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及治疗方法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患儿发作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256例SVT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发作年龄分0~3岁、>3~6岁、>6岁组;根据发作时不同心率分<180次/min、180~260次/min、>260次/min组;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分物理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射频消融组。收集患儿SVT发作频次,发作时心率,发作终止后2 h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脑利钠肽(brain natiuretic peptide,BNP)指标;统计各治疗组的转复率。

结果

256例患儿中,男135例,女121例;年龄1个月~18岁,平均年龄(10.2±2.2)岁,SVT发作1~8次。SVT发作时心率越快,CK-MB、cTnI和BNP越高(P<0.05)。物理治疗组转复率27.6%,药物治疗组转复率98.0%,射频消融组根治率100%。ATP成功复律34例(47.2%),普罗帕酮成功复律109例(71.7%),西地兰成功复律64例(67.3%),异搏定成功复律31例(59.6%),索他洛尔成功复律24例(61.5%),胺碘酮成功复律29例(54.7%)。应用2种药物转律成功82例(32.7%);应用3种药物转律成功38例(15.1%)。

结论

SVT发作时对多数患儿有心肌损伤;心率越快,心肌的损伤就越重;儿童SVT的治疗临床上大龄儿童仍应首选物理治疗,无效则应选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转复率高。射频消融是目前临床上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简便快捷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用于鉴别不同胶类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方法采用DSC法,样品粒度100目,以铝坩埚为参照物,氮气为气氛,流速100 ml/min,考察最佳升温范围和升温速率。以优化后的DSC试验条件,鉴别42批次的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饮片及配方颗粒。结果DSC试验最佳升温范围30~500 ℃,升温速率30
综述不同针刺方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认为康复训练可联合多种针刺方法,有浮针、火针、头针、眼针、舌针、项针、腹针、体针等,且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吞咽、语言、认知及运动等功能障碍;不同方法各有优势,如舌针及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更多用于治疗吞咽及语言功能障碍;临床针对脑卒中所致不同功能障碍应制定恰当方案,对合并多种功能障碍者,可联合应用不同针法。
目的挖掘张炳厚教授治疗失眠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10月1日-2019年7月31日张教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失眠的中药内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方药数据库,提取用药频次,聚类分析遣药组方模式、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和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83首处方,其中患者中医证型主要有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型3种,涉及中药13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是酸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展示了独特优势。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药的有机结合,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中医药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从而针对性的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避免负面效应、出台医疗法规等相应对策,在保留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同时,应结合中医药固有的知识特点,充分利用人
介绍李廷荃教授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经验。李教授强调肠息肉生长的大环境是湿热,阻断肠息肉复发的根本是要改变息肉生长的内环境,根据体质可调理论,运用四妙散调节患者湿热内环境,使之趋于平和质。治疗中注重辨证、辨病、辨体质相结合,运用清热燥湿法,且重视活血化瘀、解毒散结、补气健脾药的应用。文中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目的评价中药花七散和维生素C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慢性疼痛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6例和治疗组104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复方花七散。2组均自骨折当日起服药,连续服用50 d,随访至骨折第52周。采用VAS量表评估患者骨折处疼痛程度,采用Von Frey Hairs纤毛机械
目的评价苏蝉益肾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苏蝉益肾汤。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混合痔术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术后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熏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及症状缓解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0.0%(36/45),
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多以降逆和胃为主,少有从肝肾论治。临床运用滋补肝肾法治验一则,认为患者平素体虚,脾肾失于温养,肾不纳气则引气上逆;又平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调致气血不调,又化火灼伤阴液,使肝失濡养,虚气上逆;诊疗时观察到患者呃逆声低,辨其脉为双寸上脉,由长桑君脉法知寸上脉为阴虚,左寸上候肝肾,右寸上候心肺。四诊合参,突破传统治法,取得佳效。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虎力散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筛选虎力散胶囊的有效活性成分,结合UniProt数据库挖掘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挖掘RA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图。通过对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析后,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以关键靶点蛋白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