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饮水安全受到广泛的关注。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与身体健康。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在农村饮水安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成为社会发展重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旨在保障农村的饮水安全。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85
  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如果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地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并威胁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必须根据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加大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力度,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充分发挥饮水工程在饮水安全中的积极作用。
  1 农村饮水工程现状
  农村饮水工程分布广且建设项目较多,分布零散,乡镇地区均建设了自來水厂,供水管网能够延伸到各个村庄。供水管道的铺设等,促使我国农村地区自来水管网得到了不断健全,而农村地区的交通、地质条件及经济因素等都对饮水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我国的农村饮水工程在建设、管理等过程中所需资金都是由国家财政及地方财政支付,群众最终受益,然而在土地征收等方面存在补偿问题,因此,必须调动群众力量,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政府部门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顺利建设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的制水成本相对较高,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因此工程具备公益性。此外,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农村人畜等饮水问题,农村地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整体的用水量相对较小,工程供水规模相对较小,收益低,而工程投资相对较大,供水成本高,因此限制了农村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1]。
  2 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2.1 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性与持续性
  1)必须保证农村地区饮用水供给水源的安全性及持续性。这不但关系到饮水工程是否能够满足于农村居民的饮水需求,并且关系到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发现及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2)针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结合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与规范标准,建设高标准的规模化饮水工程,并引导当地居民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及实际需求来保存饮用水,以防止在干旱时节农村地区出现饮用水无法充足供给的问题,确保农村地区饮用水的安全及持续性,充分满足农村居民对水资源的多元化需求[2]。
  2.2 增强水质检测力度
  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各地区的水资源品质与安全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便会直接影响到农村饮水的安全性,威胁到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农村地区必须加强饮水品质的检测力度,保证农村饮水能够达到国家制定的饮水标准,从而满足农村居民对饮水质量的需求。针对饮水检测不合格的饮用水,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组织专业人员检查具体原因,及时调整饮水工程的管理机制,保证饮水的质量与安全性。
  2.3 做好饮水安全的科学规划
  1)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展开规划工作时,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引导及督促农村地区的居民,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及法规条例,做好饮水规划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农村饮水水源基地受到不良污染等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农村饮水安全,保证农村居民能够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必须结合农村地区社会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区域的整体规划力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设备保证水资源保护区域的科学规划。3)必须加大农村地区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力度,分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效性。4)重视及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明确主要思想及工作方针等内容,保证各项操作的规范性,从而最大程度上地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3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
  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效果,可以从几下几方面着手进行。1)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的监管体系,针对现行的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及措施等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结合地区内实际情况,组织高质量的管理工作。2)明确划分各相关部门、机构、工作岗位及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及管理任务等,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有效性。3)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动态化、全方位监控,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4)针对各地区饮水工程的运行情况及工程管理的落实情况,明确农村地区饮水工程产权,从而保证管理经费的有效利用。5)结合农村地区发展需求及工程运行实际情况,积极完善及优化现行的饮水工程机制,从而保证饮水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展开。近年来,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规模与数量持续增加,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部门及人员必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明确现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漏洞,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改与完善,从而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保证水资源的安全及持续供给,最大程度上发挥农村饮水工程的积极作用[3]。
  3.2 增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
  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可持续运行,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农村地区各饮水工程的管理力度。1)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联系,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饮水安全意识,并充分了解与掌握饮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利用电视、广播、宣传册等宣传途径,结合互联网及新媒体等全新的宣传渠道,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做好节水理念的推广,提高基层群众的节水保水意识,杜绝水资源的浪费等问题。3)引导基层群众参与到饮水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中,为各项饮水管理制度的落实奠定群众基础。4)按照农村饮水工程的规模和数量等要素,增强饮水工程安全管理力度。5)农村饮水工程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须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深入挖掘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原因,找到第一责任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6)针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或个人,必须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保证农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7)增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饮水工程的供水能力与安全性。地表水的水源保护区域应当保证区域内所有的水域及陆域的安全性,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域包括地下水水源、开采井周边及周边地表区域。8)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深入调查研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及风险可控等原则,建立健全地区内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域的管理机制,保证水源地的安全性[4]。   3.3 增强农村饮水工程各环节的管理力度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涉及各个方面的细节内容,为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必须保证管理人员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控各个细节部分,防止因细节上的忽略,进而影响到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从而全方位地保证农村饮水安全性。1)在农村地区饮水工程的各类供水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设备的运营维护与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组建专门的供水设备管理工作队伍,定期清理及检查供水设备,以控制供水设备与供水管道中细菌微生物与杂质的数量,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饮水安全性。2)进一步明確产权归属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必须明确农村地区各个饮水工程的产权主体,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产权分级的全新管理模式,针对农村地区的各个饮水供水工程,实行科学的分级管理。采取分布划分等方式,其中干支管设施的产权是国家所有,需要专门的管理部门组织日常管理工作;入户的供水管道等属于农村居民个人所有;农村集资建设并由国家提供部分补助的饮水工程,产权应当归于农村集体所有。分级管理以保证饮水工程管理的全面落实。3)饮水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还应积极地扩展资金的筹措渠道与途径,利用财政拨款、个人募集等多元化的方式来筹集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的资金。4)与饮水供水设备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引进现代化的饮水供水设备,做好现有供水设备管道的升级改造,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饮水管理技术队伍,提高农村地区饮水水质及安全性。5)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在保障农村地区生活用水安全与持续的同时,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村饮水工程的成本投入,降低各类资源的不必要消耗,提高饮水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的综合效益[5]。
  4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及饮水工程建设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明确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解决,增强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农村饮水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 孙晓梅.浅谈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6)90-91.
  [2] 孟凤英.浅析农村饮水安全措施与饮水工程管理[J].农家参谋,2019(19):9.
  [3] 苗蒙蒙.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商品与质量, 2019(6):40.
  [4] 张万茂.浅析金羊灌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践与思考[J].现代园艺,2020(11):208-209.
  [5] 朱志文.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管理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19(22):119-120.
  (责任编辑:刘 昀)
其他文献
摘 要 爱媛28为日本选育的优质早熟杂柑品种,在浙江象山地区引进发展较早,为早熟柑橘的代表性品种之一;近年来,重庆地区爱媛28发展速度较快,在长寿、巫山、忠县、璧山、垫江、开州等多个区县均有发展,面积约2 667 hm2,市场行情较好,销售压力较小。从生态环境、品质表现、生产效益、市场行情等方面分析了爱媛28在重庆地区的发展前景。初步提出重庆地区爱媛28产业发展建议:脱毒种苗是基础,栽培技术是关键
现代化水稻种植模式下,既需要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也需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水稻施肥有增加产量的作用,但不合理施肥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水稻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作简单论述,并提出解决策略。
摘 要 农业环境保护是科学使用各种农业相关的自然资源,以防农业环境和农业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避免农业生态破坏。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从农药污染、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层面及其他层面分析了农业环境遭受污染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思路及措施。  关键词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山东省诸城市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
摘 要 岩溶地區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工程的目的是通过人工种植牧草,发展圈养舍饲牛羊产业,杜绝放养牛羊损害天然草、树对环境造成破坏,以促进岩溶地区农村草食畜业与生态环保持续协调发展。在组织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发展工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实践中,总结归纳了牧草种植和综合利用实用技术要点,以促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关键词 石漠化;综合治理;牧草种植;综合利用;岩溶地区 
摘 要 为研究辽宁省桓仁县森林的碳储量,通过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对森林资源变更数据按优势树种和不同林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柞树和落叶松的碳储量远大于其他树种,不同林龄碳储量大小顺序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储密度顺序为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  关键词 优势树种;林龄组;碳储量;辽宁省桓仁县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志码:A DOI:10
摘 要 在物联网技术逐渐完善、成熟的背景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北方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物联网技术出发,探讨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分析智能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管理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益,为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北方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S625;TP391.44;TN929.5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农产品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政府倡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形象代言,是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阐述发展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重庆市涪陵区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涪陵区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引导;坚持品牌发展扶持政策;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重庆市涪陵区  中图分类号:F32
摘 要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尾菜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导致环境污染。结合实践,从直接还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5个方面对比不同处理方式的生态效益,以期为尾菜资源化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尾菜;资源化;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93  蔬菜
摘 要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口基数较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存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及机械化发展趋势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日益凸显,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我国兴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摘 要 在重庆市开州区对7个华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引种示范,比较分析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田间性状、产量及晚疫病抗性等,以筛选适宜在开州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华薯4号、华薯13号、华薯2号和华渝5号的田间综合表现较好,生育期适中,晚疫病抗性均达到中等以上,667 m2产量分别达到2 856.3、2 748.5、2 383.4、2 192.4 kg,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