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适应新课程改革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改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从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入手,论述如何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师生关系 民主 平等 融洽 和谐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更易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轻松愉快的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师生的关系如何。”可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理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有意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整,建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新型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2、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新知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由此可见,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
  二、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师生关系方法
  1、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培养现代人意识,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出发点。
  人的行为总是由思想观念支配,有怎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方式。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民主的思想观念,确立培养现代人意识,并积极地把这种思想观念和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总是受“先入为主”的思想意识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些不正确的心态、做法引入到教育实际,从而影响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克服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倡导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
  要防止和克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学习围着教学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习服从于教学等心态。要倡导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補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彼此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和观念。要明白老师与学生的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平等合作。
  2、教师主动走近学生,密切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切入点
  实施素质教育的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走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实行一种心心相印的教育。那种上课来,下课走,完不成任务怪学生,学得不好埋怨学生;那种教师至高无上,可以任意发号施令,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要;那种学生受老师管制,动辄训斥、责骂、盘问、追查,盛气凌人,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那种照着教科书、参考书备课,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设计教案,从不与学生谈心的老师,是不可能与学生建立密切的情感关系的。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老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老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的大写的“人”。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思想,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作为老师,要容忍学生想法的存在,应该鼓励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不能死守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旧有观念不放。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落实好新课程改革,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要塑造别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丰富的知识水平。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知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此外还要拥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必要的青少年心理学知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自身必须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有超越自我、控制自我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有健康的心理,要保持较为沉稳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多方面的教育能力。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或者是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努力建设既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和理念的交流、知识资源与见解的共享,又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其他文献
我现在是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最让我头痛的班务问题就是每天的值日和每天扫清洁区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三年,自从接这个班,我每天的工作重心不是在教学上,而是每天的扫地问题。每天早上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我就是跑到清洁区去检查卫生情况并和学生一起扫地,同事们都笑我是“扫地主任”。每天早上去检查,都是看到很多学生在扫,却总是扫不干净。据我三年多的观察和了解,扫得特别差的那一天,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占大部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强调要“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及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幼儿在阅读当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讨论的习惯,在阅读后能交流、体验的习惯等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 阅读 习惯  21世纪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学习、进步的世纪,阅读将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不会阅读的人就是不会学习的人。从小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很有研究的教学艺术,我只是从简单的几个角度进行浅层次的分析,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补充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更需要占用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付之实践时更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善于尝试的胆量,有敢于坚持的勇气,那么我相信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学生也会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 教学
【摘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探讨体育教育教学如何创新,是摆在我们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探讨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性途径,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育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体育教育教学创新的
摘 要:现在学校对于档案管理越来越看重,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日益重要。管理的技术在提高,那么管理队伍的水平也应该随之提高。所以在加强学校档案队伍建设中应当尤其注意人员的素质、专业、职业道德等方面。以下就通过对现有的档案管理队伍的基本现状、职业特征、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供借鉴。  关键词:档案管理 现状 建设  一、现有档案管理队伍基本现状  现在的档案管理队伍还
临床研究部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接受“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的病例资料,通过观察患者NIHSS评分的变化和评价“通督调神”针刺法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