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接替者当恶人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鲁·卡耐基是美国实业家、慈善家,卡耐基钢铁公司的创始人,被世人誉为“钢铁大王”。南北战争时,卡耐基就职于铁路公司,并担任公司西部管区主任。不过,这个管区主任可不怎么講情面。他会严格按考试成绩聘用人员,并定期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不合格者就可能被辞退。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了,战争造成了大量的机会,卡耐基向铁路公司提出了辞呈。公司挽留不成,只好批准。这天,卡耐基收拾好东西,正要离开,突然看见桌上放着一份员工工作情况报告,他拿起来翻了翻,眉头一紧,随即把职员雅各布叫到了办公室。卡耐基请他坐下,直截了当地说:“你来这儿工作有两个多月了,可每个月你都迟到早退,严重违反了公司纪律,你明天就别来了。”说完,就要拿起笔写辞退信。雅各布连忙起身,阻拦道:“您都要离开了,就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以后不会迟到早退了。”卡耐基摇摇头说:“正因为我要走了,才更要按规定办事,你自己犯了错,没达到要求,就该马上走人。”雅各布一再恳求,但最终还是离开了。
  其他人听说后,都指责卡耐基太不近人情。他没辩解,而是对接替者说:“大家都指责我,临走前还干了件坏事,可我还是得做,因为这样的员工不能留给你。否则,我当了好人,你就得做恶人啊!”对方听了,感动不已。
  (余娟摘自《演讲与口才》)
其他文献
上个月陪家属去医院看了个急诊。大医院的急诊科通宵忙碌,有种巨大的压迫与恐惧感,果然人生就是“日常活着最怕穷,去了医院就怕死”。  人有恐惧是好事,恐惧催生智慧,同时也催化自律?????。从医院出来,站在刚下完雨的街上,我决定在为人生的柴米油盐和稻粱谋之外,增一个新的计划:每天做一件能让自己长寿的事。  人最好的状态,是“尽人事,听天命”。每天做一件让自己长寿的事,能不能真的长寿,看天,但想到自己在
干菜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每年夏秋两季,不少人家都会自制一些干菜,留待冬春时节食用,以备青黄不接。  有一个朋友,回乡探亲,回来后送给我一份很特别的礼物——干菜。千里迢迢,朋友居然背回来一包干菜送给我,简直是匪夷所思。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挺感动的,因为这包干菜跟着他坐飞机,倒火车,就算他送我一片鹅毛,也是礼轻情意重!  我把那包干菜拿过来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倒是有一丝干菜的清香,只是卖相不大好看,颜
山不论高低,去读,够读一辈子。看山跑死马,及至面前,仰头望,山云杂陈,树冠纷乱,草石纵横,要解透其中斑驳的古、生长的今,难。  下午几位诗人、作家走进紫蓬山,意欲读一卷山书,听冬天的风吹动山石树草之音。紫蓬山有历史,紫蓬山有苍古,紫蓬山有吸动目光的太息之力。作家、诗人们兴奋,一地走叶,恰恰合了心韵。  紫蓬山我去过数次,对其间的山石因缘、淳情爽朗,在仰慕中多有思忖,但在我和作家、诗人们介绍时,突然
一家大型公司正在裁员,杰莉和露西都不幸地上了解雇名单,被通知一个月之后离职。杰莉回家后,一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更是十分气愤,逢人就大吐冤情:“我在公司待了这么多年,平时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解雇我呢?”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同事出于同情,还安慰她几句。可杰莉老是满口抱怨,就让人烦了。不仅如此,杰莉还把抱怨之气发泄在工作上:“反正我在这儿只有一个月了,干好干坏都一样,不如干坏一点,让陷害我的
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外部的信息就接踵而来。如果你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会发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应付这些信息,哪怕是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人,他可能也一直在看外面,听外面,来不及真正感受自己的内心。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女人觉得自己的家庭不幸福,会跟人抱怨说,丈夫不好,儿子不好,只要身边的人做出改变,她的生活自然会变得更好。长期下来,对她本人非常不利的一个影响在于,看上去她是那个无时无刻不在评判他
上苍对谁都是公平的。  假如把一个人一生消耗的食物累加起来,那么每个人的消耗大致也是相同的。如果有人暴饮暴食,过早地消耗完他应有的份额,也就意味著他会患上某些疾病,加快走向死亡。  佛家有“大限”的提法,任何事物都是有“限”的,超过此“限”就会“物极必反”。  人生际遇总是遵循着某种平衡,得到的必然以失去为代价。你得到金钱,或许会失去了休闲时间;得到事业,或许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诗句云
两年前,站在两间空空如也的实验室里,张炜知道,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亲自联系购买国外的高精尖仪器,带着学生一点点地去淘小零件。未来在她脚下一点点延伸开。  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位中国侨界“创新人才”奖得主——张炜。  当“淡定”遇上“抉择”  “云淡风轻”,这是张炜给人的第一印象。她话不多,当你恨不得想倾听她的所有故事时,她却浅浅一笑:“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故事,就是每天在坚持自己的事情吧。”但如果你认为
叶公问子路,对孔子什么印象?子路是孔子最贴心的学生之一,本来应该脱口而出,子路没有。同为孔门弟子,宰我说:“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说:“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些话神采飞扬,后来都被记录在《孟子》里面。平日惯于“率尔而对”的子路,这回竟讷讷无言。孔子闻知此事,启发他说:“你何不这样告诉他:那个老头的为人啊,不过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  小学老师只有一个,教所有科目。  有一天语文课上,老师突然教起了唱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时不理解含义,体味不到离别,也听不出沧桑,只是覺得歌词挺美的。现在想想,当时老师在那个小教室里唱这首歌时的表情,大概也是隐藏着什么故事的。  可能那是记忆里很早的启蒙,“长亭外,古道边”便是心中的送别之地。  2  还有一个谜一样的送别后的故事。  朋友说他父亲送他去上大学,送到后,他不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生活中,多运用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  你会发现,失去也是另一种拥有,失意也会变成诗意。  1  一个富豪,每次出门都担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拴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  苦思良久后终得一法:每次出门前把WiFi修改成无密码,然后放心出门。  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十几个人捧着手机蹲在自家门口,从此无忧。  护院,未必一定要养狗。  评: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