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MeSAD基因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tearoyl-acyl carrier protein delta 9-desaturase,SAD)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关键酶,在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克隆木薯(Manihot esculenta)SAD基因对抗寒机理及品种改良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S A D同源蛋白为探针,利用电子克隆技术,得到木薯SAD的cDNA,并对表达蛋白的一级至高级结构、结构域、基本理化性质及系统发育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木薯SAD基因cDNA长度为1685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76~1366 bp,编码396个氨基酸,主要包含α螺旋以及无规则卷曲序列.该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基质内,包含酰基-ACP脱氢酶结构域,具有酸性和亲水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木薯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和麻疯树(J atropha curcas)等植物亲缘进化关系非常相近.本研究结果可为MeSAD基因功能解析、木薯抗寒机理及耐低温品种改良等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在优质淡水珍珠育珠贝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中获得白细胞介素受体相关激酶IRAK4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HsIRAK4,其全长为2617 bp,5\'端非翻译区(5′UTR)为146 bp,3′端非翻译区(3′UTR)为797 bp,ORF框1674 bp,编码557个氨基酸,包含2个保守结构域,即N端的死亡结构域(Death,DD)和激酶结构域(KD).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HsIRAK 4与青蛤的同源性最高,与软体动物聚在一支,和鱼类、灵长类不在一支.采用Real t
为了高效利用景观植物提取土壤中铀,以芙蓉菊和万寿菊为供试植物,研究了柠檬酸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两种植物提取土壤中铀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并加入B.subtilis到土壤可协同促进万寿菊的生长,其生物量和铀的富集总量比单独使用柠檬酸分别提高了48.32%和76.60%,但对芙蓉菊的效果不明显.单独添加柠檬酸、或者同时添加柠檬酸和B.Subtilis,使芙蓉菊和万寿菊叶片中的MDA(malondialdehyde)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每种处理方式下的SOD(su
采用传统纯培养方法从秋季特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出40株酵母菌,对其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子囊孢子进行观察分类,并结合26S rRNA分子学鉴定筛选出8株酵母菌,分别命名为阿萨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asahii)NCUF 301.1、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NCUF 302.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svisiae)NCUF 303.1、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NCUF 304.1、戴尔凯氏有孢
开展伴生放射性矿的氡运移研究有利于开采过程中的氡污染治理,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引入温度梯度函数进行地层温度模拟,通过建立对流-扩散-衰变数学模型与斜坡道三维几何模型,对地层温度场下伴生放射性矿斜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地层温度场和通风流场对氡累积与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场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氡浓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而温度场同样也影响各区域的氡浓度大小.采用通风降氡时,流场中气流组织更好的区域氡浓度变化更大,地层温度场对硐室氡浓度影响更为敏感,本次模拟中温度升高1 K斜坡道氡浓度增加14.7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也更为深化,高铁出口的重心已由原先单一的高铁设备出口转变为高铁标准的对外输出.如何高效推进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是知识转移过程”的事实,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以现有的海外高铁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过程中的顺逆双向知识转移机制和知识转移的主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下的知识转移内容、动因、路径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混合驱动模式是我国高铁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模式,最为适宜推进中国高铁
为增强微生物对低pH值环境的耐受能力,提高微生物在低pH值地浸铀矿山地下水中去除NO-3及水解植酸钠的能力,对琼氏不动杆菌和伯克霍尔德菌进行了耐酸梯度驯化,并对比研究了驯化前后菌株的耐酸能力.对于去除NO-3的能力及水解植酸钠的能力,与原始菌株相比,琼氏不动杆菌经过梯度驯化后,在pH值为3.0的地浸铀矿山地下水中,生物量提高了1.5倍,去除NO-3的能力提高了3.9倍;伯克霍尔德菌的生物量提高了11.8倍,水解植酸钠的能力提高了47.6倍.结果表明,对微生物进行耐酸梯度驯化,可以提高微生物对低pH值地浸铀
辐照环境会使材料出现位移损伤,在材料内部产生缺陷.为了研究6 H-SiC晶体材料在受到辐照时缺陷的形成过程,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LAMMP S软件模拟了6 H-SiC材料在不同辐照能量、不同温度时辐照缺陷的形成过程,也进一步探究了材料屈服强度受辐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数目随辐照能量增大而增多,且呈线性关系,温度对缺陷数目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屈服强度随辐照能量增大而减小,并且受到拉伸方向的影响.
对Logistic输入率、非线性发生率的SIRS传染病传播模型进行了研究,考虑了疾病的潜伏期和免疫期两个时滞因素.利用时滞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和分支理论,重点研究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Hopf分支.最后通过MATLAB数值模拟验证所得的结论.
为确定植物共植对低浓度含铀废水修复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数种植物共植体系,并以之开展了低浓度含铀废水修复实验,研究了水体中铀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铀质量浓度对植物共植体系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相对应的单一植物修复体系相比,合果芋-豆瓣绿、白鹤芋-豆瓣绿共植修复体系对废水中铀的去除率提高了4.7%、6%和4.5%、5.7%,合果芋的转运系数、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富集量分别提高132.20%、63.89%、63.89%,豆瓣绿分别提高6%、37.27%、37.27%,白鹤芋分别提高127.69%、108.24
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学著作外译为我国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客家文学著作中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外译过程中容易造成文化缺失.深度翻译通过注释及注解,将文本置于大的文化语境中,能够有效进行翻译补偿.脚注作为深度翻译的一种方法,有助于保留源语文化因素,缩小并弥合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差异和空白.以《原乡人》英译本中的脚注为对象进行分析,表明深度翻译能作为客家文学外译的一种有效补偿手段,并为未来此类著作脚注提供改进思路,以期对客家文学外译及外宣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