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多创造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t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西南北中,经纬各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我们比较不同地方的地理差异,因地制宜地思考,可开发出许多新品。
  我国北方地势平坦,南方山地丘陵多,北方地区流行的自行车不太适合在南方行驶,于是善变者根据地域差异开发了爬坡性能良好的变速山地车。如今,南方人骑行常会选择变速山地车。
  广东春季阴雨天多,雨虽不大,但持续时间长。在这种“雨纷纷”的季节,如何使鞋子有效地保护双足,又美观舒适呢?这确实是鞋厂遇到的一个难题。以往在阴雨天,人们习惯穿雨鞋,尽管雨鞋在款式和制作工艺上比之前大有改进,但由于采用橡胶材质显得很笨重,人们穿着也不舒适,而皮鞋能防水,却经不起雨水的冲刷浸泡。广州一家皮鞋厂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之策。他们用一种防水皮料作鞋面,配以上等的胶水增强粘力,使皮鞋的防水性能大大增强。
  这种防水皮鞋除具有防水性能外,其式样和性能与普通皮鞋无异,不仅雨天可穿,晴天也可穿。正是由于这些优点,这种防水皮鞋在市场上一亮相就令消费者刮目相看。
  数年前农民姚若松发明农用微型耕作机并获得了专利。他为什么会想到发明这种东西呢?这也与因地制宜的思路有关。
  姚若松曾经开拖拉机,每当在电视上看到拖拉机在平原轰鸣时,他就想家乡那又高又陡的山地,拖拉机怎么能开上去?山地上的路还没有拖拉机宽呢!出于为家乡农业做贡献的目的,姚若松决定发明微型耕作机。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制造出一种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耕作机械传统结构方式的微型耕作机。这种耕作机重64千克,它能爬45°坡,一小时耕地约534平方米,耗油0.5千克,工作两小时相当于一头牛一天耕的地,而价格只与一头牛相当。
  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理论上并不深奥,但为什么人们没有按照这种思维方式设计所有产品呢?从宏观上讲,是因为许多企业仍然按照“卖方市场”的模式组织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买方市场”已形成,消费者完全有可能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思路决定购买何种产品。况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谁不想买到设计得更好的产品呢?这种变化大概是驱使人们将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介入设计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地理差异来细分市场,是人们进行产品开发常用的招式。地理细分,可以以国家、地區、城市、乡村、不同的气候带及不同的地貌等为变量。地理细分之所以可行,主要是由于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者对同一类产品往往有不同的需要与偏好,他们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等反应也常常存在差别。
  我们运用地理差异法设计产品,首先要脚踏实地地进行调查研究,要详细了解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的特点,以便因地制宜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当你想要开发一种适合青藏高原上的人们使用的产品时,就得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的“脾气”,否则是纸上谈兵。
  其次,我们要找准变量,不同的新品开发依据的地理细分变量会不同。比如,防暑降温、御寒保暖之类的消费品,人们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带来设计,而家用电器、纺织品之类的消费品则依据城乡差异来设计。
  根据地理因素进行新品开发,一般比较容易找到构思起点,因为变量较易识别和分辨。但是,地理因素是一种静态因素,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消费者需求仍然会存在很大差异。比如适合南方人穿的羽绒服与北方人穿的羽绒服在厚度与款式上有差别,这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针对北京这个市场,难道所有消费者爱穿的羽绒服在厚度与款式上都一样吗?差异在哪里?这是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我家住在市中心的主干道边上,斜对面就是市里最大的医院,平日偶尔能听见救护车的声音。  我不喜欢医院消毒水的味道,更看不惯城里人眼中透着土气的乡下人——他们来去匆匆,撞到了人,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微笑。而且像听不懂普通话一样,医生明明叫大家在门口排队,他们却总拿着病历本往里涌,大声嚷嚷:“大夫,到我没呢?大夫!”  后来我渐渐明白,因为他们不懂烦琐的礼貌用语,撞到人后本想报以抱歉的微
数学课上,陈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智力题:  他说:“乍一看,等式是不成立的,但是仔細观察这些等式,你们会发现其中有趣的规律。循着这些规律,你们算一算问号处的数字是多少,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哦。”  晓灵第一个举手,回答出了正确答案,陈老师奖励她一朵大红花。小朋友,你知道那个数字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8 5 3=315  7 6 9=154  3 2 5=110  问题:8 3 7=?
你以为身上的臭味会把周围的人熏跑,其实未必,很可能结果恰恰相反。  臭味似乎有魔力,在有些人眼里,它可是最受欢迎的新宠哦。  腋臭、脚臭、口臭等难闻的臭味不但不令人讨厌,反而可以激发人的同情心,让他们变得更慷慨。  最近,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做了好几个实验。  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把36名志愿者分成两组,然后请他们给发到手中的T恤的主人打分。  尽管志愿者们拿到
一个体重计。  把体重计搬到电梯里边,测量一下你的体重。在电梯向下移动的时候,再测量一下你的体重,此时你发现你变轻了。在电梯向上移动的时候,再测量一下你的体重,此时,你又发现你变重了。  空中转动的桶  一个小水桶,一根半米左右的绳子,水。  把水倒进水桶里,把绳子的 端牢牢绑在水桶的手柄上。用手抓住绳子另一端,在空中甩圆圈,不断地加快速度,你会发现,水很老实地留在了桶里,却没有洒出来。
随身携带喷喷乐,做个快乐的小孩吧。  同学们,你们班会不会经常上演争吵戏码?唉!我身边总是有那么几个同学,一言不合就生气:别人不小心弄坏他的铅笔,或者走路时碰了一下他的胳膊,甚至只是站队时踩了他一脚,他都会怒发冲冠,甚至出手打人。哎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得暴跳如雷么?试试我发明的灭火神器——喷喷乐吧。  喷喷乐是一种特殊的喷雾,可以赶走人们的愤怒、狂躁,让他们瞬间变得温柔、善良、友爱。这种喷雾
卡拉OK是一种伴奏系统,通常是在播放预录在录影带之类的储存媒介上、没有主唱人声的音乐伴奏时,电视荧幕同步显示有节拍提示的歌词,参与者边看着歌词边持麦克风唱歌。  你知道它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这还得从井上大佑说起。  井上大佑出生于日本大阪市,在1956年进入一所工业学校。那年,学校成立了一个音乐俱乐部。他虽然看不懂乐谱,但喜欢音乐,学会了打鼓,并死记硬背了几十首曲子的打法,这才顺利进入音乐俱乐部,
搞科研,父子齐上阵!有些父子做出了大成就呢。迄今为止,就有6对父子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这诺贝尔奖父子俱乐部中,有哪些出色的父子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NO.1  布拉格父子  亨利·布拉格和儿子劳伦斯·布拉格同为物理学家,分享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一对获奖的父子。那年,劳伦斯25岁,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亨利十分关注X射线的本性,从1907年开始就一直与巴克拉公开争论X射线
1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吃饭,她问了我一句话:“你说为啥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反而是那么轻松愉快,现在我们好歹也算是拥有了一些东西,但怎么反而变得焦虑而有压力呢?”  我知道她说的是什么。高额的房贷、每个月需要还的账单、无法远离的教育焦虑,不敢生病的现实……一切都如一根根针一样,扎在我们的背部,稍稍想懈怠一下,就觉得有点疼。  席谈间,我们不约而同地回忆起了大学时代那段穷快活的日子。当时因为在北京实习,作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便是画家徐渭生前的境遇。而他那旷世奇才与传奇一生,则融入到诙谐幽默的民间传说之中,在江浙一带广泛流传,并赋予时代的气息。  一次,徐渭到大善寺去访友,恰巧撞见方丈偷吃鱼,见到有人进屋,慌忙用磬盖住。徐渭假装没看见,施礼向方丈请教:“我今天替人写副对联,刚写了一半就忘了,因此来向您请教。”  方丈答:“说来看看。”  徐渭说:“上联是勤业门第春常在,下联是积善人
又是一年今成昔。  倒退一年昔变今,有这个可能吗?  几位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实验,把一群老年人放在模拟的二三十年前的环境中,吃的喝的玩的唱的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当年的原汁原味,这群老年人竟真的焕发青春,回到往昔了。但这毕竟是个游戏实验,往昔总是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往昔了。  还能回到往昔吗?多年不遇的老朋友见面,竟也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残留一点底色的苍老容颜,陌生的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