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延时运营特征及难点研究

来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时运营作为一项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需求,旨在通过选择网络中部分线路在其常规运营结束后继续运营一段时间,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夜间出行需求和运营管理部门的某些特定延时运营目标.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延时运营为背景,从社会经济发展、夜间公共交通服务需求等角度分析了延时运营的必要性;以上海地铁网络为例,从客流的增长性、周期性和不均衡性3个角度研究了网络夜间客流规律;从乘客出行特征、运输组织特征和网络可达性角度分析了网络延时运营时段的运营特征;最后,基于延时运营时段网络需求和供给特征,从网络延时运行计划的综合编制及优化着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延时运营的主要难点,为促进夜间经济深入发展、提供更好的夜间公共交通服务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高海拔环境下火灾扩散规律和人员疏散能力,采用火灾动力学模型(FDS)对海拔3 500 m的施工隧道进行火灾模拟,并使用AnyLogic软件搭建人员疏散仿真模型,将火灾产物数据作为输入辅助人群疏散模拟.研究火灾规模在20 MW时,隧道内特征高度2 m处温度、能见度和CO浓度的数值变化.结合火灾产物对人体伤害的量化公式,修正社会力模型中行人期望速度,使行人速度随火灾产物数据动态变化.最后根据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施工区域、不同响应时间下的人员疏散情况,提出合理的疏散建议.仿真结果表明:起火点附近的烟气以上
准确的短时客流预测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良好运营提供保障,为提高预测的精度,提出将IPSO算法和LSTM模型进行组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针对PSO算法不能很好地区分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引入自适应变化的惯性权重和时间因子,动态调整粒子的移动步长,提高PSO算法全局搜索的能力;借鉴遗传算法中的变异机制,引入自适应变异函数,使PSO算法具有跳出局部范围的能力.利用IPSO算法对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学习率和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进行寻优,构建IPSO-LSTM组合预测模型,对城
结合TOD一体化设计理念,分别从车辆基地接轨方式和总图布置方案出发,进行了基于TOD一体化设计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总图方案研究.通过对5种不同接轨方式对比分析得出:车辆基地平行正线接轨均有利于一体化开发,位于中部贯通式布置形式投资略高于其他方案,但对车辆基地工艺性能和一体化开发均较为有利.对车辆基地总图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得出:上盖开发价值大的建构筑物应邻近站点设置,以充分利用站点辐射影响范围,上盖开发价值小的建构筑物及试车线应远离站点设置,咽喉区应规则整齐,不宜上盖开发的单体应远离一体化开发区并设置于盖板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步入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途径.基于改进的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研究铁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铁路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效应、转移成本效应和交易成本效应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城乡人口流动格局和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对我国近2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铁路发展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但这种促进作用正在逐步弱化.基于此,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应当进一步明确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
建立适应我国铁路运输调度自身特点,满足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运输调度服务清算体系是我国铁路运输改革的关键环节.基于我国铁路运输调度服务实际情况,提出铁路运输调度服务清算的实现目标、遵循原则及实施路径,从调度资源投入和贡献产出的角度出发,构建铁路运输调度服务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开展铁路运输调度资源投入核心指标研究,综合考虑核心指标的特点和铁路运输调度特征,研究提出运输调度服务清算指标建议:营业里程作为基础指标,通过总重吨公里作为综合指标,货运机车旅行速度作为激励指标.研究结果对提升铁路运输企业治
铁路机车车载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繁琐的数据通信需要制定大量的数据结构和通信协议,这不仅增加了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而且对维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通过研究基于FlatBuffers的数据序列化技术,并与常用的数据序列化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技术特点与优势.依据FlatBuffers技术原理,将其应用到业务场景复杂、数据交互量大、运用维护频繁的HXD2机车辅助驾驶系统交互数据序列化处理过程中,并对其应用性能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实际应用验证表明该技术融合了二进制数据序列化技术的效率和文本序列化
为科学合理地选择高速铁路Wi-Fi车地通信最优建设方案,以典型线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车地通信影响指标,提出一种改进的集成赋权方法,首先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WA)算子计算指标得分与其位置间比例关系衡量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拉开档次的差异驱动模型获取权重系数,并对两种赋权结果进行集成组合,最后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指标间加权关联度.将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抽象为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分别从3种高速铁路Wi-Fi车地通信备选方案中选取12个定性、定量指标,构建高速铁路车地通信方案比选评价体系,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
旅客列车开行效益评测模型是评价铁路企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参考,将旅客列车担当收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通过合理的分摊方式归集至单趟客车,实现单趟客车月度盈亏结果的查询和比对,为指导客运部门开车提供数据支持.模型依托旅客列车开行效益评测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分类确定成本分摊原则,实现单趟客车测算依据的一致性,使得同一趟客车各年数据的比对分析和同方向旅客列车的分类分析变得更加准确和快捷.该系统在既有客车盈亏测算的基础上还实现了预计开行客车改变开行方式后的比选,为灵活开行旅客列车提供便利,测算模型将逐渐成
对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组织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组织管理存在的七大问题,围绕安全、质量、进度三大目标,基于铁路局集团公司层面,提出构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组织管理标准化体系所要注意的“七化”,即规章制度体系化、全程管理流程化、工作内容模板化、管理方法系统化、现场管理闭环化、管理末梢精细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突出责任分工、过程控制、注意事项、工作标准,把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涉及的要素、环节、领域,按照其内在联系整合
交通设施是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空间交换的核心载体,交通可达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指向的重要因素.基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可达性系数、经济潜力指数等指标,分析高速铁路发展对成渝地区交通可达性的影响;采用经济引力模型测算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条件下的经济联系强度,探讨交通运输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成渝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区域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量的提升存在明显的“廊道效应”,成德绵城市带和成渝发展主轴沿线城市受益较多;高速铁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