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的堆垛机

来源 :起重运输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堆垛机是立体仓库中最重要的起重运输设备,是体现立体仓库特点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堆垛机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如今,自动化立体仓库和堆垛机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中根据实际运输的需要,设计了一款基于PLC的堆垛机,首先制定堆垛机工作的总体方案,然后对行走机构、提升机构、货叉、机架等部分进行分块设计处理.解决了堆垛机机构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为实现方便、安全和高效的生产模式提供技术依据.
其他文献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进步.如今,动力电池材料技术不断开拓创新,工艺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电池制造成本逐年下降.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离不开动力电池的助力.rn需求飙升致动力电池企业疯狂扩产rn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188.1GWh,累计同比增长175.5%;累计装车量为128.3GWh,累计同比增长153.1%.
期刊
2021年,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深入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层面正革故鼎新.汽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浪潮中独树一帜,加速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深度转变.为此,《汽车纵横》梳理出汽车行业十大年度创新技术,以飨读者.
虽然汽车产销下行压力较大,但新能源汽车仍是市场的一抹亮色.2021年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产销继续创历史新高,如此快速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中汽协预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2022年有望实现47%的增速,达到500万辆的规模.
整体市场交易特征rn年度交易走势:2021年1-11月,中国二手乘用车交易规模1400万辆,继续呈现向上增长态势,受疫情同期基数低影响,叠加降低增值税、取消限迁等政策因素推动,二手车市场同比增幅明显,且市场规模超过2019年同期.
期刊
美国:新车销量104.0万辆,同比下降15.8%rn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1年11月,美国汽车销量完成104.0万辆,同比下降15.8%.2021年1-11月,美国汽车销量累计达1414.1万辆,同比增长6.9%.rn2021年11月,分主要车型来看,轻型车销量为100.1万辆,同比下降16.5%;重型卡车销量为3.9万辆,同比增长6.7%.轻型车中,轿车销量为19.5万辆,同比下降29.6%;轻型卡车销量为80.6万辆,同比下降12.5%.
期刊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循环发电技术是未来发电市场极具前景的发展方向,透平是循环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S-CO2发电系统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借鉴蒸汽透平的设计理论和经验进行了300MW等级S-CO2系统透平设计,利用哈汽公司高性能叶型数据库进行三维叶型设计.三维气动性能分析表明,S-CO2透平气动性能优良,流量、效率、功率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有限元分析表明,典型级动叶片应力、频率合格,设计方案可行.
建立了再压缩S-CO2布雷顿循环模型,对S-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的镜场效率、吸热塔效率、冷源损失等指标进行模拟以及对分流比、压比、透平入口温度等参数进行研究,同时计算得出储热所需时长随全年各月的变化曲线.通过时间序列,得出两分两至日镜场系统与储热系统的供能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镜场遮挡效率和余弦效率随塔高的增加而增大,大气衰减效率和截断效率随塔高增加而减小;储热时长随日均辐射总量和日照时长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秋分以及夏至日储热系统可以保证系统在无光照情况下实现满发,但冬至日储热系统无法
在小流量工况下,汽轮机叶片特别是末几级将出现失速,将大大削弱汽轮机做功能力.为寻求改善方案,利用仿生原理对叶型进行优化.模仿座头鲸鳍,在核电高压末级叶片的前缘添加一列凸起结构和内陷结构的波浪前缘,用以提高汽轮机在小流量下的做功能力.同时,使用正交优化方法,通过分析凸起结构和内陷结构的4个控制参数对做功能力和气动性能的影响,确定各参数的最佳值.结果表明:凸起结构和内陷结构虽在参数设置上相同,但参数的影响不同;仿生叶型通过优化得出最佳参数配置,整体单支动叶产生的轮周功率较原始叶型提升了7.8%.
12月9日,国机集团副总经理丁宏祥等集团领导,中工国际总经理李海欣,北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超等公司领导在北起院接待了安徽省副省长何树山一行,并在多功能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交流.
对AP1000核电汽轮机超速保护的配置进行了介绍,分析取消AP1000核电汽轮机机械超速保护的必要性,对国内火电1000MW机组和主要核电汽轮机超速保护配置进行了调研,重点对取消机械超速保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一套电超速保护的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