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刘少奇、邓小平和各同志的信(一九五九年三月一日)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奇、小平同志,各位同志:我建议此次会议开到明天,即三月二日散会。三日各同志回去。在各省、市区召开一次六级干部会议。会期十天。六级干部;省级、地级(三人左右),县级(三人左右),每社党级[委]书记一人,每社来一个管理区(大队)总支书记及一个生产队支书,总共六级。
其他文献
同学们出去都是要干事业的,要想作成几件事只有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这是八路军韵传统方法,一切最好的饿略战术都是实事求是合乎辩证法的,有什么样的武装,有什么样的敌人和地理条件,就必须打什么样的仗,调皮是不行的。有些人刚念了几天书,背了几条原则,就自高自大,以为是万能,毫不虚心,这是不好的,结果一定害自己,害别人,害革命。
我们中国人办外事有这样一些哲学思想。 (一)要等待,不要将己见强加于人。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强加于人反而容易坏事,最好的办法是等待对方自己觉悟。主席阁下同我讲过,埃叙合并为阿联,当时是有错误的,后来又分裂了。现在再搞统一,已经接受了过去的教训。这说明,事情总是勉强不得的。纳赛尔总统在埃叙分裂时采取的态度,我们很欣赏,表明纳赛尔总统吸取了经验。
我今天主要谈谈你们现在身负重任和要学习哲学这两个问题。 我们国家,在目前第一位的领导入是小平同志。但他今年的岁数,照中国老的算法,已经八十四岁了。过不了多少年,党和国家的全部领导重担都要落在你们一代身上。
经过延安整风的老同志都忘不了毛泽东提议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一书,对他们掌握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开展工作所受到的教益。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逐渐泛滥开来。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党中央和毛泽东曾经领导全党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这里刊发的14篇文献,反映了毛泽东当时进行纠“左”工作的一些情况。这次纠“左”是在肯定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因而是不彻底的,而且在庐山会议后期中断了这次纠“左”的进程.尽管如此,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纠“左”提出的一些理
少奇、小平同志: 建议在北京在政治局、书记处同志并再参加若干同志的范围内,在这几天内,开三次至四次会:(一)讨论郑州起草的两个文件,当作问题提出,征求意见:(二)讨论斯大林苏联经济问题“意见书”部分的第一、第二、第三章。
这是一个有益的报告,是云南省委写的,见《宣教动态》145期。云南省委犯了一个错误,如他们在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没有及时觉察一部分地方发生的肿病问题。报告对问题作了恰当的分析,处理也是正确的。云南工作可能因为肿病这件事,取得教训,得到免疫力,他们再也不犯同类错误了。
一九五八年,我们在各个战线上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不论在思想政治战线上,工业战线上,农业战线上,交通运输业战线上,商业战线上,文化教育卫生战线上,国防战线上,以及其他方面,都是如此。特别显著的,是工业和农业生产方面有了一个伟大的跃进。一九五八年,在全国农村中普遍地建立了人民公社。
此件印发各同志。政策是对的,理由没有说清楚。基本的队有制,部分的社有制,不但1958年是如此,1959年及往后几年还是如此。要翻过来,变为基本的社有、部分的队有制,需要多年时间,这是一个由小集体所有制(队有)到大集体所有制(社有)的逐步发展过程。不认识这个客观真理,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不能说服人。
这里应当加一句:又应当批判只顾国家和公社大集体,而不顾生产队小集体和社员个人(全国共有几亿人口之多),公社积累过多,社员分配过少,社办、县办工业过多因而抽去人力过多,使生产队人力过少,妨碍农业任务完成等“左”倾冒险主义思想;必需承认,目前实际上还是基本的.队有制,部分的社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