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65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药;灌肠;慢性盆腔炎;疗效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为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妇科手术、产后感染等所致。该病病情缠绵,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反复发作,往往病程迁延,久治不愈,难以根治[1],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慢性盆腔炎属于我国传统中医“带下病”、“痛经”等范畴,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所有病例的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中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4~49岁,平均36.5±5.4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1.5年。B超检查见异常回声、不规则暗区或子宫直肠凹出现积液。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临床表现为下腹及腰痛、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加重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和白带增多。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⑴对照组:青霉素钠加800万U9%氯化钠250 ml静滴;左氧氟沙星400mg/次,2次/d,甲硝唑400mg/次,2次/d,共3个疗程。在用药期间禁止剧烈活动,禁性生活,避免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适当休息。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辩证治疗,⑴气滞血瘀型:药方:败酱草、丹参各20g,金银花、赤芍、薏苡仁各15g,元胡、柴胡、黄柏、香附、丹皮、当归、木香、车前子包各10g,甘草3g。⑵湿热瘀阻型:药方:败酱草30g,茵陈、丹参、白花蛇舌草、赤芍各15g,蒲公英、车前子包、黄柏各12g,桃仁、丹皮、茯苓各10g,莪术、三棱、泽泻各8g。⑶气虚血瘀型:药方:生黄芪30 g,白术、延胡索、当归、五灵脂、蒲黄、苍术、党参、山药、陈皮、丹参各10g,甘草5g。用法与疗程同前。煎上药取液150ml,药温34~36℃,置于灌肠袋中,接上导管插入肛门15cm,缓慢注入,保留灌肠,每日一次。治疗7 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均以7d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2] ⑴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及B超检查恢复正常,6个月内无复发;⑵好转: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B超检查未见盆腔积液及包块或包块缩小,病情稳定;⑶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妇科、B超检查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百分率描述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65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属妇科疑难病症,流产、剖宫产及妇科手术后易发,随着时间的延长,炎症组织机化增厚形成瘢痕,局部微循环障碍致出现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西医治疗通常单纯使用抗生素,虽然具有杀菌作用,但受长期炎症的刺激,盆腔组织增厚、粘连,药物难以进入,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可属中医“带下病”、“热入血室”、“不孕”、“瘾瘕” 等范畴,系余邪未清,入侵胞宫,盘踞下焦,致使气血涩滞不畅,造成盆腔瘀血,久则形成粘连、结节、包块。选择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利湿中药行保留灌肠,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便于盆腔局部药物的吸收并发挥疗效,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减轻疼痛。且本研究选用的中医药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时参照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及舌脉等情况,针对性辨证分型以健脾益肾、疏肝调气等以治其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温阳理气等以治其标[2]。直肠给药,可使药物通过直肠直接吸收,作用维持时间较长,使药物直达病所,起到理气行滞,疏通经络,清热利湿,软坚散结之功效[3]。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型并采取口服中药加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灌这说明灌肠药方的使用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灌肠,使得药力发挥更加明。综上所述,中药灌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2
  [2]张瑞蕾.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预防及调护[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9):47.
  [3]陈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58-59.
其他文献
要谈“无格”写作教学,首先就要明确何为“格”?所谓“格”即学生在写作中必需遵循的规则、技巧及其常規形式。许多老师认为,初中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也应该先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则、技巧及其常规形式,即必须先教会学生“人格”。写作教学需要“入格”训练,但对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过早地以“格”约束,片面强调立意、构思、选材等技巧训练,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进而导致学生思维发展的单一化、程式化,甚至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们自主学习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欲望,能够根据时间和学习内容合理安排自己学习的计划。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但这种合作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而是需要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笔者对作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根据学生特点组织作文学习小组  在作文小组合作学习中
<正> 硬质聚氨酯(PU)泡沫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质轻、比强度高和导热系数低等优点。不仅是理想的保温、保冷绝热材料,且是很好的隔音材料。硬质PU泡沫的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