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分别采用西药、中药与手术治疗后都痊愈,有效率为100%。结论 急性盆腔炎患者起病时均有下腹痛,伴发热、寒战,主要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性传播的病原体,可根据病情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关键词】 急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方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01-02
急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急性炎性反应。如不及时控制和治疗,则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回顾性分析12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全部病例均通过血常规及B超检查,排除外科宫外孕等其他疾病,根据患者年龄及婚姻情况分:已婚122例,未婚6例,年龄17-48岁,平均32岁。根据病史可分为:人工流产术后及产后发病15例,月经期有盆浴史者13例,月经期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期有性交史者18例,无明确诱因者82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起病时均有下腹痛,伴发热、寒战。12例伴有腹膜炎,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症状。35例呈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腹胀,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经盆腔检查:66例阴道充血、灼热、有大量脓性分泌物;21例后穹窿触痛,宫颈抬举痛;11例子宫略大而软、压痛、活动受限;8例附件区增厚,压痛,包块;22例仅有下腹痛症状。
1.3 方法 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
2 结 果
本院102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痊愈;本院12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痊愈;本院患者14例采用手术治疗痊愈。
3 讨 论
主要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性传播的病原体(如淋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疱疹病毒)。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是产后或流产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性反应直接蔓延。急性盆腔炎可使机体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等。在治疗方法中,抗生素的选用根据药敏试验较为合理,但在化验结果获得之前,需要根据病史、临床特点推测为何种病原体,并参考发病后用过何种抗生素等选择用药。由于急性盆腔炎的病原体很多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又有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之分,因此,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多采用联合用药。针对患者临床症状,选用抗生素如下:对革兰阳性球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阴性球菌及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但容易产生耐药。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强,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酶性较强、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及抗酶性能优于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第二代强。四环素类主要用于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
12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痊愈。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寒战、腹痛拒按、腰酸坠痛、带下增多、色黄黏稠、其气秽臭、口干喜饮、恶心纳差、心烦不安、月经提前、量多色红、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治宜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法。选方为银翘红酱解毒加减。配方为:银花20g,连翘、红藤各15g,败酱草、薏苡仁各20g,丹皮、栀子、赤芍各12g,桃仁10g,延胡索15g,川楝子12g,乳香12g,没药12g。带多色黄秽臭者加黄柏12g,车前子10g,茵陈、白花蛇草、鱼腥草、土苓各15g;高热神昏谵言,烦躁不安,为邪毒传入血分之证者,可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大便秘结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10g,川朴12g;大便里急后重者加黄芩10g,黄连6g,葛根12g;小便短赤,尿频尿急者可加车前子10g,泽泻10g;肿块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各10g,厚朴10g;热毒内陷、元气虚脱者加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水煎服,2次/d,1剂/d。14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痊愈,主要是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和脓肿破裂患者,其中脓肿破裂患者表现为突然腹痛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腹部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现,均应怀疑为脓肿破裂,需立即剖腹探查。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范围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态等条件全面考虑。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术范围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若为盆腔脓肿或盆腔结缔组织脓肿(腹膜外脓肿),可根据脓肿位置经阴道或下腹部切开排脓引流,若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入抗生素;若脓肿位置较高,且较表浅,例如盆腔腹膜外脓肿向上延伸超出盆腔者,于髂凹处可扪及包块时,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行腹膜外切开引流排脓。
参考文献
[1] 徐福荣.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11(4):128.
[2] 卓开华.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J].当代医学,2010,32(7):341.
[3] 武春梅.100例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2010(05).
[4] 吴杰,刘鹤,葛凤兰.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
【关键词】 急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方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01-02
急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急性炎性反应。如不及时控制和治疗,则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回顾性分析12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全部病例均通过血常规及B超检查,排除外科宫外孕等其他疾病,根据患者年龄及婚姻情况分:已婚122例,未婚6例,年龄17-48岁,平均32岁。根据病史可分为:人工流产术后及产后发病15例,月经期有盆浴史者13例,月经期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期有性交史者18例,无明确诱因者82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起病时均有下腹痛,伴发热、寒战。12例伴有腹膜炎,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症状。35例呈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腹胀,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经盆腔检查:66例阴道充血、灼热、有大量脓性分泌物;21例后穹窿触痛,宫颈抬举痛;11例子宫略大而软、压痛、活动受限;8例附件区增厚,压痛,包块;22例仅有下腹痛症状。
1.3 方法 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手术治疗。
2 结 果
本院102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痊愈;本院12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痊愈;本院患者14例采用手术治疗痊愈。
3 讨 论
主要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性传播的病原体(如淋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疱疹病毒)。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是产后或流产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性反应直接蔓延。急性盆腔炎可使机体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等。在治疗方法中,抗生素的选用根据药敏试验较为合理,但在化验结果获得之前,需要根据病史、临床特点推测为何种病原体,并参考发病后用过何种抗生素等选择用药。由于急性盆腔炎的病原体很多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又有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之分,因此,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多采用联合用药。针对患者临床症状,选用抗生素如下:对革兰阳性球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阴性球菌及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但容易产生耐药。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强,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酶性较强、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及抗酶性能优于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第二代强。四环素类主要用于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
12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痊愈。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寒战、腹痛拒按、腰酸坠痛、带下增多、色黄黏稠、其气秽臭、口干喜饮、恶心纳差、心烦不安、月经提前、量多色红、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治宜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法。选方为银翘红酱解毒加减。配方为:银花20g,连翘、红藤各15g,败酱草、薏苡仁各20g,丹皮、栀子、赤芍各12g,桃仁10g,延胡索15g,川楝子12g,乳香12g,没药12g。带多色黄秽臭者加黄柏12g,车前子10g,茵陈、白花蛇草、鱼腥草、土苓各15g;高热神昏谵言,烦躁不安,为邪毒传入血分之证者,可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大便秘结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10g,川朴12g;大便里急后重者加黄芩10g,黄连6g,葛根12g;小便短赤,尿频尿急者可加车前子10g,泽泻10g;肿块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各10g,厚朴10g;热毒内陷、元气虚脱者加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水煎服,2次/d,1剂/d。14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痊愈,主要是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和脓肿破裂患者,其中脓肿破裂患者表现为突然腹痛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腹部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现,均应怀疑为脓肿破裂,需立即剖腹探查。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范围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态等条件全面考虑。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术范围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若为盆腔脓肿或盆腔结缔组织脓肿(腹膜外脓肿),可根据脓肿位置经阴道或下腹部切开排脓引流,若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入抗生素;若脓肿位置较高,且较表浅,例如盆腔腹膜外脓肿向上延伸超出盆腔者,于髂凹处可扪及包块时,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行腹膜外切开引流排脓。
参考文献
[1] 徐福荣.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11(4):128.
[2] 卓开华.临床病例分析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J].当代医学,2010,32(7):341.
[3] 武春梅.100例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2010(05).
[4] 吴杰,刘鹤,葛凤兰.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