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额时间序列进交叉临界区——中国贸易额超美与否的数据解读和态势分析

来源 :国际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和美国分别公布了各自的2012年货物贸易额数据,境外媒体纷纷热议中国贸易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月13日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接收媒体采访,称在比较时应该按世贸组织的统计口径比较中关两国贸易额。按此口径,我国2012年货物贸易额为38667.60亿美元,比美国的可比数据38824亿美元少156.40亿美元。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最终结论还需等待世贸组织今年2月底或3月初公布的数据和排名。2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重申一周前对外贸易司负责人对媒体关于中国货物贸易额是否超过美国的答复。什么是世贸组织对货物贸易额的统计口径?境外媒体所持观点的依据又如何?本刊请中国单位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副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贾怀勤对此给予解读和分析。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行,是党中央为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实时变化,顺应全球经济发展局势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性决策,既能为促进国际经济有序发展打造良好平台,也可从本质上提高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一带一路"倡议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使中国经济再次得到腾飞式发展,还有效带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对深化国际贸易发展产生极大推动作用.
期刊
2020年以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10+3国家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促进10+3供应链互联互通有利于增强区域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区域经济尽快恢复发展。本文通过对与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有贸易投资往来的中国海外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10+3区域供应链互联互通的影响以及企业供应链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和分析,指出疫情虽对中国企业在10+3区域的供应链互联互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企业大多没有转移生产基地的计划,10+3区域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难以在短期内被替代。进入后疫情时代,
十余年来,几乎从“4123世界读书日”开始。绵延到“6.1儿童节”。在这一个多月时段里。有关阅读活动的新闻报道,有关阅读文化的话题讨论,有关名流登台讲座的花絮,总是在报端网上不绝如缕。而专家学者们给予读者的阅读建议,乃至种种“好书榜”、“影响书目”和“导读书单子”,及出版社推出的首发新书,也都会纷至沓来,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回国已3个多月了。在美国时就受李老师所托,让我写点对美国图书馆的认识。本人才疏学浅。本不敢提笔卷首,但因友人兼同行之请.实在不好推辞。虽说是随感,没有规定的字数和体裁.但我一直在思考该写点什么。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访学1年,
对《丽宋楼藏书志》所录域外文献学术价值的考察,需在东亚文化交流畛域下,穷究陆氏辑录域外文献之因,追溯汉籍在东亚文化融通中的传播轨迹,方可加以洞悉。其学术价值体现于三方面:一是书目提要于原书序跋、名家手跋多所辑录,二为《四库全书总目》之补充,三是补撰《清史稿·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之阙漏书目。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下同)毗邻中国西北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支点和首要目标区。本文结合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的演进阶段及特征,以能源资源行业为例探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中潜藏的政治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分三个阶段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历程,即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经贸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对外经贸焕发新生阶段,以及新时代对外经贸步入新征程阶段。其次,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经贸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中国国民经济、世界经贸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最后,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对外经贸发展基本经验,这也是未来进一步巩固经贸大国地位,加快建设经贸强国的基本方针。
2012年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但未进入快车道。相对于2011年美国全年GDP增长1.7%而言,2012年一季度美国GDP增速提高到1.9%,二季度GDP增速又回落到1.3%。
2011年3月,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秘书处设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研究制定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建议稿),讨论并委托秘书处制定教指委具体工作规则以及2011年度工作要点,并就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专业学位招生考试等问题,形成了一致意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