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徐悲鸿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8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杨南荣(画家、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会长)
  王震(美术史论家)
  郑重(原上海文汇报高级记者、鉴赏家、作家)
  张苏予(画家、上海文史馆馆员)
  
  
  徐悲鸿先生逝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他对20世纪甚至21世纪中国美术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话题。一个大师所创作的作品,绝不仅仅是宣泄情感,止于讽刺,其内在必定有能深深打动大众内心并能引起普遍共鸣的东西。徐悲鸿先生目睹旧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惨状,创作了《愚公移山》、《巴人汲水》、《放下你的鞭子》等写实主义巨作,流露出他满腔的爱国热情。
  
  徐悲鸿精神今日谈
  
  袁:上海采风杂志社今天请来诸位专家,想就纯粹从徐悲鸿的艺术精神上谈一些认识、观点。徐悲鸿在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确实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一生是和中华民族奋斗历史同步的,那么,徐悲鸿艺术精神在今天是否依然适合中国美术创作?或者说,徐悲鸿把西方文明中的“科学精神”作为一生的指南,而科学精神又由怀疑、批评、分析、求实等诸多方面的精神组成,这些精神今天我们传承了吗?
  
  杨:徐悲鸿先生是在中国甚至世界都很有影响的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卓越的美术教育家,爱国主义战士,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这个大家都清楚。他的精神,江泽民同志1995年7月在徐悲鸿诞辰100周年就有题词概括:孜孜以求探索艺术新路,耿耿忠心献身祖国人民。这句话我觉得很贴切。徐悲鸿的一生一直在探索中,他求学到法国8年,学习西方先进的方法,其实就是走“洋为中用”之路,既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也要把西方的好东西融会贯通拿来使用,这样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当然还是适用的。我认为,徐悲鸿一直把艺术当作生命来看待,他的目的是用艺术愉悦人、教育人。只有美的东西才能吸引人,通过审美,很自然能够得到启迪和教育。所以徐悲鸿一直主张写实主义,我认为是没错的,因为写实主义的理论根据是:美术顾名思义就是美的艺术,而不是丑的艺术,艺术的本质首先是美,只有美才能吸引人,让人欣赏。
  
  袁:那么我插一句,现代美术发展到今天其实审美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当代艺术中的“波普”、“玩世”和“艳俗”,其中就有丑的,这些东西却很符合西方胃口。是不是可以说价值体系已经变化了,已经不能简单地仅以“美”来衡量了?我认为徐悲鸿从西方引入一种先进的科学精神,这在“五四”以后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并且给我们民族带来一种启迪和震撼。原本我们的美术是文人士大夫个人玩乐的,徐悲鸿讲的美术则与政治紧密相连,所以今天我们谈这个科学精神传承了没有,他的怀疑、批评、分析、证明精神今天还是要发扬。我们今天出现一部分很恶俗、很血腥的所谓当代艺术,我觉得就像人体的细胞有好的有坏的,人的念头有善念和恶念,但其实它们却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所以这个精神今天来说我们该怎么理解?社会上也有人说徐悲鸿使得中国画不纯粹了,因为中国画讲究是内心感受和自然融合的老庄哲学,很超脱,比如古代官员官场不得意而寄情山水得到宣泄超脱。
  
  杨:我认为艺术有多样性。徐悲鸿强调主流艺术,但不反对百花齐放。形成一个社会必须要丰富多彩,这当中要有主心骨,主导思想是看作品对社会、国家发展能否起到作用,古今中外任何社会无不如此。
  
  
  徐悲鸿的观点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袁:徐悲鸿是一个教育家和美术家,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战士,可以这样说么?
  
  杨:那是肯定的,这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从清末民初,当时中国画的画风从四王样式,承承抄袭,所以徐悲鸿一定要改革,他学习西方科学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方法并传到中国,积极创办学校,把中国优秀文化和西方先进的方法融入教学理念。他在1918年就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的观点,那时他才23岁,就有这样的艺术见解。
  
  袁:他的这些观点是不是受“五四”精神的影响?
  
  
  杨:任何东西都要讲章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校训。他当时提出这个观念是振聋发聩的。
  
  王:我补充一点,他这个讲话是19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讲的,当时在《北大日刊》发表过,名叫《中国画改良之方法》。1920年被转载,题目被改了,而徐悲鸿的一些老学生不知道他讲话的来历,认为是1919年受“五四”影响写的,其实他说出这些话是在“五四”以前。我认为这些观点受到的影响应该来自康有为,或者来自陈独秀的《新青年》,而不是“五四”运动。所以徐悲鸿不是受“五四”影响,他是其中一份子,虽然在1919年徐悲鸿已经到法国了,但如果他在国内必定也是一个“五四”健将。
  
  郑重:刚才王震的话里讲到那时期的康有为、陈独秀,其实任何一个口号的提出都有一个酝酿过程,“五四”精神也包含了徐悲鸿的见解,说徐悲鸿受“五四”影响不太确切,可以说受时代精神影响。刚才讲到的批判精神现在要不要,这是要谈的话题。
  
  
  是大师也是伯乐
  
  杨:我强调的是徐悲鸿的写实主义,到目前为止仍是中国美术的主流,是针对有些人提出的形式主义观点。
  
  袁:现在美术界有一部分人提出质疑的说法,也并非全盘否定写实,就是觉得艺术应该是纯粹的,而当时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九方皋》等都并非是有指定和组织的。
  
  郑:当时社会的艺术走向不是这么说的,他的《愚公移山》等作品,也是一种艺术的见解,一种审美情操,一种情感抒发,还有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见解。我觉得这种民族精神是宝贵的,至于通过什么形式表现都可以。风花雪月也是一种感情抒发,徐悲鸿画里的忧国忧民也是一种情感抒发,他的作品也表达了他的情操、信念、历史责任感。
  
  王:当时的旧中国也没什么艺术主张啊,徐悲鸿强调的是写实主义,现在我们说要多元,但我们国家还是会有主旋律的,现在一些对他的批评是不实际的。徐悲鸿早期一直写实,直到当国立及中央美院院长,在1950年时自己写文章还说,“我提倡写实主义20多年,但我没能贴近大众”。这是一种大师的觉醒,早期也有对他的批评,比如田汉在1928年和徐悲鸿一起创办南国艺术院,后来被蒋碧薇干扰撤走了,田汉就曾批评他不能坚持到底。田汉是地下党,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但你不能要求别人不要报酬完全无产,他有他的现实问题。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作品中如《巴人汲水》就是真正反映劳动人民的,当然他也画过许多各种题材的画。
  
  袁:所以不仅是有悲情沉重的画,徐悲鸿还画其他生活化的东西,总的来讲,徐悲鸿的画是向大众老百姓敬礼的。
  
  王:徐悲鸿在去南京写生时,问学生自己画什么最好,杨建侯说先生画猫最好,徐悲鸿赞同他。当然后来老百姓看他画的马最多,就觉得他画马最好,也有说他画喜鹊也很好。
  
  袁:张苏予老师是徐悲鸿的学生和同事,据说先生还送过画给你?
  
  张:在桂林的时候他送我一幅国画,逃难时候丢了。他从南洋到桂林来,我们请他作报告,抗战时期桂林有个艺术师资训练班,那时候我是学生会主席,他演讲之后送了我画。他为人诚恳,待人平等,我觉得他是真正的美术教育家。我逃难到重庆考中大,考上后由于得了肺病,只好去中学教书,徐悲鸿知道后叫我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院,让我去做出纳,这个学校在磐溪江,我每月来城里一趟领工资,这是我唯一的工作,他很照顾我的。这样我一方面身体不好他给我这个工作等于给我修养,另外也可以跟着他学习,当时研究院共有吴作人、张安治、黄养辉、宗其香、费成武、张倩英等十几人。
  
  袁:张苏予老师你跟徐悲鸿有几年?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有2年,就抗战那段时间。我白天出去写生,晚上拿回来给徐先生看,点评。每天他画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他画。有一次他画猫,我看了觉得很好,说能不能给我画一张,结果第二天他画了4张,我还是选了第一张。平时研究员都不在,就我和徐先生在一起,每晚坐在阳台聊天,天南地北,对世界的、对延安的看法,我们聊得很好。他有40箱国外带回来的资料,从桂林带到重庆的时候我帮他晒,顺便也看到了很多好东西。他画马画狮子,在马场住了一年半,每天看着画,所以画马、狮子很有精神。另外,我觉得像我当时那样年轻的学生,他对我真是很亲切的。有一次来我房间玩,他抱着猫坐在藤椅上,我觉得姿态很好,想画他,他就坐着让我画了半小时,这样的老师是很少的。
  
  袁:见过他发脾气么?
  
  张:没有,他对年轻人的培养很用心。有一次傅抱石在重庆开展览,带了大批画给徐先生看,我帮他拉开来一张一张看,他对傅抱石也非常尊重,说话很中肯。傅抱石是徐悲鸿提拔起来的,解放后有一次我去傅抱石家,说起这事他还是非常感慨的。徐悲鸿每周去中央美院上一次课,我则每天和他一起学,比上中大还好得多呢。他画画时都经常指点我,我本来做会计的,后来学美术。而他与蒋碧薇离婚是我陪着到大律师沈钧儒处去的,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蒋碧薇。徐悲鸿从南洋回桂林时已经一个人生活,有人向他介绍艺人小金凤,张安治等一些学生觉得不太合适,后来与当时的新招来的图书馆文员廖静文走在一起,我是送他们俩上船回南京的。
  
  
  徐悲鸿精神是值得追随一生的
  
  袁:杨老师请你说说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会的情况吧。
  
  杨:1987年,我从部队复员回上海,经常被借到外面搞展览,那时社会上出现很多新潮东西,有些是丑陋的低俗的,不堪入目。画画要有真功夫,要有思想,我觉得徐悲鸿的东西是值得发扬,我觉得想做点事情,就找人商量,也遇到不少挫折。后来我找到郑重,有他引荐了谢稚柳,由谢稚柳成为会长,又得到企业家的支持,一切顺利多了。
  
  袁:当时我从报纸上看到成立时的成员名单,阵势很大,好像政府行为。
  
  郑:我找了谢先生说明缘由,他说其他事可以不管,这件事一定要管,还主动说过怎样到香港筹点经费,卖一些画收集资料来研究,他很欣赏王震的研究。
  
  杨:1994年成立,廖静文很支持,我们当时聘了很多顾问,包括市领导和老艺术家汪道涵、夏征农、朱屺嶦、周碧初等九个。
  
  
  袁:现在你接任会长觉得累么?作为会长做了些什么?
  
  杨:当然累。一方面现在除了研究还要搞经济,另一方面很多老同志都仙去了,正宗的研究者越来越少。像郑重、王震先生这样做研究,达到境界的人不多了。2005年我们协会举办成立10周年纪念展览,还出版了画册,一是总结,二是完整归类。另外,十几年来还搞了徐悲鸿塑像,还有创办了徐悲鸿艺术学校,参加赈灾捐款捐书画公益活动等。
  
  袁:王震老师去年获得“卓有成就史论家”称号,这么多年来一直研究徐悲鸿,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下来的?有什么乐趣呢?
  
  王:我是偶然开始的。去年北京拿的奖,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建国以来只有50个人获奖,大部分是北京人获得,上海有邵洛洋和我2个人。我光出关于徐悲鸿的书就有14本,包括艺术文集、文选、书信集、研究、汇编等,从1926年徐悲鸿轰动上海开始,大约六七十年的关于他的资料我都有研究。我之前是在华东政法读法律的,1960年4月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上海辞书出版社前身),进去后做编辑,先打杂做小秘书,后来被安排在图书馆资料室。我到主任办公室一报到,就看到办公室有6幅徐悲鸿真迹,都很大,于是得知主任舒新城和徐悲鸿相交了25年。我原本就有点喜欢美术,就经常来办公室看画,到现在还记得画上有“喜上眉梢”“马”“双猫”……我从1960年开始研究徐悲鸿,如今50年了,最早研究徐悲鸿是为了解主任和徐悲鸿的关系以及艺术往来,但后来发现那时代很少有徐悲鸿的研究,我就去各个图书馆寻找,了了几本,太少了,找不到像样的书,前后一共收集了20年,到1979年我决定自己编写这样的书。我就是由此开始这个研究工作的。至于为什么就研究这个人,是当初受到主任影响,加上徐悲鸿的画确实传神,我最早被他的画吸引了,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又被他的品德吸引。“9.18”事变后,徐悲鸿用画来抗击日本侵略,我被他的爱国热情感染了。
  
  袁:现在对徐悲鸿的研究工作结束了?
  
  王:现在有时间还会继续编写的,还衍生编著了其他的书,比如《汪亚尘艺术世界》等。我现在已经把研究徐悲鸿当作了事业,现在人家研究他都用我的资料了。为了尽可能完整,我现在只要有空还去图书馆大海捞针继续发掘资料。
  
  袁:徐悲鸿的一生,每一阶段好像都很顺利,他广交朋友,对待朋友方面大致上是一种怎样的性情?
  
  
  王:说顺也顺,说坎坷也蛮坎坷的。他第一次来上海,是为了求职,半工半读。他1913年从报上看到广告,去了一个书画艺术学校,进去两个月后发现学校条件很差,函授教材居然是自己的画,为不惊动学校悄悄跑了还留下个空箱子。这个学校涉及丁悚、周作湘、刘海粟、汪亚尘等其他美术先驱。徐悲鸿确实善于交朋友,画都主动送给朋友,由此得到朋友的赏识。后来他正式考入震旦大学,学费25元大洋由朋友黄震资助。当然他凭才艺被选中的事例更加不少。成名后的徐悲鸿热情帮助有才华的美术青年学生,包括刘勃舒、王学仲、吴作人等等,即使是坐火车认识的人也可以交流。傅抱石讲过,徐悲鸿1930年已经是名教授,经过江西南昌时听说傅抱石画画好,专程上门拜访,还写信给江西省长,托他一定把傅抱石送去国外深造。傅抱石说,凭良心,这样的事情他现在就做不到,没有徐悲鸿就没有傅抱石。另外徐悲鸿给小朋友写信,教人家画画,都是图文并茂的,帮助人很用心。而齐白石则把徐悲鸿引为知己。
  
  袁:这样的伯乐现在很难找了,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几十年过去了,徐悲鸿从在世到故去,一直是美术界的一面旗帜,当时有人排斥林风眠、刘海粟等人,现在也有声音在批评徐悲鸿的,那么我们如何平静对待这些声音?
  
  王:当时国内外普遍认为徐悲鸿在中国美术创作上更全面一些,而林风眠、刘海粟等相对显得单薄一些,林风眠1927年在报上虽说要艺术救国,而后来也不当美院院长了,抗战时期已经隐居了,现在批评徐悲鸿的大多是林风眠的学生,还有一些造假的新闻,徐悲鸿的艺术主张和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郑:不能把徐悲鸿和林风眠对立起来,这是两个艺术见解完全不同的人,现在搞历史的人往往把人物的性格撇开了,林风眠是个比较封闭的人,林风眠为什么成功,有一点是人际关系的成功,林风眠到哪里都不称老大。他和徐悲鸿的往来很少。
  
  袁:从1996年,上海成功举办双年展,当代艺术唱起主角,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种说法称当代艺术被“招安”了。现在艺术由体制决定,也由市场决定,当代艺术就是由市场捧起来的。各位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杨:艺术品的价格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艺术水准高低。性格决定命运,思想决定成败,但必须符合社会发展。
  
  袁:艺术是表现自己的,今天的国人眼界开阔了,当然可以学习借鉴西方立体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的表现手法,包括新的观念,说明现在社会和谐了,多元了,进步了,是值得去维护的。
  
  杨:纯艺术是不存在的,都是为了名利。你的思想、信息、技巧都来自社会,艺术都为社会主流服务,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袁:今天我们讨论徐悲鸿艺术精神给我们的启发,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什么是主旋律作品?反映现实生活,引领大众健康向上的作品,就是主旋律作品、是主流。我们不能指责徐悲鸿当时为什么不吸收野兽主义,为什么冷落立体主义、忽视印象主义等其他流派而唯独关注写实主义,答案其实也简单,就是写实主义与国情最吻合,更何况徐悲鸿是一个“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人物。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窗户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多样的窗户既美观了建筑的设计又满足了基本的要求.中国传统窗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当今现代化的建筑与室内设计相结合一
杭州楼市的升温情绪仿佛对周边的青山湖、千岛湖板块没有多大的感染作用。4月,两个板块的市场均显得有些冷清,表现出排屋别墅的悠然姿态。青山湖板块,除中都·青山湖畔有20余
渗氮是一种常见的钢铁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经过渗氮处理的钢材,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其中H13钢(国产牌号4Cr5MoSiVl)由于含有较多的铬、
会议
目的:研究P16、P15、Smad7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研究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三峡大学医学院自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集的76例宫颈癌标本作为实验组,以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不断向着结构复杂化,体量大型化方向转变,一个项目工程
天降500万,拿出一半送亲人2001年除夕中午,苏北海安县墩头镇中心医院医生孙启勤,突然想起晚上彩票就要开奖了。这个从1998年就开始买彩票的铁杆彩迷,撂下手中的活计到县城旁
地方志工作要不要进入年鉴?这是我们在首次进行年鉴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认为地方志工作应该进入年鉴.现仅就进入年鉴的理由、类目归属、条目的拟定和编写
本文所描述的新型铝型材前处理介质及加工工艺方法,是在原有的铝型材前处理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无污染、环保型的(四合一)钝化剂为槽液导电介质,加工工艺方法:由以往的两道—
会议
病害的发生特点猝倒病:幼苗茎基部初呈水浸状,后缢缩成线状,幼苗猝倒。在幼苗刚出土至真叶未完全展开前发生较多。这期间若遇寒流、低温及连阴雨天,土壤湿度又大,易引发此病
春天,我们漫步在城市的公园中时不时地可以看到一种叫做地黄的玄参科植物,散布在人工草坪的中央或树林的边缘。它们平铺于地面、毛茸茸的叶片中间,挺立出一根粗壮的花梗,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