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口腔外科医师临床研修制度简介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日本信州大学口腔外科对研修医的教育形式及制度为例,从科室对研修医在临床诊疗、专业及相关专业学习、科研思路培养等方面,介绍日本口腔外科专业对新医师的继续教育方式.探讨我国在对口腔外科新医师进行毕业后教育中应借鉴的经验,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口腔外科医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其他文献
在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临床示教、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案例教学和微格教学的基础上,创新实施视频评估综合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视频反馈教学.为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通过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小班教学形式,同时借助医学模拟设备和视频反馈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示范与模仿、标准规范和创新相结合,既适合理论学习,也适合技能培训和规范化实践,
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重庆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尝试构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形成性评价采用课堂学习、课堂测验与平时作业、网络学习与综合学习能力等指标,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态度、水平与能力.90%以上学生赞同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师认为该体系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并由此积累了完善考试评价体系的经验。
童装趋势发布做起来并不简单,因为这份审美里不仅蕴含着一个品牌的整体思维,也传送着影响儿童的所有细节的思考。在2022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童话小镇,便集结了多维度、多角度的有关行业、有关儿童审美的思考与表达。  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就是用沉浸式体验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解读能力。此时,设计师们的作品,便成了他们理解文脉、传承、创新和未来最好的时尚教科书。而他们,也正和设计师们一起演绎着文脉下的新童话。
正确运用生物医学软件可以培养医学研究生科学缜密的思维方式,提高其科研和创新能力.按需定位课程目标和内容,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实用性的考核形式,对《生物医学软件应用》课程设置进行探索.使研究生更全面掌握生物医学软件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为其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已成为本科生素质发展的新途径.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结合PBL“以问题为导向”和TBL“以团队为基础”的优点,鉴于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对医学生的重要性,试行以临床和科研能力为核心,基于TBL的PBL改良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
以医院青年教师会为依托、以临床阶段学习的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为主体,实施导师制,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临床和科研等综合能力.实践证明,此种教学策略对进入临床学习的本科生在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较大实用价值,为提升临床教学水平提供了一种有效措施。
著名教育家约翰· 杜威提出:“ 戏剧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等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戏剧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戏剧已不仅仅是教育、娱乐项目,而是集科学、政治、文化、文学、视觉艺术、音乐、历史、工艺、生理、安全、数据及工程学为一体的强大教育工具系统,可直接帮助孩子们培养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人格完善。  邀你走進“小王子理想国”  在刚刚
近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内涵进行界定,将其与学术失范、学术腐败进行比较,指出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成因。论述重庆医科大学从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督、严格控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措,取得较好效果。
目的 探讨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认知度的影响,分析成因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川北医学院800名在校医学生,内容涉及医患关系的认知、职业的认知以及当前医患关系对职业认知的影响3个方面,然后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布统计,并按α=0.05水准进行P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67.6%(536/793)的医学生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对自己将来的求职观念产生影响。“当前医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全球健康国际事务中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国全球健康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深入阐明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利用国际资源解决我国健康问题,服务中国和平发展战略,顺应公共卫生发展趋势以及弥补传统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局限性。培养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健康专业人才是满足未来需求的必由之路,多层次的全球健康教育将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