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丽云河南漯河市第二中学教师.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 基于“分类思想”,对“染色体畸变”一节的教学进行改进:从染色体类型图引入→染色体类型的分类标准→显带技术→染色体结构畸变→图示单体、三倍体等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产生→用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染色体畸变的知识框架,以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关键词 教学改进 分类标准 染色体变异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分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脑处理复杂事物的有效策略 
摘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从教学顺序、知识的精细化加工、归纳推理的三个方面,加强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內容的组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生物复习课,教学內容组织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关注的是有关心智的科学研究。心智是产生和控制知觉、注意、记忆、情绪、语言、决策、思维、推理等心理机能的成分,是形成客观世界表征的系统,促使
摘要以“植物的激素调节”为例,阐述通过科学史教学、定量实验、评价实验、分析社会议题和典型案例等策略,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模型与建模、系统分析、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关键词 科学思维 教学策略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方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到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下面以“光合作用发现史”一节课为例,以学生“质疑-答辩”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用科学思维解释某些现象或解决某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摘 要 叙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问题定向的探究性教学,力图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趋于合理化和系统化,并结合“染色体变异”新授课课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 高中生物 问题定向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研究背景  对于“探究”这一术语的理解,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看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定义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
摘要:大体来说,凯特·肖邦代表作《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被视为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强权的正面人物形象。从“五伦”视角来审视爱德娜,认为实情并非如此。其一,她违逆父亲且未尽到侍奉父亲的职责;其二,她婚内出轨,对丈夫不忠;其三,她因自己的性格和姐妹们闹僵,鲜有往来;其四,她缺少对朋友的关心,未能做到和朋友志同道合。总之,她是一个违背中国“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四伦的反面人物形象。通过“五伦”
1 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因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笔者在一节实验课上遇到了从教近20年来没遇到
为推进生物新课程改革,本刊决定举行2008年度“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评选活动。  参评要求:  (1)“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应是参评本人的以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各种版本的教材均可)的课堂教学实录,并附有相应的教案(电子格式);  (2)参评课堂教学实录不收评审费。作者可以参评数节课堂教学实录。  编辑部将聘请有关专家对课堂教学实录逐一评审,评选出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向获奖者颁发证
1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素养教育需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传统教学中,光合作用反应历程的学习往往通过教师利用科学史以讲授策略来完成。学生被动地接受,无法体会科学史中科学家对生物化学反应研究
一、填空题  1. 在对25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  2. 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收集了50个数据,其中32~36这一组的频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个数占全部数据的百分比为.  3. 已知数据25,21,23,27,29,24,22,26,27,26,25,25,26,28,30,28,29,26,24,25,如果取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组.  4. 某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