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疑中深化 于舍弃中超越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an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答案也许有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教给学生质疑的精神。
  质疑精神就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语文教育必须要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这种质疑精神。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我国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其核心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不仅要鼓励,更要着力培养这种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如何培养这种问题意识和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探索。
  
  不要轻易扼杀孩子的问题意识
  
  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可见问题意识之重要。教育理应发现并培养人类天生的、对世界好奇的心理品质,而决不能轻易去扼杀孩子这种可贵的问题意识。
  语文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除人物传记、现代散文、现代诗歌、我国的古典诗词、古典散文名篇、戏剧及名著系列等外。还有自然、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大量说明文,如以专题形式出现的“汉字”“长城”“狼”“气象物候”“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鸟”“叶”“荷”“广告”等。这些内容为学生打开了某门学科领域的大门,他们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强烈的好奇与无穷的疑问。
  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我一方面在备课时作了精心的准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创造的能力。如教《汉字》时准备了大量有趣的谜语,学生既学会了汉字的一些知识,进一步弄清了汉字的形声、会意和谜语拆字法的重要关系,最后通过作业让他们自己制作谜语,又使学生懂得了谜语的制作。再如教学“广告”专题,请学生从不同的媒体收集了大量优秀的广告语,让其充分领略广告语言的魅力,从而真正惊叹于汉语的魔力。教《(雪)四人谈》时,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文艺评论这种文体。我先让他们尝试写一篇评论文章,然后把他们的习作与文艺评论进行对比,明确文艺评论的特点,再水到渠成地进行教学,学生对此类文章的特点及写法了然于心,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做实际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尊重了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
  
  于寻常无奇处设疑
  
  教师传授知识,还应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判断、研究,让学生在一些看似并无疑问之处发现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我在教学《孔乙己》《范进中举》两文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孔乙己中举会怎么样?孔乙己和范进的人物形象比较有何异同?范进中举是个喜剧吗?鲁迅和吴敬梓两位作者有何不同?学生学习这两篇题材相似的课文,不能了解了故事情节就浅尝辄止。也不能学到了诸如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科举制度等教参规定的“知识点”就了事,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让他们去寻找到课本上、教参上并没有的答案。上述设计的问题是在我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后作为作业提出来的,超出了教参的范围,但我觉得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两篇文章才算真正懂了。通过这些问题,学生才真正明白科举制度到底如何束缚人的思想、如何危害人才的道理。明白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这些知识和道理才是真正活的知识,学习语文当然要学这种活的知识。
  
  反思传统价值观
  
  学会质疑也就意味着否定一些约定俗成的、经典的、传统的结论。
  我在教学中经常碰到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愚公完全可以搬家而干吗要移山,夏洛克起诉要债反而遭到破产说明威尼斯法律的不公平,菲利普夫妇固然缺少人情但他们也有生活的苦衷,高中教材中对周朴园、玛蒂尔德进行“平反”等等。我觉得对这些不同于教参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提出这些问题的同学一定也是经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一定要让他们的思想与教参一致。
  特别要说明的是,现在网上、学术界对《背影》《水浒传》等经典名著提出不同于传统的看法。甚至彻底否定的现象比较流行。我觉得对此现象也要·分为二地看。学生提出此类问题,教师不应回避。我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俗话说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让学生对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不是更好吗?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引导他们思考隐藏在《背影》背后深挚的父子之情,永恒的人文情怀才是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鲁智深的见义勇为精神虽不符合现代法治社会的精神,但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辩证法。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我们可以允许学生不喜欢某些文章,但必须让他们弄清楚这些文章的时代背景及局限性在哪里。有些文章如杨朔的散文及-些为政治服务、图解宣传政策的文章,时代烙印太强,有很浓的左的意识形态,这种文章令人生厌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法去看待历史问题。这种时代感强烈的文章。教育界本身就论争不断,也引发了社会各方的激烈争辩,学生有质疑是可以理解的。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此类文章具有上述特点,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只有符合人类普世价值,能够折射或是满足当代,人类精神诉求。符合时代所要求的主流精神和文化意蕴的文学作品才会流传后世。
  
  敢于挑战权威,质疑大师
  
  挑战权威,一般人都会说,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如一切以教参为标准答案的各类考试,就很难说了。
  如讲授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名篇《热爱生命》时,有完整读过这篇小说的同学问我,课文为什么要删去小说原来的结尾?现在的结尾好在哪里?翻翻教参,上面说“有些作家认为删去的是败笔”:显然教材的编辑就是持这种看法的。我让学生把原小说和课文作了比较,特别是看看两篇文章的结尾不同在哪儿。有的同学说原小说好,一是较真实,二是较完整。有同学认为课文好,理由是简洁精炼。把淘金者活下来的真正原因写出来了。我未偏向任何一方。也未作结论,因为争论本身就是目的,他们讲得都对、都有道理,但下课时我告诉他们去读一读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就知道我的结论是什么了。学生一下来了兴趣,几天后他们告诉我,《象棋的故事》和《热爱生命》都写到人遭到肉体和精神的摧残后,会产生条件反射,心理会发生疾病,这充分体现了作家反映生活、观察生活的细致、真实。教材编辑的删改也许有他的道理,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在比较阅读后能作出自己的理解分析。培养阅读能力远比告诉他们教参上的现成答案重要。
  现行教材中朱自清先生的名篇《绿》,描写梅雨潭用了一连串很漂亮的比喻,其中有一个是: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然而教材中,这个比喻最后一句(加引号的文字)被编辑莫名其妙地删掉了。这个问题,教师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见解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也许是最明智的办法。学生也许和编辑一样认定这也是个“败笔”,也许认为这个比喻不够漂亮,不够健康:也许觉得这个比喻句用皮肤来比喻梅雨潭水的质感,想象奇特,且写得非常传神生动。“最嫩的皮肤”可以是婴儿的皮肤,也可以是少男少女的皮肤,有什么不好呢?经过思考他们可能会发现,教材编辑删掉这个比喻如果仅仅是因为这句话不够漂亮、不够健康的话,那只能说明编选教材的人思想意识不够漂亮、不够健康吧。
  教学最终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教会学生质疑,是为了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教会学生舍弃,是为了使他们进一步超越课本,获得更全面的掌握。
  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否定。这是充分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是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前几天刚刚给学生讲了一篇阅读,标题是《山音》,感觉这节阅读课上的充实又有意义.上课前我的目标是练习两个记叙文中考考点,再加上培养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学生没有提前预
期刊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善于设疑、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主问题”.初中语文课堂中精妙的“主问题”
仙人掌科植物是个大家族,它的成员至少在两千种以上。它的故乡在美洲和非洲,其中尤以墨西哥的种类最多。墨西哥素有“仙人掌王国”之称。由于它抗干旱的能力超强,因此人们称它为
音乐与文学是缪斯女神神殿里最为璀璨的明珠.自人类文明起始,它们就相依相存,推动人类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蒙昧走向文明.rn当人类的先民面对自然不可测的威力而战栗,当我们的祖
轮音是击弦及弹弦乐器中以点组成线的代表性技法,轮音的技巧要诀,力度表现,色彩浓淡是体现扬琴这一乐器中轮音技巧的独特表现手法.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存在一定的的教育误区,认为学生每天都在进行人际交流和口语表达,根本毋需进行系统化的口语能力培养.其实不然,口语能力关乎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未来生活,因
春天来了,我们很快就可以走出户外,踏青、赏花,去深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洗涤冬日的沉闷.可是,就在几天前,我们还要遮掩口鼻去抵挡漫天的“沙尘”.我们不能自由地呼吸,我们咀
倾听,是课堂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此路通畅,信息输入就顺利,课堂效率就高;此路堵塞,信息输入就受阻,课堂效率就低.因此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少的首要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句,历来解说纷纭,本文分三个部分:三十年之众说,将所收集到的有关“三十年”的各种解说评析其短长;弄清两个问题,享年几何
随着新课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的提出,初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本文笔者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