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术语对接的复象现场与历史经验——以“文学”“艺术”“文艺”为例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u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学术分科中的“文学”“艺术”“文艺”等术语,大多是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过程中经日本中介移植、涵化所得,古今转换、中外对接的交错势必造成概念的叠加增殖与术语的交叉混用。其中,“文学”净化为以文字表达情感的“语言艺术”,属纯文学概念,同时又与“文章博学”的传统杂文学概念相纠缠。“艺术”最初被译为“美术”,既涵括狭义的造型艺术,又指一般的“美的艺术”,其中也包括文学。有时,日中学人又以“文艺”替换“文学”或“艺术”,或作为二者的合称。对这种“星丛”概念相互指涉以及术语“活态生成”复杂性的历史探微,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中国文学、艺术学科现代转型的真实过程。
其他文献
传统见证观认为,见证文学必须坚持纪实原则,拒绝虚构.但在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这样的见证文学观正在遭到质疑,从而导致对见证文学之真实性的重新理解.首先,真实与虚构、亲历记忆与非亲历记忆的相互缠绕、混合,是西方自传书写中后现代转向的一个关键表征,并且具有心理学上的依据.其次,见证文学见证的是一个个的个体在极权主义极端环境下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性.这意味着见证文学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人物内心,其真实性诉求不能排斥个人化的主观心理真实.最后,文学见证作为词语的世界,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叙述技巧使材料生成为作品,
在文学理论思潮中,巴赫金是一座无法绕开的高峰,其理论成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财富之一被人津津乐道——人们不仅惊异于其文论话语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怪异,还惊喜地发现无论哪家哪派,几乎都可从他那里找到思想的共鸣点.理解巴赫金,也便成为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思维迷宫,破解全球化格局中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理论相互影响和接受、变形与新生之谜的一把钥匙.研究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影响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反观中国学界对巴赫金理论(进而也包括对所有外国文学理论)的接受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内容、规范、方法、价值等进行的一次较为完整的总结和反思,作者既注重对古典文献学传统的继承,又强调对西方和现代史料学经验的借鉴,更强调文学史料学自身的特性;既强调旧法新用,又注重吸收新的方法;既注重介绍可以言明的技艺,又提倡"默会知识"的支援,力图以"史料批判"的理论重新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
期刊
期刊
2021年10月出版ISBN978-7-5201-9064-0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者以及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以及坊间对郭沫若的的认识多有偏差,将郭沫若塑造成"两面人""墙头草"等形象,诸多言论都是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之上.本书对于一个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其他问题上的种种"流言"与"抹黑",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加诸郭沫若身上的不实之词.
期刊
“转向”是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末期出现的思想现象。鲁迅对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转向”情况相当关注,而且在与日本友人谈话中也常用“转向”一词来描述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脱离者,同时对中日两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之间的差异也有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在东亚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范畴中讨论“转向”问题时,不可忽视的是一直关注该问题的“鲁迅之眼”。鲁迅的日本友人于1936年先后发表的两篇访谈录,即原胜《紧邻鲁迅先生》与鹿地亘《跟鲁迅谈话》涉及鲁迅对“转向”问题的基本看法,它们与同时代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可探讨鲁迅对“转
殷人以干支纪日,其纪日用语仅用以满足占卜所需,没有明确的线性叙事意图,也未发展出成型的历时叙事方式。周人则习惯于月相纪日法,在西周建制以后,既以干支日号承袭了殷商历制,又将月相名糅入纪日用语,建立起新的纪日范式。随着宗法制在西周早中期的建立和完善,周人产生了历史叙事的需求。为了将散落在各个时间点的事件编次为具有因果关联的历史,在西周早中期的部分铭文及传世文献中,周人以纪日用语在篇首设定时间起点,借助""字结构建立起时间连续性,以使不同性质、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事件遵照时间逻辑相互关联。"以时系事"
诗禁哑韵这一诗学主张,立论以韵字声响为本,未能具体审视哑韵之于诗情诗境的表达作用,立论有失偏颇。韵字音声本身富有情感色彩,用于抒发性情之诗体,当随情而押,只论其在诗中与诗情诗境合与不合,其本身之或响或哑本不必多言其是非。陈三立七律是近世诗坛中多押哑韵而仍蜚声海内的创作实绩,其所押哑韵能助益于诗情诗境,有着韵可言情的艺术功效,可以佐证诗禁哑韵说之不成立。
曹寅以“楝亭图”遍征江南名家题咏,演为清初江南文坛盛事。进入文学史的“过程”来考察其内蕴有三:“图咏”自具旧京意象引发曹寅与遗民、新贵三者共鸣,唱和遂众;“图咏”最早实由曹寅亲绘“楝图”征咏而起,纳兰性德、尤侗以“甘棠”意象鼓吹之,咏歌基调遂定型;“图咏”主导精神指向曹寅内心深处的“江南记忆”,它是楝亭心史的精神底色。此举政治上默契地配合了清初康熙试图收服江南“士心”的决策;文学上,围绕“江南记忆”内在质素的递转,楝亭诗风渐由沉郁悲感趋向蕴藉风华,与之题咏的江南士人也同时完成了对晚明士风、诗风的嬗变与交接
在早期中国诗歌成篇、表演、流通与传世问题上,学界通常将各首诗歌视为彼此分离且具象化的个体、以《毛诗》中所见的那种形式存在,与此立场不同,我们建议将它们视作有限素材库的诸种特定实现。在这些素材库中,作为个体的诗歌文本仅仅是某个包含多种理念和表达之共享整体的诸多具体实现之一。这一分析源自于对写本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双向考察,也得益于在中国中古文学与其它早期及中古文学传统之间建立起的比较视野。通过强调诗歌形成乃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我们认为应该摒弃诸如“原本”、作者以及“原作”时刻的概念,这些概念在前帝国时代的早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