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法测量切沟体积精度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吴起县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合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11条典型切沟,借助激光测距仪、塔尺等工具,分别采用均匀间距断面法和非均匀间距断面法确定断面位置,测量断面形态参数,对比2种测量方法下切沟形态特征的差异;以3D激光扫描数据为基准,比较2种断面法测算切沟体积的精度,最后分析不同数据源对构建切沟体积估算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切沟形状大多为V~U形,以非均匀间距断面法测量体积的相对误差略小于均匀间距断面法.实地测量时,断面形状呈U形的切沟,采用均匀间距断面法测算体积更为准确;断面形状呈V形的切沟,适宜采用非均匀间距断面法;断面形状呈V~U形时,若顶宽从沟头到沟口变化较大时,适宜采用非均匀间距断面法,当变化较小时适宜采用均匀间距断面法测算切沟体积.对研究区内切沟体积进行估算时,建议采用最适宜断面法测量的切沟面积(A)与体积(V)建立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为断面法准确测量切沟体积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多线性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和Shear Damage损伤准则,建立椴木单颗粒砂带磨削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单磨粒切削的成屑机理、切削力以及切削深度和弹性支撑对切削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从成屑机理角度,可将单颗磨粒切削过程分为滑擦、耕犁和切削3个过程.在稳定切削阶段,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大,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平均切向切削力及其标准差均增大,但其变异系数略微减小.理想条件下,弹性支撑切向切削力的标准差比刚性支撑大44.74%,考虑外界扰动后弹性支撑切向切削力的标准差比刚性支撑小8.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玫瑰香”葡萄6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成分测定分析,揭示不同发育时期香气组分和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果实共检测出60种香气成分,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香气组分及其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芳樟醇,相对含量从转色后期的3.24%迅速增加到成熟期的55.26%;其次是C13烷,相对含量从转色前期的1.63%激增至转色后期的18.84%,增加了10.56倍,之后迅速降低,到成熟期消失,与芳樟醇的变化呈负相关;萜类化合物是“玫瑰香”葡
为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浓缩系统蒸汽消耗量,通过提高MVR压缩机功率来提高蒸发系统内温度,分析了蒸发系统内真空度和蒸发温度对系统蒸发量的影响,研究MVR压缩机功率对蒸汽消耗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设定的真空度和温度范围内,真空度和蒸发温度对系统蒸发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降低系统内真空度和提高蒸发温度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系统的蒸发量;通过将MVR压缩机功率由120 kW提高至151 kW,二次蒸汽温差由0.6℃升至1.6℃,蒸汽消耗量由267 kg/h降至0 kg/h,压缩机功率增
[目的]建立枯草菌肽含量及纯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300SB-C8(4.6 mm×150 mm,5μm),以三氟乙酸-水(1:1000)为流动相A,以三氟乙酸-水-乙腈(0.85:200:800)为流动相B;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线性梯度洗脱.[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枯草菌肽溶液12 h内稳定,RSD为0.61%;枯草菌肽主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18%和0.22%,不同实验员间的RSD为0
基于河西走廊中部1981-2020年玉米生长季逐日日照时数以及同期玉米发育期、播种面积和产量资料,采用回归、Mann-Kendall检验和距平法分析玉米生长季光能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和制种规模产生的影响.结果 表明,1981-2020年河西走廊中部春玉米生长季内光能资源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均在前20年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后20年呈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年太阳总辐射为负距平,90年代为正距平,21世纪以来波动较大,但多以负距平为主.生长季4-6月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7-9月
为探讨国家商品粮基地向优质商品粮基地转变的可能途径,以淮安市5个商品粮县区为例,通过搜集和调研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洪泽区等5个主要商品粮供应县(区)的粮食生产情况、农业生产配套等情况的调研发现淮安市由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向国家重要优质商品粮供应地转型的裹足之处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后劲不足,各县(区)间发展不平衡;粮食生产延伸产业滞后,优质优价尚不能充分体现;农业从业人员的种粮积极性低;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应用不足.因此需要从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合理构建奖补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引领、注重粮食加工产业链提档升
当前,在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的背景下,稻虾种养模式已成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代表.基于江苏省盱眙县、泗洪县、泗阳县等10个县(市、区),以稻虾种养主要区域作为样本调研地点,通过Logistics模型与ISM模型结合,分析影响农户稻虾种养模式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从而根据分析情况提出相关建议,改善稻虾种养模式发展和推广现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经济的振兴,也是农民素质的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在就业结构上会有所体现.四川省作为人口大省,人员的就业问题及其就业结构问题突出,其中,农民的就业问题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四川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协调发展,尤其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投入与其产出严重不对等,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就四川省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协调性进行计量模型回归分析,验证四川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性,依据回归结果提出引导农民就业走向的针对性对策.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技术的净化效果,探索因地制宜、应用高效的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方法]以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提出不同生物生态治理措施优化筛选的科学参考.[结果]沟塘内水生植物对TN、NH4+-N、TP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停留时间为90 d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8%、94.3%和78.0%,但对CODMn去除率仅在35%~40%.厌氧-缺氧-好氧-湿地组合处理工艺中A2/O工艺段对TN、NH4+-N、TP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23.4%、48.6%、56.
采取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南某地区近5年来城镇生态建设概况为案例,确定6个准则层和68个指标层.应用德尔菲法、两两对比法、熵值法确定各个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并计算该地区城镇生态化指数,3种方法对于该地区生态化水平2014—2018年总的趋势都是上升的,德尔菲法、两两对比法、熵值法的增长倍数分别为0.30、0.28、1.80倍,而且3种方法都显示出2016年是该地区5年内生态化建设水平最高的一年.所得结果与近5年来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该研究确立的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