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的故事——半部人类史》等2则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刘易斯·芒福德
其他文献
近年来,内坑镇着力传承红色基因,采用“党建7 ”新做法,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创新推动基层党建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强、富、美、和、安”乡村振兴战略。  村两委积极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村级财务支出管理、村级报账审核等监督管理办法,健全完善村级“三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  一、党建 多维教学,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一方面,在泉州理工学院建设党性理论教育培训基地,突出
李鸿章在国际上曾有“中国的俾斯麦”之称,这一美誉,据美国《孟菲斯每日呼声报》(MEMPHIS DAILY APPEAL)说,来自美国前总统格兰特 (Ulysses Simpson Grant)将军。  但不幸的是,“中国的俾斯麦”并未如普鲁士的俾斯麦那样使国家强大。  一直要等到中国惨败于日本之后的1896年,被解职的李鸿章才见到真正的俾斯麦,而且只能是一种礼节性访问和私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了。  早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是于敏生前的一次自白。  2019年1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在北京因病去世。  于敏,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他的故事也甚少出现在教科书和媒体上。不仅如此,他曾隐姓埋名,“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2015年1月9日,于敏获得201
每逢G20等各国领导人聚会的重大场合,国际舆论的焦点除了峰会的议题等“硬新闻”外,各国领导人穿什么衣服、坐什么样的专机等也会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花边新闻”。尤其是一国领导人的着装,往往代表了本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普京:从“土包子”到“穿衣达人”  自称在挑选衣服时“尽量不伤脑筋”的普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引领俄罗斯男性的着装潮流。不过事实上,在登上总统宝座以前,普京的穿着连品位都谈不上,甚至还“有点土
拿起全部候选人的选票,走进隔间拉好帘子,从中挑出一张装入匿名信封,然后投进票箱。不可单取一张,提前暴露投谁的票。签名时还要面无表情,控制内心情绪。这是法国人讲求“低调,再低调”的选举文化。  “不投同一人,不进一家门”  一家人为投了不同人的票而反目成仇?这可不是说笑。2014年地方选举,因为儿子选择与极右翼国民阵线为伍,记者的朋友阿兰与其子断绝了父子关系。他遗憾地说,投票虽是个人行为,但是我怎能
少年时,最讨厌做课间操的是女生,做操时最喜欢偷懒应付的也是女生;成年后,拼命練瑜伽的是女人,拼命跳健身操的也是女人,拼命学减肥操的还是女人;老年后,每天起早贪黑跳广场舞的还是她们!唉……
克雷洛夫写有一篇寓言《狐狸建筑师》,讲的是一头狮子非常喜欢养鸡,但它的鸡舍建得不好,鸡总是丢。  狮子决定请最好的建筑师狐狸来建一个全新的鸡舍。狐狸愉快地答应了,把鸡舍建得很漂亮,最重要的是看起来非常牢固。獅子很满意,奖励了狐狸。  可是鸡仍然会常常丢失。  原来,狐狸就是偷鸡贼,它把鸡舍建得很牢固很严密,想偷鸡的谁也进不去,但它悄悄建了一个秘密通道,只有它自己知道。  狮子的鸡舍起不到作用,是因
韩毓海:如今整天骂制度的都是些什么人?我看主要是从制度中获得了利益的人,一是干部子弟,二是一部分官员,三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总之,越是日子过得好的人,抱怨越多,骂得越凶。他们为什么能骂?因为生活压力小,整天无所事事,他们形成了一个“精英”圈子,但这个圈子最多也只占人口总数的7%。最普通的老百姓不骂,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60%。  问:为什么从体制中获益的人,反要咒骂体制?  韩毓海:因为没搞清“我是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只带着秘书梁金泉一人前往中共中央党校,住进了五十三号楼底层。他每星期一到校,星期三晚回城,星期四早上再到校,星期六下班回城。也就是说,除了星期天之外,他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中共中央党校的工作上。  陈维仁说,胡耀邦是一个富有开拓性的人,他到哪里,就把哪里的工作做得富有起色。胡耀邦是老红军,一直保持着老红军艰苦朴素的本色……  胡耀邦一到中共
美國政治气候或酝酿新变化。民调显示,约55%的人在2020年大选中将不投票给特朗普。(原载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化公为私  徐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