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文从字顺》写作专题教学设计探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本七年级下册《文从字顺》写作专题教学存在写作动机激发不够、过程指导缺乏等问题。文章借助交际语境写作有关理论,通过创设写作任务情境、分析学习要素、研制评价量表、开发写作支架等手段,结合实践尝试,探讨操作性强的写作教学设计。
  关键词:《文从字顺》;写作任务情境;写作学习支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049-03
  一、根据专题要求设计写作任务情境
  交际语境理论认为,写作是面对特定读者,为达成某种目的,运用语言文字等手段,明示信息,传达意义,构造語篇表达和交流的活动[1]。写作任务情境教学[2] 是指将写作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学习融入真实(或类真实)世界(有目的、有读者)的写作任务之中的写作样式。写作任务设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利用真实的情境和设置拟真情境。写作任务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形成读者意识,解决好学生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的问题。
  《文从字顺》写作专题属于写作技能的训练,需要达到的主要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如用词准确,无病句等。因而,本专题的写作任务情境既可以利用真实的情境,也可以设置拟真情境,目的主要是提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且能进一步检测学生存在于写作技能方面的问题,以对症下药,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任务情境一:作文小医生
  在学生已完成的习作中,选取一些在文从字顺方面有问题的作文片段,并分为三类:①用词不当、重复累赘类;②句意不连贯,不通顺类;③标点错用,错别字类,把这些问题片段通过PPT课件展示,让学生来当一当作文小医生,找出这些片段中存在的毛病,并举一反三,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
  设置写作任务情境一的目的是在写作前的指导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学生以往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未达到文从字顺写作要求的问题。
  写作任务情境二
  “妈妈,我想对你说”感恩活动——将自己的心里话写成一封信,在母亲节这一天送给母亲。公历5月的第2个周日是母亲节,是一个感恩母亲的日子。可以利用这一真实情境,开展写作活动。由说到写,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最后完成整篇。
  任务一:妈妈,您常说:“ ”
  任务二:围绕妈妈常说的这句话,扩写一个小段。写出妈妈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为什么常说这一句话,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任务三:每当你听到妈妈说这句话,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围绕妈妈常说的这句话,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设置写作任务情境二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提高写作兴趣。利用真实写作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从而解决好学生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的问题,并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落实本专题的核心技能训练。
  二、学习要素的确定与评价量表的开发
  完成任务情境一需要的能力和条件:要能够发现片段中的问题并能够从具体问题中归纳提升出一类问题;要能够举一反三,找出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完成任务情境二需要的能力和条件:能产生真挚的情感,并能够口头表达出来;能够将口头表达的内容转化为文字;能够用词准确,无歧义,不重复啰嗦;能够扩句,将一句话扩充成一段话;能够按照一定顺序完整叙述一件事情;有语句的修缮能力,能够发现语句存在的问题,并修改;能够使用书信的格式,并选择合适的人称;要明确写信的目的,对母亲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感恩。
  通过分析学生以往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归纳出初一学生完成本次写作可能存在的普遍困难。
  完成任务情境一可能存在的困难:能够发现作文中的一些小问题,但难以从具体问题中归纳提升出一类问题,并进行自我修改。完成任务情境二可能存在的困难:有真挚的情感,但不知道怎样表达出来;不能流畅地将自己口头表达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表达的内容;表达可能会重复啰嗦,内容空洞;将一句话扩充成一段话可能有困难;条理可能不清楚,难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整叙述一件事情;语句的修缮能力不强;不清楚书信的格式,不太会进行人称的选择。
  根据对学生完成此次写作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最终确定了本次教学的学习要素:明确文从字顺的要求,培养文从字顺要的能力;能够流畅地将自己口头表达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表达的内容;能够条理清楚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能够进行自我修改和互评,使习作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
  根据学习要素确定评价量表,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各项写作能力处于怎样的水平。评价量表的设定主要是以学习要素为基础和根据,重点在于检测学生本次写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效果。将其具体细化,有利于学生自查和修改,并在实践中逐渐养成修改意识,最终提高写作能力。笔者从学习要素、效果评价两个维度进行《文从字顺》学习要素评估量表的设计见下表。
  三、写作学习支架的开发
  写作学习支架[3]是指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而提供的知识与工具的统称,包括:程序支架、概念支架、策略支架与元认知支架四种功能类型。写作支架能帮助学生顺利穿越写作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达到训练目的。写作支架的开发是写作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支架一:统编本《文从字顺》写作专题导学案
  对应的核心要素:明确文从字顺的要求,掌握达到文从字顺要求的方法;提供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动力。
  设置导学案这一学习支架的目的:第一,帮助学生明确文从字顺的概念以及要达到的要求,指导学生通过修改自己以往的习作来逐渐掌握文从字顺这一写作技能;第二,创设写作情境,呈现写作任务,以强化写作的交际语境和任务。   操作要领:上课时发给学生,在写作教学的不同阶段按教师指令同步完成对应的任务。
  统编本《文从字顺》写作专题导学案
  一、概念
  (一)什么是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要达到这一要求,用词要恰当妥帖,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逻辑要清楚;句子之间连贯;段落之间要顺畅。
  (二)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要注意哪些方面 [1~3]?
  1. 语句表达准确,避免因为用词产生歧义。
  2.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
  3. 围绕中心,刻画细节,写出真情实感。
  二、写作任务情境一:你来做次小医生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病人,需要同学们来当小医生,给它们看病。它们是老师在同学们自己的作文中找出来的,需要同学们来当一当作文小医生。找找它们到底存在哪些毛病,并试着改一改。
  【导学案提供三种类型的作文片段,指导学生修改并概括方法要点。此处略】
  (一)一类病:用词不当、重复累赘类
  (二)二类病:句意不连贯,不通顺类
  (三)三类病:缺乏真情实感
  三、写作任务情境二
  情境:同学们,马上就到母亲节了。你为妈妈准备了礼物吗?在母亲节这天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你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为母亲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给妈妈写封信。
  环节一:听妈妈的话。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闭上眼睛回忆与妈妈相处中,妈妈常常对自己说的话,完成任务一。
  任务一:妈妈,您常说:“ ”
  任务二:围绕妈妈常说的这句话,扩写一个小段。写出妈妈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为什么常说这一句话,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环节二:对妈妈说的话。
  任务三:每当你听到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感受呢?围绕妈妈常说的这句话,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支架二:头脑风暴
  对应的核心要素:能够流畅地将自己口头表达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表达的内容。
  预期效果:通过自由表达,打开思路,勾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
  具体操作:①自由举手发言,每个代表说一句。②采用提问的方式:妈妈常常对你说的是什么?
  支架三:作文框架
  对应的核心要素: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目的:能帮助学生利用该支架提供的思路有条理地完成写给妈妈的信。
  开头:注意书信的格式,明确读者,点明是对谁说心里话。
  正文:围绕“妈妈常说的这句话”选取2到3个小事件将妈妈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说这句话的目的表达清楚,并将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表达清楚。
  结尾:抒情,将自己对妈妈的爱表达清楚。注意落款。
  操作要点:在提出写作情境二中的写作任务三时,引导学生思考行文结构;之后教师呈现这一支架;也允许学生突破支架中的结构,只要做到条理清晰就可。
  支架四:评价量表
  对应的核心要素:能够进行自我修改和互评,使文章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
  使用目的:学生在进行自我修改和互评的时候有操作性强且指向训练重点的评价工具;把培养学生修改習作的能力落到实处。
  支架呈现:见《文从字顺》学习要素评估量表
  操作要点:在学生完成《妈妈,我想对您说》习作后,提供该支架供学生先个人自评,再互评;要求学生每人课前准备一支红笔。
  四、《文从字顺》写作教学设计方案及其实施效果
  根据交际语境写作的理论,笔者根据创设写作情境、分析写作要素、开发支架等步骤设计了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简案如下。
  统编本《文从字顺》写作专题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从字顺的内涵,明确用词准确,表达清晰连贯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写作时能够做到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意识到修改习作对达到文从字顺写作要求的重要性,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准备
  1.设置导学案
  2.进行问卷调查
  3.选取学生习作中的在“文从字顺”方面的问题片段:在学生的习作中,抽取一些在文从字顺方面存在问题的片段,并把这些片段分为三类:①用词不当、重复累赘类;②句意不连贯,不通顺类;③标点错用,错别字类。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认真阅读导学案,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二)完成问卷调查
  二、明确目标,弄清概念
  三、写作情境一——作文小医生(以下提供三类文从字顺方面没达到的“病段”类型。每一类的教学流程:提供学生习作中的选段(选句)——学生修改——教师指导并提供方法指导)。
  四、总结要点
  五、对症下药,检查前一次习作。
  1. 要求:对症下药解决好上一次习作中存在的两类问题。①用词不当、重复累赘类;②句意不连贯,不通顺类
  2.方式:①自查修改;②小组互查修改
  3.展示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写作情境之二——《妈妈,我想对你说》
  1.说真情,写真意:利用支架一《导学案》依次完成前两个写作任务。
  2.完成写作任务三,提供支架三:习作框架。
  (二)自主完成写作任务:《妈妈,我想对您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自行修改
  (二)小组互改
  (三)分享与表达:将信在母亲节当天送给母亲
  实践表明,根据交际语境写作理论,通过写作任务情境创设、写作要素分析、评价量表研制等的开发能有效解决写作教学专题《文从字顺》的教学效率问题,这对其他写作专题的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2]周子房.任务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8(1):11.
  [3]周子房.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5(Z3).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双向渗透视野下课例研究在教育实习指导中的运用研究”(湘教通〔2014〕247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邓水平(1971—),湖南耒阳人,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
  周婌婷(1997—),湖南益阳人,衡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卓越班本科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从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亲身实践中感悟到“联系生活,培养与生活相關的化学素养;走进生活,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的互动型教学模式,是优化化学教学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 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 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  “生活即教育 ”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的诠释,也是他对生活本质的领悟。他强调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如何形成“联系生活,培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所以,只有把和谐文化融入企业发展当中,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企业。
拜读了本刊2002年第1期俞慧同志的《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中的常见问题》一文后,笔者很有同感.作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我们在以往的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中,对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法律
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应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最优化。本文针对我国水资源体制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建立以流
摘 要:新课改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的推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一些新型教学方法的渗透与运用,让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但是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高中数学课的课堂教学依旧存在一些学生对数学兴趣不高的问题。而生活化教学法的运用却可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心理,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加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生活相贴近,能够帮助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艺工作,随后主要介绍工艺标准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加强企业工艺标准化工作管理,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写文章讲究曲折起伏,写人叙事类的文章尤应如此。要使文章有些深度,我们必须做到虚实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基于此,文章将作文写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虚实结合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