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黏膜下血肿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1岁,闪腹痛1d伴呕血2次总量约50ml入院。发病前曾多次干呕,既往无特殊疾病及服药史。查体:生命征平稳,贫血貌,剑突下轻压痛。实验室检查:叭红蛋白74g/L,肝炎指标筛查均阴性,肝功能、凝血功能正常。腹部CT平扫见胃小弯侧突入腔内高密度影,边缘光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在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中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方法确诊的125例UC患者经白光内镜和EUS检查,其中51例行放大内镜检查。根据白光内镜黏膜形态、放大内镜腺开口进行分级,比较各分级下内镜超声测得的肠壁总厚度。结果白光内镜下判断UC炎症程度:重度16例、中度46例、轻度44例、缓解期19例,EUS测得肠壁总厚度分别为(5.903±1.551)m
目的探索消化道复杂手术后胰胆系统疾病内镜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例复杂消化道手术(2例Roux-en-Y术、2例Whipple术)后进行气囊辅助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1例患者为单纯双气囊小肠镜探查手术后胆肠吻合口,3例为气囊辅助内镜检查结合ERCP技术。结果1例患者成功实施治疗性ERCP,其余3例患者明确了诊断。4例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出血、穿孔等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气囊辅助内镜检查法结合ERC
目的通过观察^125I粒子食管支架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评价其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7例接受^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存期,并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标准问卷(QLQ-C30)和食管癌专用量表(QLQ-OES18)评价食管支架植入前、植人后1周、植入后3个月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观察时
患者男,59岁,吞咽梗阻感2个月,外院食管吞钡检查见食管中段直径约2cm的类圆形充盈缺损,上段食管轻度扩张,钡剂通过中度受阻。人院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常规实验室检查及X线胸片、
目的初步探讨计算机定量分析食管黏膜碘染色后的色变数据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价值。方法应用Lugol碘液对58例患者食管的可疑病灶进行染色,采集图像,进行病理活检,应用计算机的颜色定量分析软件对黏膜颜色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8例患者共发现62个异常染色灶,其中黏膜组织慢性炎症19个,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3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1个,鳞状细胞癌19个。颜色分量参数R/R’(红色)及H/
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transformationoftheportalvein,CTPV)是指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为减轻门静脉高压,机体代偿性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枝循环或阻塞后的再通。CTPV患者可反复呕血和解柏油样便,伴有轻到中度的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我院2003年至2011年采用内镜套扎(endoscopicvar
研究大肠癌淋巴管转移机制不仅对预测大肠癌预后有帮助,而且可能为大肠癌患者制定完善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数。
目的 评价应用金属止血夹在内镜全层切除术中闭合胃缺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共62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其中男22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5岁,均由超声内镜和CT明确诊断为源于固有肌层、与浆膜紧密粘连的胃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完整全层切除病灶后,经内镜活检通道、直视下应用金属止血夹缝合全层缺损创面.观察术中金属止血夹缝合的成功率;术后内镜随访,
患者男性,57岁。患者于10余年前出现腹胀不适,间断发作,诱因多为饮食不规律,自服助消化、改善胃肠动力等药物后可缓解,但反复迁延至今。结肠镜检查:回肓部可见一长蒂2.0cm×3.0em长球形黏膜隆起,蒂粗约0.8em。胃镜检企: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超声结肠镜检查:
为了增进内镜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组织粘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技术的推广,北京东林富士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组织胶最佳个案评选活动。参评要求如下:单个消化道静脉曲张病例,使用康派特医用胶栓塞型治疗,有完整的内镜和随访资料。提供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图片(随访需3个月以上),图片上注明姓名、日期;并附简单病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