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非农部门的就业和问题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农村劳动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非农部门的发展已引起国内外普遍的关注。本文试就非农部门的发展和目前农业劳动人口的转移和就业问题作一探讨。一、1949—1987年中国就业增长及其原因的历史回顾1.1949—197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缓慢(1)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异常缓慢。1949—1979年,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从89.4%降到81.0%,年均下降1.65%;农村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
其他文献
情系中华文化泽被士林学子─—田家炳先生捐资助学记略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一个书香世家,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在他的商旅生涯中,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儒家的道德精华与西方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思想相结合,以“诚”、“...
教育投资与办学效益─—闵维方教授的教育经济学研究闵维方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集中于从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考察教育投资与教育发展问题,包括研究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总量,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教育投资的内部效益与外部效...
范晔《后汉书》记汉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遣使奉献,而日本太宰府天满宫所藏张楚金《翰苑》抄本和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北宋版杜佑《通典》则分别记师(帅)升等为“倭面上国王”或“倭面土国王”。本文考证“倭面土国”为“倭面上国”之误,而“倭面上国”则指“倭面之上国”;“上国”即“上邦”,意为大国。但是,“倭面”(指倭人)一词是出于对《汉书·地理志》如淳注的误解。因此,所谓“倭面上国”或“倭面土国”在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汉安帝永初元年遣使奉献的是“倭国王”,不是“倭面上国王”或“倭面土国王”。
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成立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和关键问题”讨论会5月3日,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宣告成立,并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和关键问题召开了首次跨学科学术研讨会。校内外的一些著名学者与会参加讨论,发表了重要意见...
<正> 亚洲“四小龙”经济战略的一个基本共同点是,它们都实行了以出口导向为內容的外向型战略?梢运?它们是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行外向型战略的“领头人”。然而,它们在实施外向型战略的进程中,无论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战略目标的确定、重点产业的选择、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及外向型战略实施的深度上,都表现出很大差异。实际上,在“四小龙”实施的战略中,就存在有三种类型或三种模式。它们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
<正> 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遗著《先秦史》(原题《中国史纲》第一卷),经张传玺、严文明等整理后,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发行。该书写于抗日战争中期,1943年10月由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抗战胜利后,它作为上海生活书店发行的“新中国大学丛书”的一种并两次再版。全国解放后,北京三联书店又于1950年再版。本书是翦老的名著和力作之一。在出版不久,即以它的体例严整、观点鲜明、史料翔实、文字生动而饮誉史坛。本书有如下三个重要优点:一、比较彻底地抛弃了中国传统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和古史编纂方法,按
<正> 由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组主办的题为“东西交汇:九十年代比较文学研究策略”的第五届国际东西比较文学会议,于1988年12月15日至1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美国、日本的近三十名比较文学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分六个议题。第一天上午的议题是“中外比较文学:学术发展趋势”。五位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分别联系各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作了发言。他们是:美国依利诺大学的奥椎基(A.Owen Aldri-
<正> 一、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马克·布洛赫的《法国农村史》今天在西方史学界已被公认为一部古典名著。著者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是法国当代负有国际盛誉的历史学家,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36)、巴黎大学(1937—40)、蒙彼利埃大学(1941—42)等校教授,著有《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史》(二卷,1939—40,英译本,1961)、《史学罪言》和《史学论文集》(二卷,1963)等书。他于1929年与同事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历史学家卢契
<正> 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企业逐步推行劳动合同制、干部聘任制和优化劳动组合以及各地劳务市场的兴起,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正在逐渐展开,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双向选择”也遇到重重阻力而陷入困境,这已经成为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已成为摆在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面前的一大难题。到目前为止,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还处于探索之中,有些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如“双向选择”陷入困境的根源是什么?实现“双向选择”的根本出路
<正> 由季羡林、周一良、邓广铭.王永兴等教授发起,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辑的《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陈寅恪先生(1890—1969)是中国现代史上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史学家之一。他早年留学日本、美国和欧洲许多高等学府,归国后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香港、燕京、岭南、中山等大学教授,被称为“教授之教授”。他博学多识,通晓梵、巴利、突厥、西夏、藏、蒙、满等多种语言文字,研究领域涉及文史哲,尤精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