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流固耦合有限元的方法,分析血流动力学对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处的影响。

方法

研究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09年至2017年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患者12例,以患者个体化的头CT血管造影(CTA)图像建立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综合观察壁面压力(WP)、壁面剪切力(WSS)、血流线迹图的结果,分析模型WP、WSS的平均值和兴趣点:窗口支分叉尖部(P1)、分叉近端左内侧壁(P2)、分叉近端右内侧壁(P3)、分叉近端左外侧壁(P4)、分叉近端右外侧壁(P5)、窗口支汇合处(P6)的数值。

结果

WP平均值(1472.03±950.09) Pa,最大值出现在P1(2 510.61±975.69) Pa,P=0.000;WSS平均值(28.40±5.83) Pa,较高的WSS出现在P2(88.92±31.09) Pa,P=0.000和P3(86.76±24.07) Pa,P=0.000;P4(8.60±9.17) Pa,P=0.002、P5(10.47±8.59) Pa,P=0.006、P6(4.94±1.29) Pa,P=0.000的WSS较低;血流线迹图均显示P4、P5、P6区域出现低速湍流。

结论

基底动脉开窗畸形P1的高WP和P2、P3的高WSS是诱发动脉瘤的重要因素;P4、P5、P6的低速湍流和低WSS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多巴胺转运体SPECT(DAT-SPECT)显像有益于评价路易体痴呆(DLB)。特异性结合比值(SBR)是测量DAT密度的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时会遇到SBR测量重复性差的情况。笔者假设距离加权直方图(DWH)可能有助于改善SBR测量的重复性。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使用常规法和DWH法时测量者组间和组内测量SBR的重复性,并视觉评价使用2种方法设置参考感兴趣体素(VOI)时的精密度。方法共纳入50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和骨显像(BS)在乳腺癌骨转移上的诊断能力,同时分析影响诊断灵敏度或BS、18F-FDG PET显像时影响显像剂摄取的相关因素。方法共纳入8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31例得到组织病理学证实。所有骨转移病灶根据CT图像分为4类:成骨性、溶骨性、混合性和CT所见阴性。基于患者CT图像所见、辅助治疗(化疗或激素治疗)结果和原发肿瘤特征[组织病理学类型、肿瘤核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对纹理特征分析和基于标准摄取值(SUV)的相关参数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该前瞻性研究纳入5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患者,患者均行常规18F-FDG PET/CT显像(注药后1 h显像,PET-1)和延迟显像(注药后3 h显像,PET-2)。图像经软件分割后计算得到基于SUV的相关参数[最大SUV(SUVmax)、平均SUV(SUV
目的心肌灌注SPECT显像是一种普遍应用、方法成熟、临床作用明确的核医学显像方法,其有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疗。但心肌内发射出的光子的衰减影响了对梗死灶大小的定量测定,而CT衰减校正(AC)或可解决该问题。该研究目的是利用心脏模型定量分析测量梗死灶大小的多个参数,从而评价CTAC的作用。方法胸部模型由左心室(LV)、前壁和下壁内的多个可充液缺口、肺、脊柱和肝组成,这些缺口模拟6个梗塞灶(
目的AV-1451是18F标记的正电子核素显像剂,18F-AV-1451可与成对螺旋丝状的tau蛋白(PHF-tau)结合,而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有关。对650例认知正常的对象进行AV-1451显像的过程中,偶然发现1例脑膜瘤患者的病灶可显著摄取AV-1451。因此,对该650例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中的脑膜瘤患者病灶对AV-1451的摄取特点。方法经回顾性分析确诊,650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流中断或显著减少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和分子生物学改变,最终导致脑功能紊乱和形态改变。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代谢的改变可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进行评估,尤其是SPECT和PET显像。SPECT和PET显像对脑血流和代谢阈值的评估加深了对脑功能和形态学改变的理解:PET在临床上脑卒中的缺血半暗带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对制定治疗策略有很大影响。放射性受体显像可作为神经元不可逆损伤的早期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SD大鼠正常与退变椎间盘来源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s)的生物学性能。方法获取正常(N-NPMSCs)及退变椎间盘来源NPMSCs(D-NP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73、CD90、CD105、CD45及CD11b/c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及Nanog干性基因表达。通过细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