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PR呼吸道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x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CT-MPR呼吸道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4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实验1组,3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狭窄患者为实验2组,另选取4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经螺旋CT对所有患者自鼻咽顶部至环状软骨下缘进行平扫检测,同时采用MPR图像处理技术对所有患者上呼吸道的4个平面的横截面积、前后径等指标进行测量,观察对比对照组与实验1组及实验2组的上呼吸道测量数值。 结果 实验1组的舌后区、悬雍垂区及软腭后区的横截面积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4个平面左右径均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的悬雍垂区前后径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4个平面的咽侧壁软组织厚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两个平面(悬雍垂区、软腭后区)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MPR呼吸道测量对确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上呼吸道狭窄部位极其有益,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上呼吸道狭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T-MPR呼吸道测量
  [中图分类号] R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8-000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T-MPR respiratory measurement in the location diagnosis of upper airway stricture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Methods From May 2012 to April 2014, 4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3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sleep apnea syndrome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 43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spiral CT scan from the top of nasopharyngeal to the inferior border of the cricoid cartilage, the index of the 4 plane in patient’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such as cross sectional area,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were measured by the technology of MPR image processing, the measured values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of the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1 and experimental group 2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ross sectional area of the lingual region, uvula region and posterior region of the soft pal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in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left to right diameter of 4 plan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of the uvula reg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oft tissue thickness of lateral pharyngeal wall of 4 plan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was big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oft tissue thickness of lateral pharyngeal wallof two planes (uvula region, posterior region of the soft pal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 was big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T-MPR respiratory measurement is very useful in the determines of the narrow part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it has high diagnostic valu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Upper airway strictu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CT-MPR respiratory measurement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又称OSAS,属于中老年群体多发病。据相关报道显示,无论上呼吸道的舌后区、悬雍垂区等任何区域发生阻塞或狭窄现象,均可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患者上呼吸道狭窄部位定位不明确,其采用UPPP(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成功率仅为50%,重新对手术失败病例的狭窄部位进行定位诊断发现,手术失败患者上呼吸道有多处狭窄[1]。基于此,术前正确估计OSAS患者的上呼吸道狭窄部位,对实现对症治疗、提升手术成功率极其有益。经螺旋CT对OSAS患者自鼻咽顶部至环状软骨下缘进行平扫检测,同时采用MPR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辅助测量,能够精确测定出患者的咽壁厚度、会厌后区、舌后区及悬雍垂区、软腭后区的横截面积等[2]。既往报道显示,OSAS患者与正常人的各CT呼吸道测量值有显著的差异[3]。本研究基于既往研究所得出的上呼吸道CT测量正常值范围,观察对比OSAS患者与健康人的CT扫描测量结果,以分析CT-MPR呼吸道测量在定位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部位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4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PSG(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其中,男34例,女9例;年龄23~57岁,平均50.05岁;体重49~82 kg,平均73 kg;临床症状:憋气、睡眠打鼾、疲乏无力、嗜睡等,将该43例患者设为实验1组。选取3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狭窄患者设为实验2组,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25~58岁,平均51.15岁,体重47~78 kg,平均72 kg。另选取4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平均53.05岁;体重51~79 kg,平均69 kg;均无呼吸性疾病、睡眠性疾病。
  1.2扫描方法
  使患者取仰卧位,经螺旋CT对所有处于清醒状态下的患者自鼻咽顶部至环状软骨下缘进行平扫检测,另对实验2组患者实施睡眠期扫描,扫描层厚:5 mm,以确定上呼吸道狭窄部位(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扫描后,采用MPR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辅助测量,观察平面参照既往研究报道中的上呼吸道解剖分区平面(会厌后区、舌后区、悬雍垂区及软腭后区)[4],如图1~3所示。
  1.3测量指标
  测量指标包括上呼吸道各平面横截面积、咽后壁软组织厚度、咽侧壁软组织厚度及呼吸道左右径、前后径。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1组与对照组各平面横截面积、前后径等CT-MPR测量值比较
  由表1可知(其中实验1组简称为1组,实验2组简称为2组),实验1组的舌后区、悬雍垂区及软腭后区的横截面积及4个平面左右径、悬雍垂区前后径均比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1组与对照组咽侧壁及咽后壁软组织厚度CT-MPR测量值对比
  由表2可知,实验1组4个平面的咽侧壁软组织厚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两个平面(悬雍垂区、软腭后区)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实验2组与对照组各CT-MPR测量值比较
  对实验2组33例研究对象进行睡眠期CT检查,确定了该组患者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狭窄部位,检出狭窄平面59个,部分患者有多处狭窄部位,会厌后区及舌后区、悬雍垂区、软腭后区狭窄者分别有11例、11例、17例、20例。将该组33例患者的上呼吸道各CT测量值与对照组比较,由表1、2可知:在4个平面中,实验2组与对照组的各平面横截面积及前后径、左右径测量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的悬雍垂区及软腭后区的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的软腭后区、舌后区及悬雍垂区的咽侧壁软组织厚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
  2.4实验1组与实验2组各指标超出正常值的情况比较
  根据既往报道的各平面指标的CT测量正常值标准,对实验1组与实验2组各测量值超出、未超出正常值的情况进行测定与比较[5]。结果显示:两组各平面横截面积阳性率(低于正常率)有显著差异,两组会厌区、悬雍垂区的左右径阳性率差异明显,两组舌后区前后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4。
  3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上呼吸道狭窄密切相关。为了提升手术成功率,术前应正确对患者上呼吸道狭窄部位进行定位。既往报道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上呼吸道各指标CT测量参数与健康人有明显差异,本研究实验1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也再次证实了这一观点。但组间数据分布具有较大的交叉区域,难以参照对照组健康人的正常值范围对阻塞性睡眠暂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上呼吸道狭窄部位进行正确定位[6]。
  为了探讨上呼吸道CT-MPR测量在定位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部位中的价值,笔者借助MPR图像处理技术,对实验2组33例研究对象进行睡眠期CT检查,确定了该组患者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上呼吸道狭窄部位,部分患者有多处狭窄部位,会厌后区及舌后区、悬雍垂区、软腭后区狭窄者分别有11例、11例、17例、20例。将实验2组中59个实际出现狭窄的平面于清醒状态下的CT-MPR测量数值与对照组的43例健康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4个平面中,实验2组与对照组的各平面横截面积及前后径、左右径测量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的悬雍垂区及软腭后区的咽后壁软组织厚度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的软腭后区、舌后区及悬雍垂区的咽侧壁软组织厚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充分说明了OSAS患者与正常人的各CT呼吸道测量值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与Suzuki Shigeru等[7]报道内容相符。可见,术前正确估计OSAS患者的上呼吸道狭窄部位,对实现对症治疗、提升手术成功率十分重要。   为了更直观、明确地了解CT-MPR测量在定位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部位中的价值,笔者根据各平面指标的CT测量正常值标准,对实验1组与实验2组各CT-MPR测量值超出、未超出正常值的情况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各平面横截面积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在实验1组的172(43×4)个测量平面内,其阳性率与实验2组的59个测量平面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CT-MPR呼吸道测量值与健康人有明显差异,睡眠期出现狭窄部位的CT-MPR呼吸道测量值与健康人的差异更为明显。本研究结果与吕毛古等[8]研究结果一致。在确定各测量指标标准值的基础上,对确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CT-MPR呼吸道测量,可正确定位上呼吸道狭窄部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树华,董莘,石洪金,等. CT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意义[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2):133-136.
  [2] 李树华,石洪金,曲胜,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舌后区上呼吸道CT测量[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6):415-417.
  [3] 黄映红,翟锦明,刘毅生,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CT测量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的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19(5):423-426.
  [4] Zhou X,Wang J,Liu J. The study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64-slice CT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in Müller maneuver[J]. Lin Chu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2013,27(3):139-143.
  [5] Fong S Y,Ho CK,Wing YK. Comparing MSLT and ESS in the measurement of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5,58(1):55-60.
  [6] Swagata Khanna,Sunil KC,Mahamaya Prasad Singh.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in children undergoing routine adenotonsillectom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手术麻醉后转运中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通过对19 700例手术麻醉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及低血压等并发症分析整理。 结果 发生心跳骤停3例、呼吸抑制7例、严重低血压13例、躁动不安18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结论 建立麻醉恢复室(PACU)及加强规章制度,重视术后安全护送是提高手术麻醉质量的关键,同时加强麻醉手术后转运监测,从而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
小米对老米说:“爸,今年春节咱别在家过了,也出去旅旅游。”老米问:“去哪?”小米说:“泉城。”老米头直摇:“不去不去,你没看新闻啊,说那地方老宰人了。”小米说:“爸,那是以前的事了,你就不信事情能变好啊。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我都帮你订好机票了。”老米见拗不过小米,也就答应去了。  下了飞机,整个泉城银装素裹,美得像个童话世界,老米又听说第二天的行程是爬雪山,更是兴奋得半宿没睡着觉。??  第二
[摘要] 目的 探讨CT能谱技术对伴有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6例伴有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进行CT能谱扫描,使用GSI(能谱分析软件)对能谱图分析,使用OPTIMAL CNR曲线最佳CRN单能量图像对肝脏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分别算出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的噪声比比值,然后使用t检验对其执行对比
[摘要]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PH)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LPPH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钢板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的疼痛评分以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摘要] 目的 通过快速注射造影剂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小肝癌的定性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6例35个病灶经证实的小肝癌的影像学资料;扫描采用飞利浦MX8000IDT 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增强扫描是快速注射造影剂100~120mL,速率达到4~4.5mL/S,分别于动脉早期18s、动脉晚期30~32s、门脉期55~60s、平衡期180s及延迟期5min等多期动态行全肝扫描,
[摘要] 目的 研究单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模式与血液透析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漏检率的关系,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作为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风险的可行性。 方法 经ELISA法检测抗-HCV均为阴性的181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90 d、180 d同时ELISA法检测抗-HCV和HCV-cAg,其阳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比例间歇无创机械通气与持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间歇A组32例,间歇B组31例,持续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3∶1间歇无创机械通气、1∶1间歇无创机械通气和持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三组治疗6 h、24 h、72 h的pH值、PaO2、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救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1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既往有颅内动脉瘤破裂史、采用夹闭手术治疗、Hunt-Hess Ⅳ级、大脑前动脉瘤、Fisher分级3级是独立预测因子(P50%,新出现意识改变或者神经功能障碍,不能用其他并发症来解释,CT上
[摘要] 目的 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s,LC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方法 对6例LC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79岁,平均59岁。常见症状为阴囊肿大。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片状分布的大的多角形细胞,胞浆嗜酸性,细胞核呈圆形或者卵圆形,可见一个或多个核仁,未见Reinke结晶。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肿瘤细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所有患者均予积极控制血糖等治疗,同时A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B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C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足细胞数量及尿中CTGF、TGF-β、OPN、BMP7等浓度。 结果 治疗后4组尿蛋白、足细胞数、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