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引发的思考

来源 :中国卫生人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近日,某医院的一名进修医生给该院院长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讲述了他陪同学母亲到该院看病的经历(信件内容详见后文),并对院长提出诚恳建议。这封信很快在网络上累积达到了几十万的阅读量,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它的深层次思考与讨论。其实,该院官网很早就对该事件做出回应,认为来信反映了如医患沟通不畅、核心制度落实不够、诊疗行为不规范等目前大型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剂难得的清醒剂。
其他文献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视觉日”。作为一项世界范围的行动,其目的是到2020年消灭可避免的盲症。数据显示,当前全世界约有3700万盲人和1.24亿视力低下者,其中3/4的盲症病
为了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育人的关系,在校本研究中我们分别从“系统规划”和“具体应对”两方面来寻求建立家校合力育人的良好关系的对策。  一、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是在日常工作中借助比较系统的工作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从而建立良好的家校合力育人的关系。  1. 首先接触,赢得良好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罗钦斯首先提出。教师要学
小学生年龄小,阅读理解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仍然以机械记忆为主,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负迁移效应频频发生。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三年级数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今教育关注的首要问题。广州市长兴中学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六五”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一、“六五”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
有这样一则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一把坚实的铜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用尽推拉拽顶之功,还是无法将它撬开。无奈之下,只好请来钥匙。只见钥匙钻进锁孔,华丽转身,“啪”的一声,铜锁应声而开。铁杆非常惊讶:“为什么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笑着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一些因兴趣、性格爱好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自卑怯懦、好动调皮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知识和技能向重需要、重文化、重情感、重方法和重知识技能的全面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转化。这种转化迫切需要中学英语教师真正開动新的教学思维,坚持“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既认可教师“教”的主导地位,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但反思当前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有形式而少实质;有评价而少实效;以教师为中心,过于注重词汇,语法等知识的传授;学生是听众,是知识的接收器,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