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开甲:钟爱小黑板的科学家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玻恩合写了一篇论文递交给大会,会议召开时,玻恩因故不能出席,于是由程开甲宣读论文。不料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观点展开了激烈争论,程开甲时而用英语,时而用德语,与这位1932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展开舌战。担任裁判的大会主席泡利最后也只得风趣地说:“你们师兄弟吵架,为什么玻恩不来?这个裁判我当不了,还是让玻恩来裁定吧。”玻恩听到此事很高兴,跟程开甲讲起自己与爱因斯坦长时间针锋相对的争论。玻恩说,爱因斯坦是—个“离经叛道”者,因而才能超越常规。这次谈话,让程开甲终身受益。首次试验圆满成功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部署要在两年内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当时,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都是一片空白。程开甲受命与吕敏、陆祖荫、忻贤杰等同志一起,起草了首次核试验测试的总体方案,又与其他同志一起把核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成上百个课题,走遍全国各科研院所和各军兵种许多单位,召开了几百次协作会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国上下通力合作,很快研制出上千台测试、取样、控制等各类实验设备和仪器。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准时爆响,自动控制系统在瞬间启动千台仪器,分秒不差地完成了起爆和全部测试。程开甲很自豪地告诉笔者,当年法国人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测试仪器没有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也仅仅拿到了很少的一部分数据,而我们拿到了全部数据。小黑板上算出大方案
  长期以来,程开甲养成了—个独特的习惯:总爱在小黑板上演算大課题。他的家里有一块茶几大的小黑板,办公室里也放着一块黑板。后来,他搬了新居,还专门留了一面墙,装上了一块黑板。程开甲是知名专家,计算机使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但他对小黑板情有独钟,想起什么问题、思考什么方案,搞—个演算什么的,总爱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久而久之,在小黑板上他还真蹦出了许多灵感。
  第一颗原子弹采取何种方式爆炸?最初的方案是用飞机投掷。程开甲经分析研究否定了原定的空爆方案,他认为:第一次试验就用飞机投掷,—会增加测试同步和瞄准上的困难,难以测量原子弹的各种效应。二是保证投弹飞机安全的难度太大。程开甲在他的小黑板上又是一番精心计算,终于提出当时切实可行的采用百米高塔爆炸原子弹的方案。
  在首次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了掌握地下核爆炸各方面的第一手材料,程开甲和朱光亚等科学家决定进入地下爆心去考察。到原子弹爆心做考察,在中国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谁也说不清洞里辐射的剂量,其危险可想而知。但程开甲经过细心计算,认为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后,可以进人。他们在刚刚开挖的直径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最后进到爆炸形成的一个巨大空间。洞里温度很高,科学家们忙得汗流浃背,把所有考察工作做完,取得了中国地下核试验现象学的第一手资料。
  程开甲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在20多年中主持决策、直接从事核试验及测试的全局技术工作和研究,解决了许多具体关键技术问题,使核试验成为原子弹的设计、改进和武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程开甲设计的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还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程开甲就根据周总理的询问,提出并一再坚持向地下核试验方式的决策性转变,对武器水平的提高和试验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程开甲成功地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程开甲创立中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理论和效应研究,主持、参与和指导核爆炸效应的全面总结,为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程开甲是“核司令”。
  一次,程开甲在北京汇报氢弹空投试验的安全问题。周总理问:“飞机安全是否有把握?”在场的一位空军副司令指着程开甲说:“他知道。”周总理的目光转向程开甲。“安全绝对没有问题。”程开甲回答得很干脆。周总理问得很仔细,他对答如流,但就是方言太重。程开甲话音一落,总理又突然发问:“程开甲同志,你今年多大啦?”程开甲猛地一愣,一时竟然没有答出来。总理笑笑把话岔开:“程开甲同志,你要学普通话呀,你那‘吴语’人家听不懂啊。”2010年,程开甲已经92岁了,步履依然匆匆,说话依然带着浓重的吴江口音。谈起这些,程开甲不免有几分遗憾:“总理交给我的科研任务,我都完成了,学普通话的任务却没有完成。”
  程开甲有今天的成就,一半要归功他的老伴高耀珊,她对程开甲一辈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在红山时,她自己养鸡下蛋,然后编号,每天煮最新鲜的给程开甲补充营养,再困难也要保证一个苹果。有一天,她从十几里的山下门诊部赶回所里找到程开甲,就是为了补早晨忘记交代的一个鸡蛋。殷殷深情,可见一斑。20世纪60年代中期,程开甲因核试验劳累过度,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她天天陪程老散步到半夜。父女同著《超导机理》
  前些年,程开甲与他的大女儿程漱玉天各一方,开始合作著书——《超导机理》。超导是当今材料科学的一个崭新课题,它研究的对象是材料在导电时,实现“0”电阻。2()世纪50年代,国外有3位科学家提出了“BCS”电子成对理论,解决了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实现“0”电阻的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来,高温超导材料出现,但还没有这方面的超导理论。程开甲与他的导师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教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理论,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超导机理”的研究理论。
  研究中,程开甲在电脑上打出英文书稿,女儿协助做计算和校对,近20万字的英文专著终于问世。接着,程漱玉又用中文整理出版。程开甲仍孜孜不倦地对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开展创新性研究,建立了程氏“TFD”电子理论,并在一系列的试验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其他文献
2018年至2019年,民进上海市委会一行多次组织赴湖南省开展沪湘两地十所职业学校校际合作,两地民进会员和职业学校部分师生多次互访交流,深入贫困地区入户调研,寻访田间村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结对职业学校。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强调,希望大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新的贡献。民进中央
人物名片  许国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民进浙江省委会常委、医卫专家团团长。作为第四完成人参与的“内镜超声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许国强团队的“内镜超声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许国强被邀请出席这次盛会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影视后期制作的概念,对AE软件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AE后期合成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影视后期制作 影视合成技术 AE软件  影视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前期策划、素材拍摄、后期制作等多道工序。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中,合成技术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某种程度而言,影视作品的整体质量与合成技术的运用具有
古曲者,雅之极,深不可测,比昆曲更为典雅,更为小众。古曲之雅,之妙,真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古曲之溯源,定义首先应是流传下来的古器乐曲,如战国编钟所奏。历代诗词名家加入创作,如姜白石,因而流传下来的有乐曲《幽兰》《秦王破阵乐》《阳春》《白雪》《阳关三叠》《霓裳羽衣曲》《渔歌》等。脍炙人口的十大古曲,无词,是以古琴、琵琶、箫、二胡演奏。还有就是以姜白石等古人诗词谱曲,可唱。但琵琶二胡之类非传统中国乐
摘 要 配电网结构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关于其建设质量和供电息息相关。依据配电网具体实际经验,其中电气工程是决定配电网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能保证相关技术的应用质量,则可以为配电网建设提供保障。对于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配电网设计中高度重视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及时发现配网建设中用电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对策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前能源领域中电力供应是重要任务之一,电力工程技术以及
人物名片  尹梅兴,民进会员,南师附中宿迁分校高级语文教师。先后获得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宿迁市最美教师”“宿迁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泗洪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教育的真谛在“爱”  尹梅兴老师班上曾有这样的一个女生,眼神中时常流露出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应有的忧愁,上课时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尹梅兴几次找她谈话,她都一言不发,眼中闪动着泪花。原来她的父亲遭遇车祸去世,留下她们
初识张明舟是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气候的不适使人感到浮躁不安。然而见到张明舟时,他身上散发的温文儒雅的书卷气,好似一缕春风倾刻间让人内心平静,我们的采访就在他平淡温和的叙述中徐徐展开。  童年“小种子”圆梦“地角天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明舟的经历恰恰印证了这句话。20世纪60年代末生长在东北依兰县一个小山村的张明舟,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阅读使我提升了学习兴趣,提高了
澎湃新闻:从封城至今,您的个人生活和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今天为止,您出门了吗?  李修文:我和所有在家隔离的武汉人都没有区别,这些天来百感交集,各种复杂的情绪都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不仅关注自己的内心,也尽力体会别人的内心。朋友们邻居们,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一个病人和一个非病人,他们的内心是不一样的,更不要说已经死去的人。我想,这也恰恰是作家这个职业的职责所在——感同身受、深思、理解,然
雕塑家纪峰印象  2018年1月初,原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读书》杂志前主编贾宝兰邀请我去通州看一位雕塑家的作品。她告诉我,想发展他为民进会员。  她告诉了我这位雕塑家的名字:纪峰。说句实话,当时在大脑记忆中搜索了,没有什么印象。但是,来到纪峰的雕塑馆,里面的塑像人物都很熟悉,每个人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语言学家周有光,作家巴金,美术大师刘海粟、韩美林,文化大家饶宗颐、季羡林、冯其庸,诗词
近日,美国加州分子制造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项目“人脑/云接口系统”(B/CI),可以将纳米机器植入人体,实现与网络的实时连接。据悉,该技术可以使个体有能力在云端即刻获取人类积累的一切知识,从而大幅提高人类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我们仿佛离《黑客帝國》更近了!在这部明见万里“预言书”般的电影中,主角托马斯·安德森(化名“尼奥”的黑客),为了搞清楚Matrix到底是什么,义无反顾吞下红色药丸,踏上探寻真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