赚了不少钱,他的妻子是小学教员,娘家极有钱,有两个女儿,一家人住在马里兰州比塞大的一栋大房子里,他酷爱打高球,家门外就是高尔夫球场。弗里德曼经常周游列国,他出国的经费皆由《纽约时报》支付。口才很好的弗里德曼常应邀向企业界和大学生演讲,每场收费4万美元,难怪他已成为最有钱的媒体人之一。
  留着小胡子的弗里德曼,如未在海外奔波考察,平时在家清晨5时就起床,5时30分坐在电脑前上网看全球各地报纸。他自豪地说,他可能是全世界惟一定期阅读《耶路撒冷邮报》网络杂志的人。如要写专栏,他会在清晨5时30分到8时写完,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爱国者,所写专栏和书籍也充满了爱国主义色彩。他对他的女儿说,她们可以带任何同学到家里来,不论是白人、黑人、粉红色人或高矮肥瘦都欢迎,但有一个条件:他们必须热爱美国。
  
  支持伊战遭围攻
  
  然而今天,弗里德曼却因过度爱国而陷入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他在2003年3月布什发动侵伊战争时高举双手赞成;美国陷入伊战泥淖而难以自拔时,他谴责布什团队的伊战政策不力而又不当,但他仍坚持侵伊是对的,尽管美军未找到化学、生物与核子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仍认为萨达姆必须下台。虽然弗里德曼在专栏中严厉批评布什团队在伊战中表现无能,但常有读者写信到《纽约时报》,讥嘲弗里德曼即使“雄辩滔滔”,也无法自圆其说,立论充满矛盾。
  弗里德曼支持侵伊的论点是,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成为民主国家,以色列安全获保障,巴勒斯坦问题获解决,新中东将油然而生。但形势的发展与演变,完全不同于弗里德曼的“想象”,伊拉克变成了人间炼狱。对伊战评论的大错特错,使弗里德曼信誉与名声大受打击,尤其是美国国内的自由派对他极其反感。
  当年,美国媒体与政坛支持布什攻打伊拉克的人相当多,包括2004年民主党正副总统候选人克里和爱德华兹,以及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里和爱德华兹已公开道歉,但希拉里和弗里德曼仍然拒不道歉。尽管他们整天加强火力批判布什,但在自由派和许多选民、读者看来,他们并不诚实,更缺乏认错的道德勇气,弗里德曼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陈之岳)
  
  (责任编辑/胡文婕)
其他文献
我今年(2012)有桩喜事。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年初,韩国最古老的一个大学,有点像是中国宋朝的官学府学,成均馆大学,翻译出版了我的书《辩论中国模式》韩文版,而且是精装本,非常的漂亮,成本很高的。  这出乎我意料。韩国以前不是我研究的对象,我研究的周边国家主要是东南亚,韩国是东北亚,之前和韩国交流也极少。  他们告诉我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我们韩国对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中国发展模式会有什么调整非常
法国总统萨科齐的老爸帕尔萨科齐(Pal Sarkozy)是个画家,画风属超现实主义,他即将在4月于巴黎举行个展,主力画作是儿媳妇卡拉·布鲁妮。画评说他是父以子贵,其实作品太过俗艳!  81岁的帕尔为布鲁妮画的一幅弹吉他的画作,是布鲁妮的结婚礼物,帕尔相当喜欢布鲁妮,称她是“可爱的姑娘”,说她拉近了他们父子多年的隔阂。匈牙利裔的帕尔在1948年身無分文地移民巴黎,而现在他是总统的父亲,与第四任妻子伊
很少有人像苍井空这样,  身上被赋予了那么多的文化符号和时代特征。  喜欢她的人都明白她做过什么,  但这种喜欢是一种挑衅和叛逆式的欣赏。  這场从文化人引领的潮流,造就了苍井空在微博上独一无二的话题性,使她成为了在中国最受欢迎、受众最广的AV女优,没有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欣赏苍井空似乎成了一种潮流,  那些做出这些行为的人们已经完全具备了社会学的研究价值。  因为敢于公开表达这种欣赏的人——
『这行不是辛苦,是痛苦,没有个武行身上不带点伤的。』  导演一声“Action!”关德洪就得从7楼高往下跳,或在中影文化城的屋檐间飞奔,或踩在大圆木上从山上往下滚……他是台湾资深武行(武行,指武戏配角——编者注),他说:“这行不是辛苦,是痛苦,没有一个武行身上不带点伤的。”  他父亲是台湾京剧名角顾正秋的老师关鸿宾,母亲也是刀马旦。关德洪是家中老小,在父母调教下习得一身功夫;又因为哥哥关正良做电影
在各种类型的游戏中,刺客都是一种对身法和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这种职业往往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敌人造成巨额伤害,同时具有非常灵巧身法的它也能在战场中来去自如。不过较低的生命值是刺客的一大软肋,一旦刺杀失败就反而容易丢掉性命,所以游戏玩家们也喜欢把刺客这种职业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其实在游戏笔记本领域,也有这样一位以“轻盈”和“高性能”著称的“刺客”,它就是ROG冰刃3S新锐。作为ROG冰刃新锐
Jetman  喷气飞人  记得《钢铁侠》里小唐尼那身飞行衣吗?现在丹麦狂人Yves Rossy研发出了一款名为Jetman的单人飞行器,甚至陪着一架老式道格拉斯DC-3型客机飞了几分钟。飞行器采用了碳纤维制造,并由双螺旋桨和发动机共同驱动,206公里/小时的速度对53岁的他来说已经很有挑战性了。或许量产很难,但不得不说,这对那些飞行爱好者来说确实是一剂强心针。  Hover Bike  飞行摩托
5月26日,上海外滩,充满传奇与历史色彩的和平饭店南楼,在停业整修3年后,重新开门问世。  这家上海最具历史与故事的饭店,如今有一半使用权,却属于全球最大的瑞士钟表制造商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所有。  这个想法,来自于斯沃琪集团现任执行长小海耶克(G,Nick Hayek Jr)。他为了打造“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砸下超过3亿瑞士法郎,却仅能拥有20年的合约使用权。  但小海耶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到这个地步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品牌建立上、创新型国家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愿望和渴求时,实现教育转型尤其重要。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  01产业结构难转型,教育有责任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
在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苹果为iPhone5C所写的介绍文案,便颇有此意,在官方网站上,苹果说,“色彩就是能让你展现个性,……正好让你将真我尽情释放。它不单是为喜爱色彩的人而来,更是为天赋多彩的人而生。”  所以,苹果对于iPhone5C的设计,是要透过色彩,让用户发表想法,或者表现出热情一面。只是在这捕捉特立独行的“本质”过程中,苹果选择了颜色,作为iPho
AlG高层花红惹出是非,让美国企业大佬们丰厚酬劳成众矢之的,是金融大海啸衍生出的课题。因为动用纳税人金钱救市,美国总统奥巴马必须大声苛责,但我不认为他不明白市场道理。  美国市场按照自由买卖规律办事,企业主管大都属于空降部队,通过猎头公司穿针引线,公开投标制的结果就产生天价薪酬。  所以,美国企业主管级人马个个是打工皇帝,年薪以数千万甚至上亿美金计。这种畸形现象并非反射美国企业股东慷慨大方,领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