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用种植胎兔雪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兔缺损的坐骨神经,观察坐骨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体质量1.5-2.0 kg,随机分成2组.两组动物均切除一段坐骨神经,造成2.0 cm长的缺损.实验组:用种植胎兔雪旺细胞的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对照组:仅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术后4、8、16周进行大体观察、标本光镜和电镜观察且进行量化分析、肌湿重检测
【机 构】
:
067000,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三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用种植胎兔雪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兔缺损的坐骨神经,观察坐骨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体质量1.5-2.0 kg,随机分成2组.两组动物均切除一段坐骨神经,造成2.0 cm长的缺损.实验组:用种植胎兔雪旺细胞的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对照组:仅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术后4、8、16周进行大体观察、标本光镜和电镜观察且进行量化分析、肌湿重检测.结果 手术区局部均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实验组足部溃疡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有髓神经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4、8、16周分别为(906.25±30.68,1726.25±51.89,2825.13±22.79)、(5.35±0.62,5.46±0.38,5.59±0.80),(1.65±0.37,1.75±0.41,1.83±0.4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三头肌湿重于术后4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8、16周分别为(5.62±0.99,7.38±0.26)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雪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从遗传学角度,结直肠癌可以分为遗传性(约占25%)和非遗传性(约占75%)两种.遗传性结直肠癌包括:(1)由APC基因突变导致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约占结直肠癌的1%[1,2];(2)由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占5%~10%[3,4]0;(3)还有一部分当前尚无法确定病名或类型的呈家族性聚集的结直肠癌,统称为家族性大肠癌;(4)幼年性息肉病(J-P
目的 探讨降钙素受体基因C13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山东半岛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290名山东半岛汉族成年人和77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降钙素受体基因型并计算出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用双能χ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各部位骨密度是否存在相关。结果本研究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
目的 构建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的白细胞介素(IL)-24突变体(RGD-IL-24)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重叠PCR技术在IL-24cDNA中插入GGT三个碱基,获得RGD-IL-24 cDNA.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pcDNA3.1/RGD-IL-24.将pcDNA3-1/RGD-IL-24及作为对照的pcDNA3.1/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GH)作用前后胰腺癌细胞中GH-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征,探讨GH对胰腺癌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GH(50、100 μg/L)作用于胰腺癌细胞(SW-1990、Cap-1、ASPC),计数培养24、48、72h后的细胞数;收集SW-1990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成瘤后随机分为注射GH的实验组(GH组,共21只,每日4 mg/kg共2周,
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自杀基因治疗在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无环鸟昔(GCV)及大肠杆菌胞嘧啶脱胺酶(CD)基因/5-氟胞嘧啶(5-FC)系统治疗机制不同,联合可产生协同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TK/GCV、ClD/5-FC系统在肾癌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印记基因SLC22a18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米托蒽醌以及顺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探讨其功能和耐药机制.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IRES2-EGFP-SLC22a18,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使SLC22a18基因在MCF-7细胞中过表达.细胞计数法(CCK-8法)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对细胞周期以及对阿霉素细胞内蓄积浓度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
外科领域的实验研究其主旨在于深入研究病因,寻找更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从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外科诊疗水平.其实不仅在外科领域,近年来国际上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蓬勃兴起,它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血管外科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近年来随着
目的 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神经营养因子(NT)-3修饰的胚胎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受损脊髓后的存活及分化.方法 将体外构建的EGFP标记NT-3修饰的NSCs(NT-3-NSCs)移植入SD在胸9水平脊髓半切的大鼠(10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分化及NT-3的表达,并与未进行NT-3修饰的NSCs移植组(NSCs)(10只)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4分子及其配体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23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sCD44水平,检测外周血透明质酸的水平.结果 13例围手术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血清sCD44升高达(902.45±69.60)μg/L,和稳定组(355.70±82.01)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出院后急性排斥反应患
目的 观察肉桂提出物甲基查尔斯多酮(MHCP)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作用.方法 单侧肾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3组,然后灌胃给药12周,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Ⅳ胶原(Collogen Ⅳ)、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等指标,并观察大鼠肾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MHCP能够部分降低VEGF(平均相对吸光度为25.3%)、IRS-1(平均相对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